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浅谈教师口语对于师范生的重要性

2015-11-23 10:4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口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工作的成败。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口语交流,能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励他们上进。因此教师口语能力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示范及融洽师生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教师口语; 教学意义; 课堂效果
(一)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工作是一种传播人类文明,对学生启智、育德、健体、益能的实践活动,教者在具备堪为人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责任心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才能担当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国内外教育界的实际情况也表明,有些学历即知识水平合格、工作态度也不错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却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许多学历相同、教龄相近、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相似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效果却差异明显。这就不能不使人们感到疑惑:影响教育教学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有研究表明,一旦达到或超出一定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线”,教师的智力和知识水平就不再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达到必要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之后,从事教师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等,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决定因素,或者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其工作效果有较高的正相关。即使在这个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取代“口耳相传”这种基本的教学形式,语言教学仍然是最重要的。
     教师口语是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使用的口头语言。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以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基础,用带有书面色彩和记性色彩的口头言语,面对学生进行语音准确、语词规范、语句流畅、语义精彩的言语表达,让学生在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言语表达中获取知识,懂得道理,掌握技能。
  在《教师言语表达》一书中,白晓明教授解释说教师言语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必须符合教学教育规律,必须适应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语言发展及认识规律。是的,童年是一个充满活力、异想天开的阶段。学生常常说的是五花八门,有时自己并不知道是对是错。学生活泼可爱,爱张扬自己的个性,说话、做事、看问题天真单纯。有时他们会对一个话题异常的感兴趣,但是价值语言能力有限,往往在表达时思维是跳跃的,语句不连贯,有时还进行不自觉地夸大吹嘘,甚至于让老师不知所云。
    记得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个男孩子总是喜欢吹牛,有一次他又在那里肆无忌惮吹牛,这时候我们老师来班里视察,看到他在那里神侃并没去喝止他,而是静静地站在他身后听他讲。这时他吹到他的舅舅曾经去过月球,并给他带来了好多太空的石头,说着并从口袋中拿了出来,这时老师从他手中接过石头仔细看看了看,说了句,真漂亮啊!这时这个男生的脸刷的就红了,低下了头!后来。这位老师告诉这个男生说,石头很漂亮放了学,到办公室再让我欣赏好吗?放学后,在办公室中,老师向这个小男孩讲述了月球的知识,并鼓励他如果喜欢天文知识可以多去看看这方面的书!后来这位男生成了一位天文爱好者!最终要的是,他不在吹牛!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富有条理的讲述,推理严密的阐释,对发展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口语习惯等方面都直接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迅速发展的非常时期,对教师语言普遍存在着美好期待的心理,他们渴求知识,善于模仿,教师口语对学生来说就是“言传”和“身教”。因此,要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加强自身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就如在上个例子中老师高超的教育技巧使得那个男孩子懂得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的改正,那位教师成为了男孩子心中尊重的老师。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抱以爱和细心,不能伤了学生的心,要心平气和的给学生讲道理,直到他能接受为止。毕竟,孩子是张白纸,要我们的赞赏、批评、激励,他们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二)实际生活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口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语音不纯,乡音难改 ;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声音嘶哑,尖细;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这种现象在老年教师中比较多。另外部分语文教师 示范朗读和指导朗读能力差,如:授课时使用方言词汇,授课时语法上也容易犯错误。在新教师中,较多存在照本宣读,通读教案、讲义或书本;晦涩玄奥、抽象难懂、卖弄学问,故作高深;拖泥带水,主次不分,不得要领,废话连篇;颠三倒四,语无伦次;讥讽轻视,恶语伤人;模棱两可,欲盖弥彰等现象。这些无疑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往往会导致恶性循环。记得在高中时有一个语文老师,首先是满口的方言,讲课时每次都是照本宣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在上他的课时一般都是在看其他的书,极少听他讲课。班里本来有好多喜欢语文的,后来对语文也渐渐的冷淡了! 这就是一位口语极差的教师给学生所带了影响,让我们终身难忘!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语言不能仅仅是一般化的水平,它更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可以让学生受到老师的潜移默化,以此来提高学生自己的口才!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丰富语言,善于抓住评价时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还要利用言语的及时性特点,对学生表现出的瞬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在教学中,多用“你讲得太生动了!”“你比老师读得还好呢!”“你很有主见!”“你比上次进步多了!”用这样的语言,让学生倍感亲切。这样,课堂教学将生机勃勃。要在课堂中发挥我们说的效果,在平时可得下工夫。首先,要学好普通话,使我们的字正腔圆,口语清晰流畅。其次,要多“充电”,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此外,善于扬长避短:强于理性的教师,要向表述严密富于条理方向发展;偏于感性教师,可在表达活泼生动形象方面发挥自己。年长教师可以语重心长,娴熟老练;年轻教师可以新奇明快,富有朝气。男教师可以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女教师可以热情洋溢,亲切动人;突出个性优势,扬长避短。
  (三)教师口语是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能力,要想拥有良好地口语能力,可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的提高:
  (1)在语言上提高说话的规范性,教学口语要 求语言,词汇,语法的规范化。首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决不能满口的方言!其次要吐字清晰响亮,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浊;造词遣句要贴切,做到正确使用概念。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即要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时候同一个问题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口语来表达,虽然使用的语言方面有所差异,但最后都能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3)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活动中身心愉悦地掌握知识,明白事理。教学口语一定要做到生动活泼。当然,生动活泼绝非油腔滑调,那些矫揉造作的言辞、插科打诨的赘语、无关大局的表达应该拒绝。生动活泼必须以朴素文明为前提,以准确传递教学信息为目的。
  (4)语言要有教育意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的思想、信念、品德、情操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应该注意随机的去渗透,启发诱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又能用富有启发引导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启迪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既发展智力又提高情商。
  以上就是我对教师口语重要性的思考,教师口语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教师口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决定了授课的成功与否!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就有良好的口才,可能更好的完成作为是个职责——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①韩愈 《昌黎先生集》 北京:古籍出版社
②白晓明 《教师言语表达》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③黄泽驹 《教师口语的艺术》 上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④郑尔君 《教师口语》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