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对待“问题”学生的做法与思考

2015-11-07 09: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现在的学生衣食无忧,从小受长辈溺爱,上学后不参加生产劳动,加之各种社会思想的侵袭,致使有些学生任性,放纵,不求上进;一遇到困难就放弃退缩。而且,他们不愿与别人交流真实想法,导致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困难与障碍,最后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问题学生;周围加温;沟通;自我意识

2012年3月,山东电视台报道了山东省平阴县一个中学生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就是嗜睡不起,萎靡不振,失去学习与生活的信心,心理自闭,到医院检查身体却说没病。到底怎么回事?
     其实,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已引起专家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积累对问题学生工作的经验,帮助他们走入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新找回自我,成长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一. 树立真正的素质教育观念,化“堵”为“疏”。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尊重每位学生,重视每位学生。不仅要使学生形成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形成好的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让其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学校班级要注重人文文化,造就学习氛围,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由于问题学生形成的因素很多,教师要在分析每位问题学生的状况,建立问题学生现状分析,包括思想、学习、生活、家庭各方面的情况,记录平时表现,进步情况并进行表扬。
     比如上网成瘾问题。我们可以对网瘾的孩子办一个网瘾治疗室,让他们知道电脑程序高手制作的游戏程序是学生的水平达不到的,从而揭开电脑程序的面纱,让学生看清电脑的真面目,他们没有了好奇心,也就没有了神秘感。同时,教师因势让学生好好学习文化知识。鼓励他们只有学好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制造出具有更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
     有的学生没纪律观念,上课迟到、早退、旷课严重,老师一味的强调学校纪律、班级纪律,讲纪律的重要性,效果未必明显。要让问题学生要战胜自己,老师就要不厌其烦,要疏导学生从反面思考,一个军队没有军纪行不行?一个国家政府的最高领导机关没有纪律规定行不行?引导学生认识到纪律不光是为别人遵守的,是人人必须遵守的,是为自己遵守的,问题学生就会有毅力克制自己去遵守纪律。有的学生在生活上出现了问题,如乱拿别人的东西占为己用,或不打招呼,不经别人同意就使用了别人的东西,在宿舍讲不文明的言语等,教师要严肃批评的同时,要讲明反例人家偷用你的东西你心情怎样,一个国家的人都这样会是什么样子。使学生真正领悟其中错的原因,明白为人处世应尽的职责和规范。

二 “周围加温法”,“锲而不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学生之所以成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并不是从生来就有的。青少年处于心理变化激烈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分不清好与坏,真与假,加之有的坏行为坏思想在一些方面可能占了上风,这就加大了教育工作者的难度。如果一味正面教育可能收效不是很大,因此,要灵活多变,发挥班内优秀学生的作用,帮扶学困生,让他们共同进步,让好的同学体会到帮人的快乐,让问题学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
     在遇到因一些问题而辍学的学生,教师去做了家访工作之后,还可以让一些和这个同学走的近的同学到其家中谈心,鼓励其重返校园的信心,促其重返校园。有的学生的认识是“慢热”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和班集体的作用,发挥家长、社会和班集体三位一体的作用,花力气团结带动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认清自己的思想根源,找出自己的差距。同时,教师要真正实现“周围加温”法,实现教育学生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在校园内过着有道德的生活。道德是人性的体现,是人之为人的根本品质,道德为人的生命而存在,是生命的需要。
     学生对校园的生活都是非常倾心的,你想,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要在校园内过十八年左右,学生的大好时光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的影响和熏陶中长大,好的学校造就好的学生,郁闷的校园生活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并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乐趣。学校是神圣的地方,是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校园文化生活应丰富多彩,各种文体活动要定期开展,让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让问题学生洋溢在爱的海洋中,体会遵守学校纪律规定是基本的道德方式,让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体会人间真爱。
     教师要号召每位学生从自我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长大后回报社会,回报那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们,人人都要做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三.“热”问题,“冷”处理,付出大爱
     对每个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由于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不同,所以处理起来也有所差异。我们可以让班内同学帮助解决,可以请其他教师协助共同解决问题。自己也要和这个同学促膝谈心。总之,教师要想办法针对每个学生犯得错误,出现的问题,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思想沟通,真正为犯错误的同学着想,树立学生们的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重的完美人格。有的学生在遇事后易冲动,易怒,出现过激行为与言行。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对待采取冷处理,过一段时间再说,不予计较。待学生体会发现自己这样做的坏处,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会向同学和老师道歉,并且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
     总之,教师要以最好的对人对事的方式方法影响教育学生,处理好学习和生活问题,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让学生实现知识的积累,身心健康的成长。“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爱学生就是爱祖国,大爱无疆!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