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素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重要任务。但在《概论》课教学中,存在着综合性强、现实性强、重复严重、课时不足等种种问题,因此,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要求不断拓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对《概论》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概论》课;教学内容;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明确的定位。要实现这一目标定位,关键在于切实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概论》课教学实效性如何,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概论课的实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客体与接受主体的相融程度。毫无疑问,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根本性因素。
一、当前《概论》课面临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1、《概论》课内容极为广泛,综合性极强,导致不少教师对概论课定位把握不准。《概论》课从纵向上看,它是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四大理论成果融合而成,从横向上看,它涵盖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政外交国防党建、治党治国治军、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内容博大精深,每个方面都涉及历史和现实,包含着许多理论和知识。而且《概论》课的知识点前后交叉、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但目前很多教师由于受自身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对内容进行主观取舍的较多,喜欢的、熟悉的多讲,不喜欢的、不熟悉的少讲甚至不讲,天马行空,使理论碎片化,难以让学生真正把握《概论》课的精神实质;也有的教师上课念书或者念课件,照本宣科。
2、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应然与实然的矛盾使《概论》课教学的说服力削弱。《概论》课是一门现实性很强的课程,而且现实又处在快速地变化过程中。理论抽象、但现实太残酷太生动,理论与现实之间强烈的反差使之缺乏说服力。《概论》课教材虽然增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但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解读不够,特别是对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社会负面现象未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读。如贫富差距,黄、赌、毒、黑、权力腐败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泛滥,是目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但在教材中却缺乏对这些突出问题的客观分析研究与合理解释,造成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学生由此对《概论》课的正面宣传产生一定怀疑,对《概论》课产生信任危机,进而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怀疑与抵触。
3、《概论》课与中学及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复,使学生对《概论》课的新鲜感和兴趣度在降低。《概论》课重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存在着横向和纵向上的重复,横向上的重复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内容重复。如《概论》课的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第四章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造部分内容重复较多;又如《概论》课中第八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内容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部分内容相近,等等。纵向的重复就是《概论》课教学内容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重复以及《概论》课前后章节内容的重复。如在《概论》中第九章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高三年级思想政治理论教材中关于“我国的国家制度”、“政党和政党制度”以及“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章节内容也存在着大量重复现象。这种种重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概论》课的教学质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的认同感,甚至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进而对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
二、充分认识《概论》课教学内容整合的意义
《概论》课是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必修课之一。《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全面,时间跨度大,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更覆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同阶段,囊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探索的全过程。为了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程的任务、所需培养的能力与教学内容进行能力与知识点的分析与归纳,如何在全面把握教材十五个章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达到教学目的,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仔细研究的问题。“《概论》课必须密切结合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艰辛而生动的实践,充分反映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成果,认真总结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在整个教学中,要始终贯穿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尤其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要结合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及其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产生的重要指导作用,阐释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
三、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实效性
1、吃透教材,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教材体系,就是教材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贯穿一条基本的主线,由相互贯通和具有内在关联的若干基本内容所构成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关系,教材体系规定了特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目前,《概论》课的教材统一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不管是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还是独立学院、专科院校,都是使用全国“一本通”的教材。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听到很多教师在抱怨教材怎么怎么不好,其实,这是对教材的一种误解,要知道,教材体
系要讲究逻辑性和结构性。教师在上课时不能照本宣科,要对教材充分的消化,将其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则是通过具体教学过程对既定课程的教材体系进行转化与呈现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讲授安排的总称。要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就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教材进行二次转换,将其转化为教学体系,最后使学生的认知体系发生转变,达到《概论》课教学的预期目的。
2、理论讲解要有一定的深度,注意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更应明白“为什么”。在《概论》课教学中,如果继续按照中学的教学模式,当然也不会出大错,但它是一种简单的低水平的重复,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认识我国已经发生了哪些变化、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更应当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能够发生这样的变化、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大局,这样不仅会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理论和知识点,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即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将有什么样的前途以及它对大学生意味着什么,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以引导大学生作好有序政治参与的淮备,使之走上社会后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使学生真懂真信,切实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内容丰富。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外延进行拓展,从不同的层面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到第八章第四节中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时,除了讲清楚自主创新等内容外,我还补充讲了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分析了这种转型升级对自主创新的意义。在讲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心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这一总体要求的理解从根本上说包括了两方面,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除了课程本身的内容外,我补充讲了广东加强社会建设,建设幸福广东以及建设幸福和美中山的一些内容。这些拓展的知识和内容,很好地充实了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70%是来自广东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来选择拓展内容,但要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内容联系密切,能很好地为教学主题服务的知识或者问题。
4、教学内容要不断地与时俱进。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师应当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在教学中应反映最前沿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教学服务,从而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而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可以说概论课是与现实联系最紧密的一门。因此,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是讲好《概论》课的必然要求。要讲好《概论》课就必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紧跟社会前进脉搏,把握社会主旋律。如历次的党代会、中央全会、每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宣传和讲解会议的精神,介绍会议热点问题就成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还要时刻关注国际热点问题,如欧债危机、叙利亚危机、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等。国际和国内形势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而《概论》课又是一门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课程,因此,教师要尽量把一些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及时纳入教学中,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加以分析,这样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又能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内容的整合,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奠定了实质性的基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除此之外,还必须在队伍、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教学环境上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 -10 -15
[2]冯来兴.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及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和基本思路——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吴树青教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
[4]熊晓琳. 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