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教育管理论文

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5-10-07 09: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我国高职旅游教育要想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特点和特色,改变教学思路和观念,以“特”为主,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适用快,迎合旅游市场需要的学生,这是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本文分析了高职旅游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旅游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许多高校受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需求的影响,纷纷在原有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上,组建或新建旅游专业。高职旅游教育高速发展,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我国地方性高校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企业的需求之间出现了较大的脱节,并且没有像瑞士洛桑国际旅馆学校那样,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国内外得到普遍承认,这说明高职旅游教育存在一定问题。
一.高职旅游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目标不明确、层次定位不准。不少院校由于生存因素进入旅游专业教育领域,他们缺乏对旅游业内在规律、发展现状和态势以及旅游院校使命的基本的了解。因此,究竟为旅游行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目标定位并不十分明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我国几乎所有的旅游院校都集中在同一层面上培养相同类型的人才,不论是本科、大专、中专还是职高,几乎都是技能型的服务人才。
(二)没有很好地执行“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学生的实训问题主要靠专业老师利用其在行业中的个人关系来解决。虽然学校也都认识到了与企业沟通合作的重要性,但却总是找不到理想的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站在旅游企业的角度去看问题,从而导致双方很难找到契合点。
(三)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旅游管理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两个方面。在高职旅游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存在“真技能、假管理”的现象。这种现象就使管理课程变得很空洞,成了假管理,这在让用人单位感到失望的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
(四)师资力量欠缺。首先是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双师型教师数量较少。旅游管理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往往较高。我国目前虽然也鼓励发展“双师型”教师,但对此还没有明确要求;其次,地方性高校旅游专业大部分教师是从其他学科转行而来,理论准备不足,在实践上又缺乏磨练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往往不能把知识讲透。
(五)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格。旅游业是一个高接触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然而,许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对旅游职业道德和伦理的教育,这也是目前社会对旅游服务行业多有诟病的原因之一。
二.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办学层次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目标明确了,教学安排和课程设计才有针对性。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院校要认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有分工、有合作,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进一步调整各个层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高职旅游教育要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旅游人才,保证学生离校后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应体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和一定的先进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安排适用的教学内容,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各门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要能反映该课程所在领域的最新成果,反应旅游业发展的动态需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旅游人才市场对旅游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旅游专业教学必须开设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课程。首先,建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实践教学的内容加入到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之中。其次,要引入校外导师,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旅游业的社会实践,再次,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四)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
旅游院校要努力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旅游院校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旅游教育在教学改革中取长补短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旅游教育科研信息的沟通、交流,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因此,大力提倡并努力开拓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改革之路,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
(五)加强我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院校的指导和扶持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从行业发展实际出发,做好我国旅游人才需求预测和人才素质结构分析,为旅游院校提供人才供需信息,以便旅游院校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有效发挥旅游教育协会的作用。为旅游院校参与行业的有关工作提供条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为旅游院校参与或承担行业的有关工作。
总之,旅游业竞争与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人才,而旅游教育就是旅游业的人才工程。在重视旅游业,建设旅游强国的同时,必须重视旅游教育的发展。通过旅游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提高对旅游产业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的能力,才能真正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龚敏,周俊.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思考[J].旅游科学.1998(02)
[2]钱锋.提高旅游高等教育质量之有效途径的探讨[J].旅游学刊.1999(S1)
[3]周燕.旅游高等教育态势和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广场.2009(1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