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英语词汇学视阈下的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

2015-07-29 09: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而一种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又依赖于该语言群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也就必然要学习该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2007年7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据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讲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采用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培养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型人才。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词汇及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构成了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词汇所包含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意义则是学习中“最难掌握但又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将从英语词汇学基础理论角度来探讨如何提升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以达到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一词汇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最大载体,而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之一,是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涵义。有研究表明,“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由此可见,学习英语词汇的文化涵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词汇在词典中的词条解释,而忽视了词汇的文化涵义,教师成了词条解释的“搬运工”,词汇教学成了词典化的学习。结果,学生在阅读时既认识所有单词,又基本能够分析句子结构,但就是不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这是学生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缺乏了解所致。为了消除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词典化的弊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运用英语词汇学基础理论来充分挖掘词汇的文化蕴涵,并将这些文化蕴涵传授给学生。
  二英语词汇学简介
  现阶段,英语词汇学(English Lexicology)是全国高等教育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选修课。人们往往顾名思义地认为英语词汇学就是学习英语词汇,与词汇识记和速成相提并论。这是对英语词汇学学科的误解。其实,英语词汇学是一门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英语词汇进行研究的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英语词汇的历史发展变化、词义和语义关系、构词法、英语词汇的国别特征、英语习语、词语搭配和词典知识。该课程的目的是让英语学习者比较深入地了解英语词汇的历史演进过程,使其能分析和解释现代英语词汇发展所出现的现象,并提高对英语词语的理解、释义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英语词汇学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但其亦具有相当的实践性。英语词汇学方面的本科教材在讲解英语词汇基本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都提供了大量的词语例证。大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中挑选一些与大学英语教材相关又能反映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词语例证来给学生讲解,让大学英语学习者在比较熟悉英语语音、语法的情况下有效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三英语词汇学与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与文化的关系告诉我们,在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学习英语词汇的文化蕴涵,充分理解英汉词语文化差异,以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而作为现代语言学重要分支的英语词汇学研究为我们开展英语词汇文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下面我们将从词义组成、语义场和英语的主要变体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英语词汇学理论对跨文化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词义组成
  英语的词义分为语法意义(grammatical meaning)和词汇意义(lexicalmeaning)两大类。语法意义表示的是词的语法概念意义,如job和jobs分别表示名词job的单数和复数意义。词汇意义指的是词的内容含义。例如,take,took,taken,taking,takes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所指的词汇意义却是一样的。英语中的虚词(冠词、介词、连词)只有语法意义,而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则既有语法意义又有词汇意义。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重点讲解实词的词汇意义。根据国内外语言学家对词义的划分,词汇意义可分为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和关联意义(associativemeaning)。概念意义指词在词典中的释义,这也是大学英语教材里对词汇的双语释义。词的关联意义则包括词的内涵意义、文体意义、情感意义和搭配意义。(参见分类图)
  图1
  学习英语词汇,首先要掌握词的概念意义,不然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譬如,cooker指烹饪用具,而不是厨师(cook);type writer意为打字机而不是打字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只了解词的概念意义还远远不够,因为这个过程往往蕴含说话者的态度和情感。为了切实把握这些态度和情感,我们要注意学习词汇的关联意义。目前,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词汇时过分关注词汇的概念意义(词典意义),而忽视英语词汇的关联意义。大学英语学习者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词汇只是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运用于跨文化交际”。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从词汇语义组成理论出发,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增加对词汇的各种关联意义的讲解。现阐述如下:
  1内涵意义
  词的内涵意义是指词所暗含的意义。比如,在讲解statesman一词时,教师可以把它与politician进行内涵意义对比,指出statesman表“忠诚的”内涵意义和politician表“欺诈”的内涵意义,进而用汉语的“政治家”和“政客”来比较学习两个英文单词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又比如dragon(龙)一词,汉语里的“龙”是高贵和吉祥的象征,我们也自称是“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dragon只是表示看守宝藏的怪物(monster)而已。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时,不要想当然地把dragon用来表达“中国”或“高贵吉祥”的内涵意义。上海东方卫视就曾用“Dragon News”来翻译“东方新闻”栏目名称,当然现在已改正为“Primet imeNews”了。
  2情感意义
