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的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2023-12-07 13: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在思想与文化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人文环境和特殊的国防意义,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对外语学习者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出严峻的考验,高校外语教育过程中多元文化的碰撞所带来的意识形态偏差尤为突出,文化安全问题凸显,因而加强外语学习者的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客观分析当前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的特殊性,提出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外语学习;教育管理


  引言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的教育管理既有一般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共性,还有民族教育的内容、特点、方法和要求的个性,同时还兼具外语学习人才的教育管理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置身于汉族文化为主的教育環境中,在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与一般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越来越多的外语学习者(教师和学生)都选择到国外攻读学位、就业、访学、进修等,这也需要制定适合于他们成长成才的培养方案和人才目标。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民族习惯各不相同,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在人际交往、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方面对高校的教育管理有着特殊的要求。


  1.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的突出特点


  1.1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差异性


  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受本民族语言影响,一直处在西方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前沿,提倡自由主义,甚至很多人会强调个人自由和思想解放。此外,由于本民族的影响,在风俗习惯、宗教问题、政治问题方面都较为敏感,而外语学习者在外来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难免影响政治立场、宗教信仰。高校中外语学习者政治立场、宗教信仰从源头上来看就是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导致的,但间接原因也是目前高校对于外语学习者的教育管理,尤其是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不足引起的。


  1.2政治意识的淡化,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


  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们面对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思想更加多元化,更多关注的是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外语国家的民族文化等,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文化、国情民情等认识不到位,有可能导致常用本民族的或者国外文化、经历等进行类比,从而导致思想上的消极、政治意识上的淡化,片面否定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缺乏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终导致社会责任感日渐淡薄。


  2.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外语的普及带来了外来民族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一直强调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双重压力之下来带的是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者对国家主流文化的淡漠和不重视,价值观趋于世俗化,思想政治意识不坚定。青年外语教师们更加注重语言能力,提升专业水平,为日后能到国外进修、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甚至移居海外做准备,而外语专业学生们也努力寻求到国外就业、深造等机会,如果没有坚定的国家意识,牢靠的思想意识,将来走到国外不仅会带来人才的缺失,甚至会造成国家安全危机。因而,针对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思想上的特点,探析当前高校外语学习者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路径显得尤为迫切。


  3.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教育管理的路径


  3.1创新思想教育机制,加强年轻一代的思想引领


  高校应该改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让高校的教师、学生主动愿意去学习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从而形成主动认同的局面。当前,思政课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枯燥的课本知识满足不了在多元文化冲击之下的教师和学生们。另外,高校还应该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为抓手,融入社会考察、社会实践、社会宣讲,引入翻转课堂,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接班人们去社区、回母校、到边疆贫困村庄,传播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3.2掌握网络文化建设领导权,提升传统文化的话语权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应该充分掌握网络文化建设领导权,才能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的话语权。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引入主流的国家文化、民族文化、政治文化。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网络是认识、了解外来文化的重要渠道,而外来文化的传播和翻译都离不开外语学习者们。因而,外来文化以何种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如何在网络空间建构好自己独特的文化桥梁也是掌握网络文化建设领导权的重要方面,引导广大青年团员正确分析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拒绝不良网络文化的污染,积极创造网络文明,发挥网络的积极效应。


  3.3以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为抓手,加强队伍建设


  在优秀外语人才的培养中,要努力把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吸收进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者作为文化传播的纽带,不仅可以让中国传统的文化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还可以让更多适应我国基本国情的优秀文化“引进来”。以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为抓手,不仅可以将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的教育管理内化于心,也可以提升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让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不仅成为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也可以让其充当文化的“指引者”。


  3.3积极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将高校校园文化与外语专业发展相结合


  高校少数外语学习者应该加强对参与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和完善校园文化制度,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自身专业发展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该融入主流意识形态元素,可适当在网站上、课程上一些红专结合的读本引入,例如:《习近平治国理政英文版》、《我的西南联大英文版》等。改进校园媒体风格,建好校园红色网站、英语公园、英语亭等学习阵地。另外,再通过新媒体广泛宣传校园中积极向上的专业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唱好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塑造少数民族外语学子的意识形态。


  3.4让民族文化“走出去”,让外国文化“引进来”


  学好外语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净化剂和吸收西方先进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外国文化“引进来”。少数民族外语学习者们结合本民族语言、以及外语的学习技能,做文化的传播者。云南师范大学MTI翻译中心19位教师历时五年首次将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作品成规模地译成英文并出版。该系列图书分别为涉及阿昌族、白族、傣族、德昂族等11个少数民族的17部典籍。这一学科优势既是促进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作品在国内传承、传播的一个推手,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有力举措。


  作者简介:朱晓媛(1988.2-),女,云南宣威人,讲师,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学生发展与教育。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