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国中学生普遍面临着听力难以突破的问题。作者立足于中学英语教学实际,分析中学生英语听力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以增强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及中西文化交流加剧的形式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无疑变得尤为重要。英语听力能力是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关键。世界著名的英语教学权威路易斯·乔治·亚历山大(l.g.alexander)在谈到英语时说:“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由此可以看出听力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但同时,听力也是英语学习中最难突破的一关,它成为大多数非英语母语国家学习者的头等难关。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学生在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分析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一、影响中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缺乏扎实的语言文化知识。
语言文化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英语听力自然也受到语言知识面的影响。如果学生的词汇、语音及文化知识不足,势必会对英语听力造成不小的影响。
1.词汇量不足
词汇量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切英语活动的基础,听力自然也不例外。听力过程中的每一个对话、语段、语篇都由句子组成,而句子的基本单位正是词或词组。WWw.133229.COM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短暂地模仿出听到的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单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的大小在一个侧面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
2.语音能力不足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最基本的作用便是用来交流,它必须发出声音。而说英语所发出的声音的基本便是语音语调,如果学生的语音知识不充足,辨音能力就会很差,从而影响听力能力。语音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不正确或根本不会读。
(2)辨别不出单词中相似或相近的音素。
(3)不熟悉强读和弱读。
(4)不适应连读。
(5)单词或句子重音分不清。
3.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听力所涉及的内容广博、题材多样,从天文地理到人物历史、从新闻报道到社会逸事等无所不含。但有的中学生由于知识面有限,缺乏相应的文化历史背景知识,常常感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内容,不能深层次理解听力材料。比如,中西方教育制度和教学结构不同,学生们如果不了解美国各州的公共教育是由州内各学区(school district)负责,一般学区涵盖一个城市或一个城镇,各学区由通过选举产生的联合校董会(school board)人员管理,以及公共学校资金来自各城镇征收的财产税等文化传统,那么对在听力过程中反复出现的public school,school district,school board等词语便无法深层次地理解,从而影响对整篇材料的理解,做题时难免会因考虑不周而出现错误。
(二)缺乏快速的反应能力。
许多学生都反映,听力原文中的单词很熟悉,发音也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听到以后还是不能立即反应过来,也就是说输入的信息不能立即被大脑从记忆库中检索出来。而恰恰是这个过程影响了下面内容的收听。结果学生抓住的只是单个单词,而非整个句子或段落。
(三)缺乏相应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单位。词汇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而丰富的词汇积累会为听力理解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点在科技说明文中尤为明显。例如当涉及办公室的电脑及网络方面的听力内容时,如果学生不具备与计算机相关的词汇积累,如:laptop(笔记本电脑),fax(传真),e-mail(电子邮件),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电磁辐射),terminal(终端),web browsers(网页浏览器),modem(调制解调器),等等,则根本不能听明白到底在说什么。
(四)缺乏必要的记忆能力。
记忆是一种自觉的过程,是储存信息的心理能量。记忆分为感观记忆(sensory storage)、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和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三个阶段。当学生听到一段话时,他们首先用耳朵来接受外界的刺激,这个阶段是感观记忆。处于这个阶段的言语信息一般在一两秒钟内便会消失。当收听到的内容受到注意后会转移到相对稳定的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编码处理后便会转移到长时记忆阶段。而当听力结束后,学生就是要从长时记忆中回忆所听的内容。有些学生的问题恰恰也就出在这个阶段,当听完一段话以后,根本不能对内容简单复述。
,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