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由儒家“仁”字悟班级管理的创新艺术

2016-07-07 10: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由儒家观念中的字对班主任自我管理、班级制度建设、教育活动理念及实践提出新的解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提供新的可操作的范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给班级管理提供了内在的依据和直接的驱动力。

 

  一、字悟管理班集体

 

  仁者,从人,从二。两个人同时存在,容许有不同的意见存在,容许学生质疑我们的答案,体现辩证和民主;仁者爱人,人与人相互关爱,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为仁,克己复礼,体现制度与自律。

 

  二、班主任自我管理的创新艺术——克己复礼为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自我管理、自我修养、人格魅力,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所在。儒家的仁为我们提供了自我修养的方法,来达到仁这种最高的境界。

 

  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就会带出一个怎样的班集体,因此如何内修品质外修形象是班主任永无终点的旅程,在路上的我们应该创造出润物无声的风景。

 

  风景一:调整心态,给学生一个榜样,班主任心态阳光,学生心理也会充满阳光。2007年远离家乡我,被分配到最边缘的河头学校,当我困惑时,要告诉自己:困惑是对已知的挑战,是创造未来的机遇,是接近真理的先导。当我被分配在农村边缘学校的时候,要告诉自己:金子在哪里到能发光,艰苦的环境更能磨练人的意志。当别人对教师这职业评头论足时,要告诉自己: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风景二:积累威信,给学生一个理由。亲其师,信其道,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感人,只有真理才能服人,只有真金才能不怕火炼,只有真才实学才能令人叹服;班主任提高威信的两个支点:

 

  1.课堂:要想时针准,秒针走的稳;课堂是主阵地主战场,让我们上的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堂,那是我们的班级管理无形的助推器。

 

  2.教学成绩,家长最关心、领导最关心的、学生最关心的,教学成绩过硬,会形成领导、家长对班级管理的支持力,让班主任口碑届届相传。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

 

  风景三:挑战自我,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班主任的魅力在于展现自我,展现自己的精神财富、展现自己的精神力量,让一个鲜活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孩子们也会看到班主任的缺点以及班主任面对缺点或者不自信的方面的态度。面对自身缺点,班主任需要进行缺点管理,让缺点成为真实,让挑战自我成为自身的名片,进而成为班级每一个同学面对不足的强大动力。普通话不好的我,勇于挑战自己参加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并成功,和孩子们分享我的故事,让孩子们一股挑战自我的精神动力。

 

  三、班集体制度建设创新艺术——立字二人为仁

 

  创建班规不仅要考虑班规的针对性、全面性、实用性,更要注重体现师生的民主平等、科学发展的内涵,使学生认识到班规、制度是体验幸福的守护神而非限制,是追求幸福的自身需求而非外在压迫,是提升幸福的翅膀而非枷锁。

 

  ()民主——三方商量出来的班规

 

  幸福家园21条班规是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共同参与商量出来的,商量班规的过程,就是学生、学校和家庭增进理解和达成共识的过程,学生在商量中产生主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家长在商量过程了解班规、支持班主任规范学生行为,形成教育的合力,让规范具有很强生命力和执行力。

 

  ()平等——既约束学生也作用于老师

 

  班规是一个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班主任是班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应该遵守班规,这体现了师生人格的平等,这种平等能极大的提高班规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无形的增强班规的执行力;21幸福家园的班规,班主任必须严格遵守,在要求学生不迟到的同时,班主任必须不迟到,如果违反班规,班主任同样受罚,体现班规面前人人平等。

 

  ()科学——正思维的阳光引导

 

  传统的班规基本都是采用禁令式、恐吓式、戒条式的语言,这种班规会使学生们产生压抑、烦躁的心理,进而引发学生抵触心理,使学生产生孤独感、无意义感、彷徨感、焦虑感。而我采用的是正思维的阳光引导,用一种积极的、面向目标的、力图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世界观去引导孩子,让孩子们感觉家规是阳光的、是温暖的、是他们的守护神,进而自觉遵守班级规范。让孩子表达友好、热情,减少和别人的冲突,自然而然的减少打架、骂人等违规现象的发生,为以后成为新时代四有公民奠定基础。

 由儒家“仁”字悟班级管理的创新艺术

  ()发展——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出发点

 

  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是教师的两大任务;学生时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也是学会做人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育人为先显得格外重要;班规教育是教育学生做人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所以在幸福家园创建班规时,始终以每个孩子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把学校、家庭、社会的各项要求人格化、情感化;如家规第11条:对于布置家庭作业不准抱怨、发牢骚,意在培养学生不抱怨的品质、承受挫折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育活动理念及实践创新——仁者爱人

