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社会化在继续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实现

2016-05-10 13:4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社会化在继续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推进继续教育进程。文章主要论述了当前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化在继续教育中的实施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续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

 

近些年来,继续教育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体现了当前继续教育发展的前景,在获得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些成绩只是表面上的一种现象,并不能将美好的愿景变成现实。事实上,我国成人继续教育还有许多路要走。为此,继续教育的社会化开展很有必要。

 

  一、我国继续教育现状

 

  ()思想认识错误

 

我们应当认识到,继续教育在全民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容否认,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制订了相应的方案,但是也应当看到,要想付诸实践,在民众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有许多路要走。

 

目前,人们对继续教育仍存在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一些教学行政机构对继续教育的功能及地位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成人教育的管理工作者及教师存在主体意识上的错误认识,受到了经济利益的驱使;继续教育者本人存在认识上的错误,这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在,突出的表现是继续教育的学生没有关注到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形成较纯的学习目的及动机,严重的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愿学习,或者每逢考试请他人代考,只求能够获取一张文凭,以提升自己毕业后的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

 

  ()宏观调控不足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思想的多元化,尤其是教育观念朝向经济利益方向,伴随而来的是空文凭出现在大众教学中。

 

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有关政策以期调控继续教育,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虽然对不同层次毕业证书的发放时间及验印环节采取了许多调控及审批措施,但是具体的专业设置及教学环节依然由各个学校独自进行操作,导致一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较低,学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这说明了我国继续教育的质量非常差,整体水平并不高。当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办学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作自己的重要责任,同时也没有将具体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使得整体教学质量出现下滑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没有形成清晰的质量标准,没有践行质量监控体系的有关工作,质量意识淡薄。

 

  二、继续教育社会化办学模式

 

  ()社会化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社会化不单单由国家教育部门全力主办,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继续教育的承办者多是成人教育部门,很少涉及各种层次的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

 

相比较而言,美国创办的继续教育有众多的承办者,具有较高的社会化办学普及程度,主要表现在办学的管理与教学实体参与性极高。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只有处于社会化办学条件下,同时保证一定的投入与产出比,才能确保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同时,还要保障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办学实体向社会开放,强化管理,联系同层次办学点。

 QQ截图20160405184515.jpg

  ()社会化的继续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环节设置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不断推广。民众需要提升对素质教育的认识程度并转变观念,应该这样认为,素质教育与国民是密切联系的。

 

继续教育发挥的重要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因此,继续教育课程设置要朝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要结合市场实际,使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满足社会化与市场化。此外,继续教育还需从多种层面开展联合办学,如校企合作等,有效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借助事业单位的财力优势,实现继续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使之与经济的发展同步,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社会化的继续教育管理

 

我国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化不断推进,首先要遵守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法规,有效结合高校与社会联合办学等。基于继续教育管理体制角度出发,我国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从国家管理到一统管理的转变,我国建立了两级管理,分类负责的新体制。

 

此外,各地方政府也在加大力度开展继续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发展。但是,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上,对继续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一定的补偿。针对现行的两级管理需要实施分类负责,要改变市场运作,形成政府宏观调控,实现学校自主办学,并将其作为继续教育管理社会化改革的总目标。

 

  三、结束语

 

继续教育主要是对人们的知识进行完善、补充与延伸的一个学习过程,是为了提高人们知识水平的拓展教育。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继续教育在知识的创新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高校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意识,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自身的指导思想,采取必要的措施,结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遵循继续教育发展的规律,将学生实际与实践有效联系,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推动继续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作者:胡军 来源:教育界·下旬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