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前教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前教育的發展迈上了新的台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将是幼儿园里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良好能力素质的幼儿教师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因此,应提高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以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素质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化的目的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期求生阶段、中期发展阶段、后期稳定阶段。首先,在前期求生阶段,即教师刚入职时,为了获得其他教师以及校领导的认可而投入大量精力去塑造自身的形象。在这个阶段,教师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于职业竞争上,对教学投入不足。其次,中期发展阶段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为了完成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常常会将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最后,到了后期稳定阶段,教师一般不会有职业竞争的压力和职业发展的动力,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2.教师教育理论。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坚持终身学习,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测性量化、实施反思教学、有效教学核心、有效教学策略。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必须聘用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指的是具有饱满教学热情和良好教学方法的教师。值得一提的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并不是单方面的,它是由教师的精心教学、学生的积极配合和良好环境决定的。只有教师、学生、环境三方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结构
1.观念素质结构。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胜任未来的工作。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培养学前教育的专业型人才,帮助准幼儿教师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事业观。
2.知识素质结构。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教育规律。首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只有教师具备科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才能保证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掌握,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提升学生幼教技能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将来能够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合理安排课程,注意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
3.能力素质结构。高职教学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首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熟悉幼儿园工作过程,了解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教师可通过短期培训和假期实践等方式收集教学案例,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根据自身经验结合幼儿园实际教学情况来制定课程。因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应用实践性课程的设置。
三、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素质结构优化的路径
1.教学反思——教师职业素质结构优化的主要渠道。《论语》里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是一个人总结经验教训,求得进步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品质。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时要做到:第一,他人理论与自我理论的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学习教育专家的教学理论,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再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形成一套自己的、完整的教学理论,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第二,研究与教学的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做到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积极与幼儿园的教师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第三,反思与创新的结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这种反思的行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教师的教学体系。
2.教师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教师教育就是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进行职责、职位的综合教育,它有特定的内涵,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教育是提高教师专业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于教师教育的观点如下:
首先,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和幼儿园管理等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去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真正使教师融入幼儿园的各项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中去,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聘请从事学前教育第一线工作的资历深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来给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促使教师在教学环节将自己学习的经验分享给学生。
其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有必要建立相关规定和激励措施,使教师有动力、有机会去充实提高自己。例如,修订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考核办法》,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成绩由量化考核和民主测评组成,这样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师的评价要注重全面性,强调教师过去的表现与未来发展的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体系。再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工作量比较大,可相应地提高课时费。提高教师的收入和各项待遇,有利于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积极性,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教研成果奖励办法,对优秀教师给予补贴,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评优等方面加分。
最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设一支“双师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養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有效保证。高职院校应积极与当地的幼儿园合作,实行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的幼儿园需向学校提供实习场所,教师去幼儿园进行技能实践、教育观察等。这样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幼教工作进行专业课程建设,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德菊.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者的职业素质结构探析[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4).
[2]王丽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3).
[3]于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素质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4).
[4]王燕.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实践探索——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新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5]郝颖.论“90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与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3(19).
[6]王立敏.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7]许优.高职院校准学前教育教师科学素养的现状及培养策略[J].读天下,2016(14).
[8]杨英霞,张永梅.浅谈幼儿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策略[J].唐山文学,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