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为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基石,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及制度构建已经较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定位,但随着社会环境与大学生特质的变化,其功能与价值的发挥也在不断变化,完整的体系与制度是否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前沿阵地如何能够更好的冲锋陷阵成为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情感引导;技术支撑
高等教育面对着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在进入大学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由于不同于初级教育阶段的思想输入及内容供给,其所担负的职责之一便是对这一群体基本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确认和引导,使其在整体上有着更为一致、更高的思想境界。这种确认与引导,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弹性空间较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先进行一个大体上的分辨程序,对这一形成基本人格形态的群体进行分类,再根据不同的分类适用不同的程序进行确认引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做是一个分辨、确认、引导的程序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又要特别注意运用情感的引导和技术的支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较为一致的途径大体分为三类:
(一) 通过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引导规范。
通过最为直接的接触,了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征,然后进行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是思政教育者与学生联系最为频繁的方式,也是最为直观的方式,各个高校都通过加强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来发挥这一途径的优势。这一渠道也历来为各高校重视并重点建设。
(二) 通过高校党团建设,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激励提升。
大学生对加入党团组织的热情与积极性极高,随着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深入了解,以班级为党团支部的构建,这一渠道更趋向于发动学生自主性,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性;
(三) 通过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现课程引导和考核。
思政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为主的课程体系。通过把这些课程列入必修考试,用分数与学分衡量学生思想状况。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引导
与一般的课程教学体系不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一种更贴近大学生生活的互动方式,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大多是一种情感交流,要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相互信任以及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极其重要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情感引导为基础。情感引导顾名思义要动“情”要“感”受,通过最本质最内在的情感调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就必须以当代大学生特点为突破口,进行情感引导。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笔者所接触到的90后这一群体的大学生,在其成长的特定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影响下,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
(一) 追求更为独立的个体表达
作为以“大学生”这一命名为主要身份标识的群体,身份命名本身已经给予了他们一定的优越感和主体感。在拥有一定知识储备和见识的前提下,他们对自身的认同已经到达了一个较为高的层次,这种自我认同让他们比其他群体更容易拥有对“独立”概念的追求,他们珍惜一切可以表达自身个体意识的机会,追求更为独立的个体表达,拒绝思想受控于其他个体。这种鲜明的个体特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难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细致而耐心的情感引导,让独立的个体表达拥有更为健康的空间。
(二) 具有更为宽泛的思维范围
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给予了当代大学生接触一切事物信息的无限可能,对各类讯息的接收使得这一群体有着空前的思维储备,其基本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决定了其对社会的基本看法,这一看法同时使其有更为活跃的思维和更为宽泛的思考面。在现实中,很多高校教育者常会感叹或惊讶于学生思维的宽泛性和不可受限性超出想象。因此,作为思政教育者必须去感受大学生的生活、兴趣,更要去感受他们的思维模式,让其宽泛的思维范围可以有章可循。
(三) 对被尊重被信任的强烈渴望
作为受教育者,大学生也追求其与教育者相同的主体地位,他们对独立表达的诉求,决定了他们在这一关系当中要求被尊重被信任,即使是在他们触犯某些规则或者某些道德准则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希望能获得尊重与信任,他们不愿以被动的受教育者的姿态出现,他们期望平等的互动,期望可以公平的表达,并且极其珍视教育者在此时流露出的尊重与信任。笔者在实践中处理学生违规事件时,发现学生在此时更加希望教育者能够倾听他、信任他,在较为平等良好的互动中,当他体会到你所传递出的尊重与信任的信号时,他会更为坦诚地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很多学生会以书面信件或者短信的方式表达他们在受到信任之后的思想动态,表达他们改进的决心和动力。因此,思政教育者要时刻以平等的姿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信任,做润物细无声的情感引导。
(四) 思想易波动下情感的趋向脆弱
由于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格,大学生思想稳定度不足,抗外界干扰能力以及自我调整能力较弱。家庭模式中长期形成的保护伞状态,让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分辨外界信息,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实现对外界信息或外界干扰的合理屏蔽,出现思想波动,甚至情感脆弱。近年来,高校中出现的一系列学生自杀案件就是鲜明的体现。很多高校都建立心理排查和疏导体系,以便及时得到情绪不稳学生信息的反馈,从而以心理建设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自我思想行动控制能力的教育。
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来看,情感引导的功能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为主线的这一渠道中。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能与学生生活最为贴近,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也最为频繁,也最容易倾听,两者之间的互动也是情感引导最为便利的平台。高校辅导员通过常规的与学生谈话沟通、建立情感档案及跟踪档案机制、班干部及同学的帮扶反馈机制,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其施以人文关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情感引导的基础上,势必要有科学的体系机制进行规范。从技术的层面上看,是指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高等教育制度安排和
思政教育体系设置。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党团建设和思政教学这两个途径当中。
(一) 以党建为基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对加入党组织的热情很高。在发展大学生党员的程序和具体制度上,各高校党委都有一套较为成熟的考察和发展制度。在优秀大学生的选拔、培养、考察、发展等过程当中,如何向学生传递思想素养及道德素质的要求,如何引导学生提升思想素养水平,如何在制度安排上更为客观公正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考量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技术含量。实践中,各个高校通过设定一系列初步要求作为选拔培养的基本标准,大体从学生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道德品质表现、群众基础等方面为考量标准。确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和严格的考察程序,可以从技术上实现党建工作的科学公正,从而很好的起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孰因孰果是在技术设置上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发展大学生党员,充实党的队伍,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党建的重要目地,但对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来说,在通过激励培养大学生较高思想素养从而实现党建重要目的的同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我们所给予的期望更多的是通过党建这一工作程序,让大学生受到更为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在入党过程中,大学生得到的是一次非常珍贵的重树人生目标,重建人生理想的高层次的思想洗礼,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党建的技术支持所寻求的重要理念。
(二) 以教学设置为重点提高思政课程教学功能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基本上以学分制和笔试考核的方式发挥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作用,但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恰恰是由于学分和笔试考核所产生的应试学习模式导致了其功能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大学生对课程本身意义的认同缺乏和课程内容的不重视是当前思政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如何真正实现思政教学设置的初衷,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功能性,真正从课程的层面上充实大学生思想世界,成为教学设置上较为重要的技术问题。
改变考核方式和学分设置,尽可能的祛除应试功能。传统的考核方式和学分设置,让思政课程仅仅成为一门课程,其所产生的是大学生课堂表现的不尽如人意和考试前的机械复习。此种应试性功能已经完全抵消了其他本应该更为凸显的课程功能。因此,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必须用制度构建引导学生弱化考核性和应试性,通过其他制度安排让学生从中体验课程本身带来的思想震撼和道德洗礼。
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课程实践机会,激发学生主动性。目前很多高校都会利用暑期的时间安排学生结合相关思政课程设置主体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各行业进行实践,这种制度模式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收效。大学生走出课堂,结合自身经历,进行课题研究或者是论文创作,让思政课程的功能性有了更为清晰的体现。因此,在学期课程设置中完全可以进行学期中分阶段的课程实践,用研讨和论文的形式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程设置和课程形式,从而实现思政教学对学生思政教育最为实际的引导。
三、 结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以情感为引导的互动对大学生施以人文关怀,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制度的合理科学安排体现思政教育的制度关爱,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够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制度当中最为完美的配合,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彰显。
参考文献:
[1]李传华.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全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6 .
[2]芮明杰.思想、心理、行为思想政治工作学探索[A].重庆出版社,1990,8.
[3] 舒晋瑜.《情感教育论纲》将有长久学术生命力和影响力[N].中华读书报.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