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已向城镇转移,同时呈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
一、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原则
1.方向性原则: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管理工作必具方向性。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全体留守儿童负责。
2.科学性原则: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一门科学,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必须从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管理。
3.规范化原则:规范化原则要求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坚持留守儿童的各项教育工作都要有规矩,有制度、有规范。
4.协调性原则:学校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需要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取得政府社区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加强留守儿童教育。
5.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要有全局观念,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纳入学校管理之中,通盘规划,以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6.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是指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活动中,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与信息,充分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高效率地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二、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机制
政府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主导力量,应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绿色通道”,形成自上而下且分工明确的工作网络保障体系。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进行专款补助。
农村中小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基本力量。农村中小学校应设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开设针对留守儿童自立自强教育的相关课程,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家长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关键力量。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三、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模式
几种常见的教育管理模式:
1.寄宿制。寄宿制是目前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难题非常有效的措施。其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改善生活、提高学习成绩。但其弱势是缺乏相关的收费和安全管理政策支持,学校将随时面临以“乱收费”名义被投诉。
2.代理家长制。在自愿原则下,倡议和发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社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共产党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代理家长主动履行家长义务,正确引导孩子成长。
3.留守团队。留守团队模式是一种值得提倡和推广的模式。其优势在于帮助留守儿童自我教育和培养道德情感。弱势在于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经费支持、管理人员的变动和周围人群的态度等因素,可能影响到留守小队活动的开展。
4.留守儿童之家。由教职工担任代理家长,成立“家务委员会”来负责管理,委员会设立“大家庭”和“小家庭”。
5.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留守儿童家长学校有助于隔代抚养家长和临时返乡家长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其弱势是因留守儿童家长的不确定因素而不易组织。
四、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措施:
1.抓家校联系。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育人水平;二是建立家校沟通联系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表现,不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加强教育管理。
2.抓分层培训。通过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家庭教育讲师团或有经验的教师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授课。在培训时,根据监护人的不同类型,分类举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叔姑姨等培训班。
3.抓部门配合。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需要多部门配合,齐抓共管。学校要积极同乡镇、村组和社区联系,整合关爱留守儿童的力量,协调各方面关系,营造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4.抓典型引路。及时总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经验,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及时总结推介先进经验,努力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5.抓源头控制。在多年的探索中,我们认为最好的监管来自父母。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儿童监护和教育的责任主体是父母,引导家长认识到教育好子女的重要性。
五、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措施
1.建设书香校园。学校要加大图书室、阅览室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把学生引导到书本与知识的海洋中去。
2.开展有益活动。学校要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3.建全信息档案。每学期开学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填写“留守儿童信息卡”,全面掌握其家庭、学习、生活及父母外出务工留守代管情况。
4.加大人文关怀。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通过积极疏导,寻找优点,促使留守儿童消除自卑,树立自信。
5.强化综合管理。学校可开办监护人培训班,开办“家长学校”、与家长、监管人面对面交流,对家长、“监管人”进行有关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教育功能,以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工作力度,积极研究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理论和有效方法,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及规范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