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改革方向

2015-07-08 08: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形成了由专科、本科、研究生所组成的完整的层次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以调整专、本、研各层次的比例为方向,以发展专科教育层次为重点,以提高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质量为基础的层次结构调整办法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

关键词:高等教育 层次结构 调整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问题日益凸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势在必行。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george s.papadopoulos)在回顾近代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1](p.106)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必须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发挥促进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作用。相反,则会造成国家人才、就业等问题的出现,阻碍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发展,维持社会的稳定。
  一、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概念界定与现状
  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定义学术界未能达到统一,对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定义却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戚万学同郝克明的观点相一致,认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是指不同要求和程度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主要表现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WwW.lw881.com[2](p.218)1951年我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首次确定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由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构成。由此可见,从建国初期我国就已经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并且,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由专科、本科到各级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
  近些年,我国各层次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的同时,研究生层次的数量增加程度明显,本专科各层次人数的比例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用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的改革不仅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戚万学在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性研究时提出了合理性的两点表现,一是高等学校培养的各种层次和规格的人才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各层次人才比例适当,以有利于高等教育内部由较低一级向较高一级及时输送人才。这两点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的两点方向。总之,就是高等教育各层次培养出的人才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且比例适当。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一直有所调整,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分析应集中在专科、本科、研究生各层次的比例和专科教育的发展上。首先,我国从1992年开始,各层次人数开始较快程度的增长。“1999年、2000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进一步增长,以逐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院校毕业人才的需要。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大众化进程,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研究生人数大幅增长。”[3](p.176)其次,从专、本、研各层次在校生的比例看,专科层次的发展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改革所关注的焦点。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比例不断随着国情和社会需要而改变,而专、本层次的比例变化,对处于发展中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影响最大,如21世纪初的几年专科毕业生出现了就业困难的现象,这与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力发展专科教育有较大关系。
  二、高等教育层次发展的顺序
  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是与高教机构相关联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变化引发高等教育结构层次的变化,所以,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产生的顺序必将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相结合。谢安邦通过研究承担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创设时期发现,在高等教育的机构产生发展过程中,最初出现的是本科教育机构,然后是研究生教育机构,最后才是专科教育机构。这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的向上和向下延伸。专科教育机构很晚才出现,一直到19世纪末常常为人们所提起的也只有法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设置的一些从事专门技术教育的院校,并且它们的规模与传统大学教育相差甚远,受重视程度不可相提并论。到了20世纪中叶,因为它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才开始大规模的发展,专科教育机构以提供产业界的专门技术人才和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优势得以迅速发展。
  经济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郝克明对美国的学士、

硕士、博士也就是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进行分析,表明美国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促使硕、博高层次学位授予数量的大幅度提高,高层次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建立在经济发展且学士层次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与美国类似,战争对日本的高等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将日本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也以战前和战后进行划分。与美国不同的是,作为战胜国的美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而作为战败国的日本战后面临的是社会经济的重建与全面复苏。研究发现,战前日本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第一级(专科)开始发展,逐渐产生第二级(本科)和第三级(研究生)并以发展第二级为主,不断扩大它在三级中的比重。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第二级开始发展,不断出现第一级的各类机构。第一级的高速发展和它在三级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大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水平结构发展变化的显著特征。同时,第三级的比重也有所增加。日本战前高等教育层次的发展说明了在社会经济正常发展情况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发展的情况,从低级产生逐级发展。战后日本高等教育第一级的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特征,这也证明了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总的来说,不管是从高等教育层次产生的顺序来看,还是从各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看,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仅产生早,而且所占比重大。根据谢安邦对高等教育各阶段发展的规模总结看“发达国家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所占比重更大,而发展中国家,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所占比重更大。欧美发达国家因为产业结构与就职状况的因素,把发展的重点放到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之上,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对本科尤其是大专阶段的教育更为重视”。[4](p.72)因此,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以发展专科、本科高等教育为基础,在本专科发挥推广高等教育作用之后,逐渐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未达到大众化之前就大规模发展研究生教育就违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建议
  目前,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各学者虽然都给出不同的建议,部分学者将加强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方面作为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关注的重要方面之外,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调整专、本、研的比例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手段。
  在提高本科及以上层次教学质量方面,“本科教育的质量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国家对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指导,保证和提高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大部分本科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切实保证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研和学术活动。”[5](p.60-65)现代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是不会停止的,所以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方面,国内学者们几乎都针对我国各类高等专门学校等大众化的教育机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方向。
  国外的有利经验也为我国正确调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提供了方向。如,美国的社区学院为美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捷径,它的发展改变了美国传统的以四年制学院和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模式,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调整步伐。再如,作为教育发展强国,日本也将调整第一级低层次高等教育是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在高等教育的第一级设立高等教育专门学校不仅解决了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增强了日本高等教育第一级的实力。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日本劳动力市场开始萎缩,这使得当时兴盛的低级层次毕业生就业艰难。这使得人才需求的规格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需要各种专门技术人员并且更需要经历过相关职业训练的实业人才。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政府筹备设置新的高等教育机构——专修学校用来满足现实提出的新需求。因此,社区学院是解决高等教育入学压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力手段。
  总之,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理化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高等教育结构合理化的研究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维持社会的稳定更是不容忽视。我国高等教育2005年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在实现大众化的道路上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人们对高等教育需求的高涨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规模,从而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所以,应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继续深入的任务,交给本科层次以下的高等学校。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我们又利用专科学校办学灵活性的特

点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其次,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应保持适度规模,在低层次高等教育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应适度发展并保证培养人才的质量,以特色和优势取胜,培养出引领社会先进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世界教育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戚万学.高等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3]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