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界十分关注的两个概念,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要促进教师的反思,应该加强教师的反思自主意识。
关键词:教师 反思 专业发展
一、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发展历程。如今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纵观教师专业发展运动,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20世纪60-70年代,将教师职业视为专门职业,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的提升,即“教师专业的发展”。二是80年代以后,重视教师的角色和实践发展道路,关注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即“教师的专业发展”[1]。
反思一词最早由美国教育家杜威引入教育领域,他在1933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对教育教学中的反思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反思”是“对于任何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理论,总结他们的知识、反思他们的教学经验来实现,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发展的最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要掌握理论性知识,而且要在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获得实践性知识,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将理论同自身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教师取得教学实践成果,走向专业自主,更主动的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2]。wwW.133229.COm
二、加强教师自主反思意识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必须具备自觉反思的意识。只有教师具备了反思的意识和愿望,才会产生反思的实践及自身能力的发展。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教师,会长期的、持续的、自然进行反思活动。“主体概括起来在活动中主要表现为对于主客体关系的自觉性、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这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主体对客体关系的自觉性”和“主体自主性”,一旦主体意识达到一定程度,主体就会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觉的行动。在许多与教育反思有关的概念中,例如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等等,主体都是教师,所以应该鼓励引导教师认识到反思的价值,产生反思的需要,进而激发推动自己进行反思实践,促使自己优化教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将教师“学会教学”与学生“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只有强化了主体意识,教师才会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主动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察,改善,才能更好的进行反思[3]。
三、反思的策略
反思的策略是指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反思活动。反思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行为方式,反思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可以大致归纳出几种方式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反思日记
主要指在教学以后,教师对当天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监控,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描述,从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批判,及时找出并记录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思考对策,努力探讨解决办法,让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4]。
(二)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反思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现代化的技术也进入了教育的领域,对教师的反思起到了辅助的作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交流更加方便和迅速。如李镇西老师就在网络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将自己教学中好的经验,案例记录下来,与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交流,分享,共同进步和提高。所以老师们也可以此为鉴,建立自己的网站,有问题可以在网上提出,与老师们一起交流,解答,这是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的方式[5]。
(三)与同事之间互评,与学生增进交流
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公开课等等,经常与同事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取长补短。虽然反思的最终形式是教师对自身的认识,但是有时从他人那里可以获取到自我意识无法获取的反思内容,对自身反思起到重要作用[6]。
总之,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特色,反思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国家、学校应致力为教师反思创造一个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教师在一个浓厚的反思氛围中,以反思为途径,不断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