 

  孔子告诉弟子,爱人就是仁;“教书育人,育人是根本,如何教育孩子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是育人的终结目标。

 

  ()爱自己活动理念及实践创新

 

  理念一:帮助学生把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做成功,让他们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实例一:班上曾有个男生,举止怪异,口齿不清,非常内向,有一次考试,由于紧张,这个学生竟然大小便失禁,他陷入了极大的恐慌,这时我赶过去,把他带到卫生间,帮他擦洗掉污秽,把自己的衣服给他换上。我想用什么样的办法能够帮助他战胜自己呢?我说你告诉你一个任务:3周后咱班国旗下演讲。他的眼神告诉我不敢相信,在我的鼓励下答应了。随后,我就和他做好计划,三天给我演讲稿,反复修改,修改到第5稿的时候,我发现他对自己的文章很有信心了。第二周,我一字一句的教他读,由口齿不清到吐字清晰整整用了一周。我知道最难的是站在500多人面前演讲,为了减轻他的紧张,我让他在班里同学面前讲,带他去楼道讲、去操场讲、去演讲台讲……最后那天,他自信的流利的脱稿演讲,赢得了全校老师对他的刮目相看。他对自己感到了惊讶,这就是以后他战胜自我、战胜困难的动力,也是他爱自己的源泉!

 

  理念二:创设帮助他人情景,让孩子在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

 

  实例二:为了让孩子们看见自己的力量,我开展了我能为班级做点什么主题活动,有学生为班级装饰设计、有同学把家里唯一的花偷来教室,有同学专门为别人讲题……于是,班级小劳模百家讲坛金部部长”“毛氏数学大讲坛”“小诗人等不断涌现,当他们帮助别人时,不仅帮助了他人而且也提升了自己。

 

  理念三:身体第一,让学生学会在体育活动中感受自己的美、力量、品质。

 

  健康的身体是往往在班级管理中被忽视,然而,健康之精神寄于健康的身体。青少年身处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中,容易导致心理问题。而体育在促进孩子良好心理品质过程中有独特的作用。身体健康的同时,学会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会团队合作的精神、遵守规则的品质。

 

  实例三:农村学校的课间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做操横不平、竖不直,跳跃运动基本不跳,这些现象折射出很多问题,其中就有学校师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缺失,没有意识到体育重要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专门进行了《课间操问卷调查》,开主题班会,统一思想。让孩子们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展示自己的魅力。还专门针对孩子们的特长、天赋成立跳绳组、篮球组、短跑健将组、排球铿锵玫瑰组等,让孩子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心理健康。养乎其身,乐乎其心。

 

  ()爱集体活动理念及实践创新

 

  理念一:班级文化建设重在过程,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感受、认同。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人人是管理者,把班级还给学生,付出才有爱,教师应该努力创造让学生对班集体流汗、流泪的机会;一个学生爱不爱这个班集体,对班集体的感情的深厚,与他们对班集体的付出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在班集体创建过程中,倾注了心血和感情,有美好的记忆和故事,体验自己的价值,爱班级的花朵一定会在他们心中绽放。

 

  1.显性文化

 

  在班级门口,首先吸引你的就是我们的潜能拓展·幸福家园八个艺术字寄班级特设于孩子心理;六组整齐有序的课桌,体现团队精神;窗台上娇艳欲滴的花草,培养高雅情趣;黑板上方是我们的班训:学的漂亮、玩的精彩”;后黑板是我们的口号:让幸福家园因我的存在而感动

 

  2.隐性文化

 

  隐性文化即软文化,用文化涵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觉到班级生活的幸福;用精神引领学生,塑造学生的灵魂,使班级真正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幸福的精神家园。我们共同协商把《我相信》作为班歌,合唱班歌是每周班会的首要环节。我是最棒的是班级文化的内涵。

 

  理念二:班会和班级活动主题和内容的确立不能随意、盲目,必须注意目的性、连续性、系统性。

 

  实例:三年初中生活,我们的班会课、活动课,形成了爱自己小游戏活动、爱集体体验活动、爱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活动,活动的针对性、连续性、系统性有效的提高了育人的效果。如:《心灵晨钟》节目。

 

  ()爱社会活动理念及实践创新

 

  1.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爱社会主题非课程活动课程化

 

  五、结束语

 

  信任学生才能激发学生自信,只有互相信任没有隔阂,才能师生融洽,融为一体、知己知彼,才能满足彼此的需要,达到爱人的育人境界。

 

  作者:林茂 来源:亚太教育 2016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