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关于丰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落实与保障措

2015-11-07 09: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规划的实施需要相应的内部和外部的条件作为保障,这些保障措施包括规划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经济手段、监管体系和技术支撑等方面。

关键词:丰县 规划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实施需要社会、经济、环境各个部门进行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创新、体制的创新,用全新的视角和手段对其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管理,通过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间接调控,建立综合决策和管理机制和推动公共参与,从而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支撑保障。
  1. 组织协调保障
  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丰县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加大领导和统筹力度,根据进度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协调和考核。各级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镇分级实施,各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建议由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十二五环保规划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协调各方利益,争取国家、省、市以及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将本规划更好地纳入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规划。
  2. 资金投入保障
  加大环保建设的投入,完善环保建设相关资金管理体制,统筹运用预算内外投入生态环境领域的资金,使环保建设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环保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引导资金,并逐年有所增加,用于启动发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文教设施等重点示范项目。
  3. 政策制度保障
  丰县环境管理要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到主要依靠法律手段,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江苏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2005-2010年)》等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从严整治、依法治水。
  按照《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苏政发〔2007〕63号),研究区内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提高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坚决限期治理或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频发事故和应急措施不全的企业。提高建设项目准入门槛,重点建设项目能耗要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达不到行业节能标准和单位产品能耗定额要求的,有关部门不予核准,对新上项目要严格审批,选址要符合地方规划。对于产业政策确定的限制类项目,其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必须通过老企业减排两倍总量来平衡,实施“减二增一”。
  4. 执法监管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系统,组建省、市和地方三级监测站网,建立研究区水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信息统一发布,实现信息共享。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和完备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在线监测,扩大监控范围,所有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废水排放在线自动监测装置,增加现场突击检查的频次,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检测。
  构建科学、合理、完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强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队伍素质。严格落实执法监管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
  强化工程实施管理。严格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加强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强项目竣工验收管理。项目竣工后,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项目建成运行后,要组织开展项目后评估。
  严格建设资金管理。制定政府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资金拨付前的审核和使用中的监管。          
    5. 科技支持保障要组织跨学科、多领域合作攻关团队,对复新河沙庄桥断面水质达标主要工程的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重点解决引清工程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跨区域存在的协调问题,城镇集中生活区分散式污水净化处理技术与运作模式、农业面源污染的减排和治理控制技术等,此外,还需要研究区域内尾水资源化的合理路径、尾水导流的最佳路径以及最佳导流量等。
  在城建、水利、农业、环保等方面,要加大对科研成果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地方政府要积极协调,加强指导,做好研究区水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和适用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培训工作。
  6. 宣传保障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有关环保政策法规、建设项目审批、环保案件处理等政务公告制度,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对涉及公众用水和环境权益的重大问题,要履行听证会、论证会程序。维护广大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治污的积极性。
  积极推进公众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境忧患意识,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市民的环境意识,形成保护丰县水环境的良好风尚。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新闻媒介,发挥其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十二五”环保规划实施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宏山,多元利益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4期。
[2] 孙启广,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9年第8期。
[3] 刘伟,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新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1期。
[4] 庞春雨,对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学术交流,2008年第8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