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

2015-12-12 11: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同时也带来了竞争。这使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心理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诸多心理问题进行试探性分析,探索大学生自我调适和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实现顺利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心理障碍;心理调适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就逐年增加,大批大批的大学生涌入人才市场,他们手里抱着一摞摞的材料,心里怀揣的是坚持四年甚至更久的梦想。然而,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不可能”、“考虑考虑”……“僧多粥少”,这是大学目前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同时也让大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最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日益得到公众关注,因此如何正确疏导和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的心理表现及障碍。
  (一)心理表现
  1求高心理
  求高心理指脱离客观实际,奢望高职厚禄的功利思想。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毕业后总想一步到位找到满意的职位和工作。有些大学生对自身的评价过高,认为自己各方面条件不错,理所当然地应该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比较艰苦的边远基层工作,过分地考虑择业的区域、职位、地位和薪水,常常使自己错失良机。个别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值驱使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并扬言:“非城市不留”,“非好单位不去”。此种好高骛远的功利思维极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导致择业行为的过大偏差。
  2 求稳心理
  大部分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自己去创业。因而,毕业生对有保障的事业单位趋之若鹜,公务员考试热度始终不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愈演愈烈,即使选择企业也首先以企业的归属和大小而论,似乎不太在意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的分析,甚至全然不顾“人职匹配”的客观合理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来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求职过程中对报名人数多的热门职位盲目追逐,选择就业城市时趋向大城市,非大城市不去。有些人缺乏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前路很迷茫,也有些人碍于虚荣,总之大家没有认真倾听过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盲目挤向“三资企业”,不问自己的发展方向,只是看到了其他人都这样做;沿海大城市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热,孔雀东南飞,却没有回头考虑一下到底哪里留给自己的发展空间更大。从众心理反映了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自己的气质、性格、特长,没有对自己进行认真而综合的分析,至于要从事哪种职业,去哪里就业,则完全“随大流”。
  4依赖心理
  择业依赖心理,是指在择业中缺乏独立意识和自主承担责任的意识。凡事依托外力和他人的帮助。有的学生存有浓重的依赖心理,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时,一味地依赖学校或他人联系工作,或希望家长亲朋为其托关系、走后门,寻求职业。有的在择业时,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向千里之外的家长寻求决策帮助、对职业左顾右盼,拿不定主意,依靠父母、师长之意,师兄、师姐之言进行取舍,以致贻误择业时机。有的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守株待兔,不愿出远门,拓展就业机遇;有的则早早登上爱情方舟,为另一半而死守一方。形成择业依赖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个人独立决策能力不强,缺乏进取精神而造成的。
  (二)心理障碍
  1恐慌心理与急躁心理
  在面临择业这样的重大问题时,不少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唯恐自己在择业上的一时失误造成终身遗憾。因此,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在求职中难免产生恐慌心理,成天精神紧张,思虑过多,忧心忡忡,彻夜难眠。在应聘考查时,往往表现得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其的评价。另外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不能宁静致远、深思熟虑,而是烦躁不安,整天心急如焚,急水下船,四面出击,试图抢占先机。往往造成:一是不明就里,盲目签约。一旦发现事与愿违或有更好的岗位,追悔莫及,擅自违约,给自己带来麻烦;二是不辩真假,糊涂签约。以致受骗上当,遗恨终生。
  2挫折与失败心理
  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除了部分出现攻击行为外,还有些走向另一端,出现自甘堕落的行为。他们在受到挫折后往往过度自责、懊恼不已,认为自己实在是太没用,进而封闭自己,拒绝对外交往,或者选择酗酒、抽烟、逃课等行为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有的甚至会对未来产生恐惧和绝望的情绪,走向自杀。
  3自卑与自大心理
  毕业生在求职准备阶段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对自己期望很高,很想大展身手一番。但当自己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多次遭受到挫折后,由于心理落差太大,自尊心受挫,就失去了自信,产生自卑心理,容易对自己全盘否定,从而从高期望转为过低估计自己,产生愧疚心理,感到自惭形秽,在面对新的用人单位时,由于丧失了信心和勇气,严重影响自己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就业。另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给自己过高的定位,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一)客观认识自己,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在面对就业、择业时,要肯定自我价值,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进行深刻的研讨,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后,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再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应确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发展空间大,有用武之地的单位优先考虑;对于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二)主动适应社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生就业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主体性、社会化等特征。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人难,另一方面是毕业生有业不就,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源于毕业生的主体选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毕业生就业过程就是毕业生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化过程,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观念就是就业力,态度决定结果,性格决定命运。因此,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取决于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主动作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应自觉遵循服从社会需要的原则。首先要明确现实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目的意义;其次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要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与社会实际需要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寻求到社会需要与个人追求的交汇点。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的择业观指导下实现职业理想。
  (三)增强就业竞争力
  1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一是理性的适应竞争的心态。首先要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理性的看法。改变大学生的优越感和不切实际的幻想,认识到大学生就业各种可能的结果,认清个人的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可能差距;其次是准备好理性地对待各种竞争结果的心态既然是竞争就会有满意的结果和不满意的结果,大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结果都应该有所准备。二是积极的应对竞争的心态。首先要树立赢得竞争的积极心态。在心理准备上不能仅仅定位于找到一份工作,而应该定位在找到最好 的和最合适的工作。这是赢得竞争性工作岗位的心理前提和和心理动力;其次是作好为赢得竞争而付出的代价或努力的积极心态准备,不能对残酷的就业市场抱有侥幸的心理。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可以帮助大学生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职业生涯是指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一般是指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历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要树立终生择业的观点,切不可为了求得职业的稳定而放弃就业的机会。当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把就业过程当成取得个人职业生涯经验的重要经历,通过就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合理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取得事业的成功。
  综上所述,就业是每一位毕业生都要面临的人生重要选择,就业时对心理状态的把握尤为重要。当我们遇到各种复杂的就业心理问题时,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走出就业心理的障碍,最终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邓兵.大学生就业心理挫折分析及对策[J].沧桑,2009(1)
[2]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3]方成智.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障碍及调适[J]. 心理教育研究,2006(3):85-86.
[4]康文.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的研究[J].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33-53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