  情感意义是用来表达说话者态度或感情色彩的。“英语词汇中的大部分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只有少数的词带感情色彩”。比如,以后缀-ster,-ard和-art结尾的词一般都带有贬义:gangster(匪徒),gamester(赌徒),drunkard(酒鬼),dullard(蠢人),coward(懦夫),braggart(好自夸者)等等。这里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有些词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但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如:foreign(褒义)—alien(贬义), slim(褒义)—thin(中性)—skinny(贬义), loyalty(褒义)—adherence(中性)—partisanship(贬义), the good things of life(褒义)—luxuries(中性)—extravagances(贬义), dear old soul(褒义)—old woman(中性)—old witch(贬义), unclothed(褒义)—naked(中性)—nude(贬义), scholar(褒义)—student(中性)—bookworm(贬义)。
  3文体意义
  文体意义指词汇因适用于不同场合而具有的意义,分为中性文体意义、正式文体意义和非正式文体意义。能应用于所有场合的词具有中性文体意义,它们大都在初高中阶段学过。而报刊、教材和官方文件中的词汇是正式文体,具有正式文体意义。在口语交际中通用的词———口语词(colloquialism)连同俚语(slang)、俗语(vulgarism)、行话(professionalism)和暗语(argot)一起用于非正式文体,具有非正式文体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不能只依据词的概念意义就盲目使用,一定要考虑言语交际的场合是否恰当。比如俚语buck虽表示美元,但不能代替dollar用于正式场合。此外,在日常生活等非正式场合下,我们不宜多用具有正式文体意义的语汇,而改用相应的普通词来代替:
  4搭配意义
  英语中有一些词由于它们与其它词的固定搭配关系而产生了区别性特征,这就是它们的搭配意义。因此,我们在与说英语人士交流时不能依据汉语思维来随意组合词汇,否则会丧失词汇的搭配意义而达不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例如,pretty girl和handsome boy两个短语中的形容词不能互换使用;tremble with fear(害怕得发抖)和quiver with excitement(激动得发抖)两个固定搭配中的动词也不能互换。此外,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搭配中可能表示不同的含义,如a suspicious woman(多疑的女人)和asuspiciouscharacter(可疑的人物)。
  (二)语义场
  2007年由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及学生要掌握的基本词汇量大约为5500个。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学生是不可能在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中对这些词汇达到识记的基本要求的,更不用说运用这些词汇进行跨文化交际了。其实,英语词汇在语义上是有机联系的。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够从语义联系(语义场)入手来进行词汇教学,那教学效果将会有显著提高。
  语义场(semantic field)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J.Trier)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些词汇在语义上有联系并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词汇系统。例如,father, mother, son, daughter, brother, sister, uncle, aunt, nephew, niece, cousin, husband和wife这十三个词构成了一个表示基本亲属关系的语义场。按其特征来划分,语义场可以分为同义场、反义场、同音(同形)异义场、上下义场、整体与部分义场等类型。举例如下:
  同义场:big,great,huge,enormous,tremendous,gigantic,titanic反义场:black—white
  同音(同形)异义场:flower—flour;lead (v.)—lead(n.); provided(v.)—provided(conj.)
  上下义场:literature—prose, fiction, drama, poetry; fiction—short story,novelette,novel
  整体与部分义场:kitchen—pan, sink, blender, closet, oven, microwaver,frige
  根据语义场理论来归纳分类英语单词是学习词汇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如把表示“住所”的单词house, dwelling,residence,accommodation和lodge归纳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英语词汇的主要变体
  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除英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南非,等等。由于上述国家的“历史发展、地理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各地使用的英语也就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英语词汇学研究中被称作英语语言变体。二战以来,随着美国国力的日渐强盛,美国英语业已成为当代英语中最有影响力的变体。因此,了解一些美国英语的特点,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虽同属于一种语言,但两者在语音、语法和词汇方面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其中差异最大的在于词汇方面。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存在同词异义和同义异词的现象。
  1同词异义
  拼写一样的词有时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所表达的含义却不尽相同。比如,publicschool在美国英语中意指公立学校,而在英国英语中却指私立学校;英国英语的councilschool才表示公立学校,美国英语的privateschool才表示私立学校。又如pants一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内裤(同美国英语的shorts),而在美国英语中指裤子(同英国英语的trousers)。因此,在与英国人交往时就不能说“Yourpantsaresobeautiful.”(你的内衣是多么漂亮!)。而应改为“Your trousers are so beautiful.”(你的裤子很好看!)。要不然会让人啼笑皆非,同时也会让自己难堪不已!
  2同义异词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有时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义(见表格)。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一个变体的词汇时,适时补充另一个变体的词汇,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学习英美词汇的差异以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率和运用能力。
  虽然英美英语词汇方面的差异会给大学英语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为了增强大学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必须让其了解这些差异。因为稍不留意,哪怕母语是英语的人也可能会闹笑话。英国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在访美期间作演讲时曾说他看到台下很多“homely faces”。其实,homely在英国英语中表示“朴实的”,而在美国英语中却意为“相貌平平的,姿色一般的”,是ugly(丑陋的)的委婉表达。难怪台下不少女性听众嗔怪不已。
  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词汇又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消除大学英语词汇学习词典化的弊病,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高大学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师不应再扮演词条解释“搬运工”的角色,而应充分运用词义组成、语义场和英语词汇变体等词汇学基础理论来指导大学英语词汇的讲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英语词汇学基础理论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LinChenzhangandLiuShiping.AnIntroductiontoEnglish Lexicology[M].Wuhan:WuhanUniversityPress,201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