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进学风建设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必须一手抓学科建设、一手抓学风建设,两手都要硬。如何以学科建设促进学风建设是摆在众多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问题。以英语学科建设促进校园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英语学科的定位、英语教学考评体系的改革、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以及英语教师的作用等方面。
关键词:英语 学科建设 高职院校 学风建设
学风,顾名思义就是治学读书、学习做人的风气,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纪律等多个方面,反映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观念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校风和理念,体现了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管理水平。扎实的学科建设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龙头,而良好的学风则是基础。“惟源清,方流清;惟风正,才学正。”没有一流的学风,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英语学科是每所高校都必须开设的,因此它的学科定位就不能是简单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英语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英语学科的重新定位
在目前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大多过于强调它的工具性,也就是作为语言的交际作用,而忽视它的人文性,也就是通过英语传播先进文化、拓展思维方式、重塑人格结构。这种教学目标使英语教师无法完成英语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育人。WWw.133229.Com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应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因此,英语学科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更应突出其育人的中心职能。而在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似乎夸大了经济价值观而淡化了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把教育的主体——“人”放在了次要或被忽视的位置,而把目光主要放在培养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上。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绝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别无选择才上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英语水平普遍较差。鉴于高职教育的定位、英语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应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放在第二位。这既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相一致,又符合学生因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通过高职阶段英语学习难以达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水平的现状。而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了解异域文化、理解异域思维、提高人文素质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
把高职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上,可以使学生在对英语语言了解和英语国家文化了解的同时,通过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对比,更好地汲取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说道:“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用“东学西渐”的理念来论述中国文化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作为青年人,大学生既是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对象,又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承担者,理应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母语文化的积淀。把英语仅仅当做交际工具是无法实现这些目标的,只有通过对英语学科的重新定位,才能使它重新回到教育人、培养人的正常轨道上,才能更好地搞好学科建设,进而推动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
二、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生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体。由于自身英语底子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纪律松懈等原因,高职院校部分学生产生了消极、懈怠乃至厌学情绪,形成了不良学风。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态度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英语基础差,听说读写都很困难,有明显的厌学情绪;二是有一定的基础,但学习动力不足、成绩不够理想,这部分学生大多希望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以提高成绩;三是基础较好,但是受到学校学风及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较慢,很多学生迫切需要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英语教师应尽力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爱。
针对这些问题,班委会、团支部、学生党员就要发挥良好的正面模范带头作用。辅导员和各院系必须重视基层班级的建设,规范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形成“主动、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学习风气。教师要以提高四级英语考试通过率、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英语竞赛活动并力争获奖为突破口,使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得到引导和发展,进而转化为奋发努力和求实刻苦的学习动力,形成人人有更高
奋斗目标,学习上崇尚学习、热爱学习、好学上进,不断进取,团队上互帮互助、鞭策后进、共同成才的优良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