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我国农村学生教育培养的职责。我国农村中学近几年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办学质量与水平也不断提高,但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随着教育工作向纵深推进,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这方面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了。现结合几年的工作实际,就农村学校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跑者,所以首先自己要跑得快。做一个优秀的领跑者必须比别人跑得快,比别人跑得远。校长获得这些素质和才能,唯一的途径是学习。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订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
二、加强班子建设、建立一支团结、敬业、高效、务实的班子队伍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中层领导老师们的合作,要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在工作中,校级干部按照分工实行领导责任制,对分管的工作承担决策、监督和对事故负责的责任。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决策意识、精细化管理意识,从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多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深人服务工作实际,细致地了解情况,深入地研究问题,周密地部署工作;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集中精力抓质量,围绕质量抓服务;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靠全体教职工,营造和谐、竞争、共同进取的新型学校人际关系,让全体教职工既顾全大局、敬业奉献,又心情愉快、热爱学校、安心工作;校领导班子要加强自身建设,做到团结勤奋、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巩固领导班子新形象。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师资水平高低是关系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关系学校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关系校风、学风,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狠抓师德教育,采取制度激励、发展性评价等多种手段,使全体教师具备乐教善教,倾注爱心育英才的奉献精神。其次,通过校本培训和自我培训,苦练教师内功,学校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以赛促训搭台子等形式,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骨干教师队伍梯队。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加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突显学校办学特色
学校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所形成的独具个性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模式。它涵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价值取向、办学风格、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诸方面,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成熟的表现。
学校创建特色教育必须以现代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运用好国家赋予学校自主能动的办学权力。依据所在地的区域优势、自身的经济条件、学校的现有规模、教师的素质结构、学生的现状,在办学模式上做出选择,使自己在办学目标、价值取向、教育教学方式上形成特色。它是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任务过程中,办学管理上的一种科学化、主动性的集中体现。学校在创建特色教育的过程中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独特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模式。
五、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作为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勇子接受挑战,在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学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为智育和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有关部门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人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便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六、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三方联系、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三个方面如果不能形成和谐协调的有机联系,就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网络和教育合力,如果这样,构建和谐校园和实行人本管理,都是一句空话。家庭对学生要担负起养育的责任,更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即是说,家长对子女不能养而不教,更不能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家长往往忙于农活、生意,“留守儿童”日益增多,他们寄养在祖辈或其他亲属家中,不能与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几乎空白。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有的家长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专制、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其品德培养。当然,这里面也有学校联系家庭的措施没有落实,缺乏对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的原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协调,步调不一致,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缺少合力,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
总之,农村学校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漫长的、复杂的过程,单从一方面达不到管理的目的,必须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作者:贵州省水城县鸡场中学 朱兴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