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尊重孩子是最柔和的旋律

2015-12-17 10: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人性之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赏识,就生活而言,每个幼小的生命仿佛都是为了赏识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谁也不是为了挨骂而活着。渴望得到赏识,是每个孩子的成长的精神需求,但是赏识孩子也是需要正确的方式方法的,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打不骂孩子,学会赏识孩子,应当成为我们每位老师的座右铭。从教育人培养人的角度看,幼儿现有的人格及尊严未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虽然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们已经开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注重转变自己的教育言行,但受传统文化及已经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的影响,不尊重幼儿人格,不尊重幼儿权利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例如:“老师叫你不要用这种颜色画叶子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老师叫你收玩具你就该快点收!”“不行!不允许这样滑滑梯!”如此种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仍自觉不自觉地顽固地表现出来,阻碍了幼儿个性的发展,扼杀了幼儿可贵的创新精神.如何真正实现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持之以恒,放眼长远

  有一句俗语曾说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要期望孩子在短时间内,有什么翻天覆地的改变,要知道,来到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刚刚脱离爸爸妈妈的怀抱,首先我们就要让他们在心里上接受我们,才能进行后期的教育教学,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很聪明的,只不过他们的表现方式不同,每个小朋友都是有可挖掘潜力的,只是表现的先后有所不同罢了,对于那些接受能力弱的小朋友,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对其不能落下面孔,要知道,孩子小,幼小的心灵是极其脆弱的。

  我们知道人的需要种类很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按需要的指向将其分为七种,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等,孩子是社会的人,因而,孩子具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要求得到老师的关注,要求自主,要求被赞扬和被认可,要求负一定的责任。我们对孩子适当的赞扬,可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在师生的沟通中,孩子感到教师对自己是欣赏的态度,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用处的,乐于与教师进行情感与认识上的交流。我们都知道小班孩子的绘画水平处于涂鸦期,虽然他们的画面是“纵横交错”的,但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如:一次幼儿在绘画《森林里的小动物》时,一名孩子将爸爸画了上去,我看后就好奇的问他:森林中的小动物与爸爸有什么关系呀?他说,爸爸曾经告诉他:人是有猴子变的,所以他要把爸爸画上去,让爸爸管着它们。我听后不觉的为孩子这样丰富的想象力感动,如果我们采用训斥的强硬态度,让孩子把爸爸不准画上去,没有了这次沟通,那么也不会了解到孩子心中的想法。我们要赏识小朋友就要做到宽容,恒心及拉近小朋友的距离,让小朋友爱接近我们,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还要认知到孩子的差异,允许孩子的失败,对孩子要多鼓励,多赏识。

  二、掌握孩子的个性

  要观察幼儿在户外玩耍的情况,不事声张地进行观察.在一定的时间内,尽量仔细地,系统地搜集代表幼儿特征的有用资料进行记录.为了科学地进行自然观察,尽量客观地掌握事实,并准确进行记录..自然观察法还包括日常随处可见的“偶然现象”,我们可以将其作为“逸闻”把它记录下来,这也将是了解幼儿个性的重要资料;而条件观察法那,是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见到的现象,又称为实验观察法.在同一条件下反应的差异能体现个人差别.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心理测验也是条件观察法的一种.其中的各种刺激,提示,测验时间,物理空间的设定及观察人员的中立态度等都在事先统一确定.我们要允许孩子表达情感,尤其是不满、伤心的负面情绪,但同时应该帮助孩子疏导情感,以免发展成暴力或过分的进攻性行为。但是要监控和筛选孩子观看的图书,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过多观看暴力图片等,就会变得更具攻击性。

  当我们看见孩子开始发脾气时,尝试将他的能量和注意力转向另一种更能接受的活动。如果你不能使孩子分心,我们暂时就不要管他。如果我们每次对他任何形式的发火都做出反应,那么我们就是过多关注了他的负面行为,无论是讲理、责骂还是惩罚都会鼓励他再次犯规。我们不要与孩子理论或大惊小怪,在他平静以前不要理睬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控孩子的情绪,等其情绪稳定后,我们在加以引导,让孩子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还要给予孩子表扬,让孩子产生老师爱我,关心我的心理情绪。

  三、结语

  我们都能够理解爱孩子的声音,应该是情切柔和的,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是深有感触的。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