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别从数学教学中知识的侧重与互联、数学学习的模块总结阅读学习、阅读学习的拓展等三方面来分析如何将阅读训练融入数学教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阅读; 教学; 练习; 融汇
前言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现有的数学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学以致用”即数学是有用的。在我们把课程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引用到课堂来的同时,我们也要把它回归到生活中去,以体现数学的价值,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搭建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地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其中阅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所说:“教育的任务不是把死知识或‘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儿童的脑子中去,而是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使儿童通过树木见到森林。譬如,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重要的不再是知道多少信息,而是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整合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再是有多少数学、科学的知识,而是能否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的困难”。
一、阅读在数学中的运用之知识的侧重与互联
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要么是老师让学生浏览课本,取其大意,要么就是一一列举,逐纲阅读,这样各有弊端,前者不求甚解,无法起到预定的作用,后者详细太甚,不能形成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进行有重点的学习阅读,这就是重点知识的阅读学习,并且进行前后知识的联系阅读学习。
由于数学知识是前后互联的,后面的课程要用到前面的知识,且前后联系紧密,不可分割,所以数学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要极为重视,做到“牢固打基础,前后融会贯通,并能在此基础上适度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数学分析和应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目的。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严格按照课本的编写和顺序,将知识严格一点一滴学会,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不但是是记忆,更是理解,这是日后化学的知识交汇点。凡是涉及到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点的都属于基础知识,是将来要用的到的知识,有利于在日后综合学习之中的综合思考和运算,这些都是必备的知识,这些基本的概念理论要进行有所侧重的阅读和学习。
第二部就是知识的前后互联,本步骤往往在学习过几章或几个单元后,教师需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前后互联,将其进行有机的联系,找出异同点,能进行综合阅读思考和运用。要通过各种例证来加以分析和说明,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逐一分析辨别,这就是知识的互联,前后搭配,目的有二:一是巩固基础知识,而是拓宽思维,提升能力。
二、数学学习的模块总结阅读学习
学习过程中的阅读意思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通过知识和例题的讲解总结的一些知识体系和模块等。
在最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按照实验版教科书设置,就是“同一模块”的阅读学习,目的是“形成瞬间某内容的整体认知”,这是“重点关注”此举可加深同内容的横向比较,利于知识点内部的融会贯通。
内容的集中,更便于同类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本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横向比较,形成知识模块。
教师适度调整课时章节,目的是把相似的数学内容放到一起,课堂中进行知识的适度拉近,形成知识模块,教师在备课中应适当引入,特别是经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后,需引导学生做系统整合,这是知识的纵向记忆。
知识模块的构建,教师要进行前后的关联,例如在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引入分数的加减法,放到一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找出他们计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行有效的甄别。
简单举例:我们把各种图形,像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圆柱和圆锥等放到一起加以系统学习,这样更容易形成整体认知和系统认知,找出图形的异同,同时辨别它们的计算公式,在解题当中灵活运用。
以上的定理公式和概念都可以当做阅读中需要总结出的模块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完全可以在习题过程当中一点一点总结出来,这样印象深刻。
三、关于数学学习中的阅读学习的拓展
这里的阅读练习指的是一些综合性的题目,需要经过一定程序,一定推理做出来的,有时需要结合实践进行知识和思维的拓展。教师在适度指引下形成提示性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搭桥,以练习去引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单个数学知识点阅读学习和理解,每个“知识点”就是组成教材内容的全部知识点,这也是日后运用的基本数学材料,关系到做题的速度和质量。
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数学知识章节,就是“数学知识点评析的内在分析”,是整体内容的一个基本融通,形成知识的内在融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前后的对比分析,比较知识点异同,形成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模块化的学习”就是“一个相同内容的整体知识的纵向评析”,将一章或一个单元的相同内容放到一起做整合处理,这些内容放到一起,构成一个“单元评析体系”。
由于数学知识繁多加之跨度较大,教师需要将某段时期的同类内容再次总结归纳,但每个知识点有所改进、变动或改动,教师要引导学生知识的同属归类。
能力就是“理论和分析”能力,技能就是“解决问题” 的技能,前者是从“基础知识”引发而来,后者是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引申而来,能力≠技能,教学中,教师先要使学生具备能力,而后通过技能将能力展现出来。
数学能力的基本应用和拓展的目的就是将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可以运用理论知识去计算我们身边事物的面积,例如我们所在的教室面积,操场的面积,教学楼的体积等,我们家中房屋的面积等等,这就是学生实际能力的有效拓展。
综上所述,大家互相讨论,可以从多种思路出发,去展开拓展和思维。数学的革新和发展,从各个不同角度能有多种的演绎,在此谈出自己的看法,希望专家指教!
参考文献:
[1] 何涛 , 刘晓红 . 数学创新教育 . 哈工大出版社 , 2010.06.
[2]关文信.数学创新性教学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01.
[3]于琛 林群.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数学教育编辑部 . 数学创新性备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