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语文课堂活动的促进与引导

2015-12-17 10: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因此,让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是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及教改走向。那么,如何促进和引导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呢?笔者认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营造民主、宽松、情趣盎然的教学氛围是前提。具体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吸收知识,体验健康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学《趵突泉》时,教师播放配乐的放灯片,并富有激情想象地描绘:假如就站在大泉边,看到水柱腾空而起,高出水面达三、四尺,水花喷溅,大如车轮,你会有什么想法?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冬天的室外天寒地冻,而趵突泉又是恒温的,此时的趵突泉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形象的放灯片激情的音乐和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进行个性化朗读。那活泼、晶莹、纯洁、壮观、阳刚之美的大泉就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并明白了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的真切感受,体会了大自然的伟大神奇,受到美的熏陶,达成三维目标的整合。下面就如何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想象、朗读等方面谈谈个人的实践与思考。

引导探究,促成三维目标的整合

  自主探究是语文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句或有价值的问题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自主探究。如《趵突泉》有一重点句:“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教学时,我用比较探究、揣摩体会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请看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老师觉得在这句话中“永远”和“永”出现了好几次,有些罗嗦,做了一些修改,你们再来读读改过的句子。

  出示:那么纯洁,那么活泼,那么鲜明,冒,冒,冒,不疲倦,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师:觉得这样修改行吗?为什么?

  生:“永远”和“永”的确不止出现一次,说是重复啰嗦是不对的。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有了这两个词的重复出现,才能表达出大泉一直以来都是那样活泼,有力量。

  生:不行,改过的句子读起来没有激情,不能完全抒发出作者对大泉生命力的赞美。 

  生:“永远”和“永”表示时间非常长久,删去就没有这意思了。

  师:如果把“冒,冒,冒”改成“永远在冒着”,读读看有什么感觉?

  生:改后读起来显得没有力量。

  生:改后让人感觉不那么活泼。

  生:三个“冒”连用,更让人感受到泉水永不疲倦的样子。

  师:同学们的感受真不错。作者写的是大泉的活泼、有力量,实际上表达的也是自己的感受。作者写出了怎样的感受?

  生:对大泉顽强生命力的赞叹。

  生: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赞美。

  师: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原句。

  比较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品味字、词在句中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既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之妙,又领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达成“三维目标”。

想象创设,加强三维目标的整合

  著名的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空白”理论认为,文本给读者留下有不确定的空白,是一种召唤结构,等待读者在阅读中用想象去填充。这种发掘和填充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也是经历个性化的过程。如《趵突泉》这一课课文只介绍四种小泉的姿态,其他的是省略号表示,这就给每个学生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老师提示小泉的命名供学生参考)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文的省略部分展开充分的联想、想象,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就有了小泉“像婀娜多姿的模特走在“T”台;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水中跳芭蕾;像花样游泳队在水中翩翩舞蹈……”学生诗情画意的语言和奇思妙想的画面往往会捕捉到更为准确的信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指导学生想象创新,既能让学生在想象、创新中学习、运用语文,培养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体验读书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又拓展了课文内容,个性化地建构了文本的意义,加强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激情朗读,提升三维目标的整合

  汉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它不仅借助形和义,也借助音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输。朱自清先生曾撰文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他说:“在增进学生了解和写作白话文的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读入手。”为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句段进行探究,明了语言含义,通过现象再现(或再造)了语言形象,就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在朗读中更深入地领会文章意蕴。如“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有自然有这样的力量!”一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趋势引导朗读,学生用活泼而又充满气势充满激情的语言,读出大泉的阳刚之美:“冬天更好……神秘的境界”一句读得轻些、慢些,仿佛真的进入神秘的境界。又如,读描绘小泉的语句,学生用轻柔而娇美的语调去读,他们就会陶醉在阴柔秀丽的小泉中。课文中的省略号,在想象创新的基础上,学生爱怎么读就怎么读,让人浮想联翩。不言而喻,读中整合了三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