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浅谈目标管理

2015-11-07 09: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目标管理是依据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是一种卓有效的综合管理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本文通过介绍目标管理的概念、形成背景、实质,通过分析目标管理与经营计划的区别,辩证地分析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以及探讨如何进行目标管理的问题。

关键词:目标管理;实质;特点;区别;优缺点;实施阶段
一、目标管理概述: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是依据目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方法,是一种卓有效的综合管理技术;也是职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二)、目标管理的产生和发展
1.国外: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之后在其他著作中又多次阐述。六十年代后,迅速传播到全世界,成为现代管理的新趋势,在美国,“不论在大公司,还是在小公司,在商业的各个领域;不论在资本货物公司,还是在消费货物公司在拥有各种作业线的公司,包括大至生产涡轮机,小至生产擦脸用的薄纸,还是具有不同目标的公司,不论是生产产品的,有还是提供服务的,到处都可以发现在应用目标管理”。
2.国内:传到我国是在本世纪60年代,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没有得到发展。从1980年以后,我国一些大企业开始试行这种管理方法。目前,目标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充分发挥其显著的作用改革不断深化,不同层次的组织都在积极寻求改善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努力探索提高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三)、目标管理与经营计划的区别:
1.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制度,经营计划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方法,二者虽有相同处但不能互相代替。
2.经营计划主要侧重于财和物两个方面指标的安排,而目标管理则主要侧重于对人的任务的安排和落实。
3.经营计划是企业经营者根据客观经济环境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一旦确定下来,就是有指令性,如完成不了就要追究责任。目标管理的目标是在各部门和每个职工自愿的基础上,互相协商确定的,一般不具有指令性,完成不了也不一定追究责任。
4.经营计划尽管在制订的过程中,一也征求基层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只能做为参考;而目标管理在确定目标时,各个基层乃至每个职工都要参加,他们都是制订目标的成员。
(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1.优点
(1)目标管理体制中的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避免了管理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2)目标管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 由于将目标实现和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
(3)目标管理提倡组织整体工作的协调一致性, 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和积极性。
2.缺点
(1)组织中往往有许多目标难以量化、细化,许多工作在技术上不可化解,这些都会给组织制定目标带来一定困难。
(2)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 信息反馈、沟通不及时,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
(3)制定目标时反复上下沟通、统一认识要花费很多时间,加大了企业的管理成本。
二、目标管理的的制定与实施
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目标的制订阶段
1.在年(期)初企业最高经营者要根据企业的战略方针确定企业的总目标,并根据总目标分别确定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分目标,然后,各部门和各环节要根据分目标确定各基层单位和每个职工的目标。
2.做好目标的制订工作。上级部门明确提出口标后,各下级部门和每个职工都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目标的实施阶段
1.为了保证目标的完成,上级部门要向下级部门或职工委让相应的权利(如用人数量、使用资金量、对外交涉权等),让下级部门或职工进行“自我控制”,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目标实施的管理工作。上级部门要经常深入下级部门,了解其目标的执行情况;对下级部门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主动一与下级部门交流意见,不断改善目标的管理工作。        3.经常检查目标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均衡进行。
(三)、目标成果的评价阶段
1.进行目标评价的目的:一是为了总结目标管理的经验,发扬成绩,克服问题,为更好地制订下期目标莫定基础。二是为了掌握各部门和每个职工目标的完成情况,把目标成果的评价与人事考核结合起来。
2.进行目标成果评价的依据:目标的完成程度、目标的困难程度和为完成目标的努力程度等。
3.目标评价的具体步骤是:先由执行者进行自我评价,确定自己的目标等级,填写目标评价卡片,然后,再由上级评价,确定其等级。目标成果评价完成后,上下级要共同讨论,找出成败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为以后的目标管理指出方向。
参考文献:
[1] 赵平,邓小明.世界管理100年[J].中外管理导报,1999(11).
[2] (美)达夫特,(美)马西克(高增安,马永红改编).管理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10.
[3] 朱永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柳晓峰.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8月25日第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