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感恩不仅起着增进个人自身的生活满意度和与人交往的满意感,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心理学界倾向于把感恩作为一种品质,并认为感恩品质应当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品德,感恩品质的养成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当今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身所接受到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但青少年感恩发展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得到提高的趋势,只要在适当的时机,教育得当,还是会促进这个群体感恩意识的发展。通过感恩教育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正性情绪,面对困难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增强青少年的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进而提升其学校归属感,并最终促进其积极参与,减少其问题行为的出现,还可以促进青少年内在奋斗目标和成就动机。
在国外,感恩教育受到了心理学家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并认为良好的感恩教育可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同时感恩干预也是发达国家青少年积极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的学校教育,中小学注重升学率,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单一,方式传统。高校开展感恩教育,更多的是学者们对感恩的理论探讨,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的针对性,缺乏科学的测量工具,也导致实证研究较少。本文以当代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编制出适合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问卷,了解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结合本校进行的感恩教育活动,考察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更合理的感恩教育内容。
二、研究方法
1、题目的收集和问卷的编制
该问卷参考了大量文献中对感恩认知的研究结果,我们从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自然生活四个维度建立问卷框架,并在各个维度下根据识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四个层次分别设立项目,内容覆盖了赵国祥等人提出的人物取向、事物取向和道义取向三个维度。然后通过由5个心理学研究生组成的焦点小组讨论,最后拟定出26个项目的原始问卷。问卷采用Likert自评式五点量表记分,由被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采用Microsoft Excel2007和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理工大学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共300人,其中男生187人,女生113人。回收有效问卷265份,有效问卷率88.33%。
三、大学生感恩意识总体状况
1、大学生感恩意识各维度的水平
从不同的维度上看,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和自然生活的平均分分别为4.41、4.50、4.43、4.35,感恩意识总体平均分为4.42,感恩意识水平均大大的超出理论均值3。可见,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较高。相较而言,大学生对学校和师长的感恩水平最高,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恩水平较低。
2、大学生感恩意识水平的性别差异
研究显示,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显著的高于男性大学生。并且,女大学生在对父母亲朋、学校师长、国家社会、自然生活四个范围以及总体感恩意识水平都要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并且对于学校师长的感恩意识的性别差异最为显著(p=0.004),对于自然生活的感恩也极为显著(p=0.007),但相比其他三个维度相对较小。
3、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提升作用
(1)感恩教育对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作用。自2003年起,浙江理工大学以“感恩·成长”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我们采用横断研究,比较了未参加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和参加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的大学生之间的感恩意识水平。结果显示,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感恩意识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感恩教育组(p=0.000***),并且四个水平的作用都相当显著。可见,学校的感恩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有显著的作用,感恩意识教育取得了显著效果。
其中,“我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和“我没有想过要回报恩师和母校(反向题)”两个项目的显著性为 p=0.05,没有达到p=0.01水平可能是因为这两项涉及到对感恩行为的意识,而对感恩行为意识的改变存在滞后性,效果不会立刻体现。而“我认为自然界的资源就是供人类所用的(反向题)”和“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两项要求被试能敏感的意识到自然界的赐予以及生活中点滴的美好,在人们的一般意识里,感恩是针对人类社会中的人物或者组织的感恩,而对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感恩需要对“感恩”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两个项目的显著性为 p=0.05。
(2)感恩教育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作用。尽管感恩意识存在性别差异,但是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参加感恩教育组和未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比较显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感恩教育在提升感恩意识水平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并且,相比较而言,这种作用在女生中更为显著。
四、讨论与建议
1、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普遍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差异
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并且我国从小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有道德教育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研究显示,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要显著的高于男性大学生。这与Veniimiglia早在1982年的研究中的发现:女受惠者产生的感恩最多,男性的感恩少于女性一致,也与许多国内的研究结果一致。
根据Kashdan等的观点,这种性别差异是由文化对性别角色的塑造造成的。女性的社会角色倾向于认为是被照顾和被保护的对象。对她们而言,接受恩惠和帮助显得更为自然,而感恩又进一步地促进了她们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因此,女性有着更高的感恩特质水平,她们更多地表达感恩,并从中获益更多。和女性相比,男性被更多地定位在事业和权利方面,当接受他人的帮助,或者表达感恩时,男性可能认为这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性、地位和男子汉气概,透露的是自己不如别人的信息,他们在受到帮助时产生亏欠感要比产生感恩更常见。因此,针对性别特征,策划、开展感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组织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2、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感恩意识水平提升显著,取得实效
根据对未参加感恩教育组和参加感恩教育组的横断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理工大学开展的感恩教育对于大学生各个维度的感恩意识水平提升都有显著作用,感恩教育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感恩
意识水平存在差异,但是感恩教育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女生中更为显著。
3、言传身教对感恩意识提升意义重大,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提升相对较难
相较于其他大多数的项目,在感恩教育的影响下,每个项目的感恩意识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感恩意识、对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对自然的赐予和生活中细微美好的感恩意识水平的提升相较于其他项目而言,相对不显著。
对父母亲朋好友的感恩更依赖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感恩教育要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开展,营造感恩、和谐的整体氛围,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甚少,导致我们对来自自然界的恩赐的感受性不够明显,这或许是对自然赐予的感恩意识的教育较难达到更为理想水平的原因。而对日常生活的感恩更依赖于细腻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这种能力在物质欲望充裕的、快餐式的、重视工具性价值的现代生活中就容易被忽略,感恩教育可以适当增加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增加对恩惠的感受度。
而涉及感恩行为的感恩意识而言,则需要通过组织开展更多的感恩实践,在实践中体会,从而产生感恩情怀。
【参考文献】
[1]申正付,杨秀木,赵东诚,韩布新,王婷.大学生感恩品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35-37.
[2]王建平,喻承甫,曾毅茵,叶婷,张卫.青少年感恩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260-266.
[3]喻承甫,张卫,曾毅茵,叶婷,李月明.青少年感恩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学校联结的中介作用.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27.425-433.
[4]胡茂新,赵华朋,高峰.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策思考.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90-92.
[5]赵国祥,陈欣.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心理科学,2007.29.1300-1302.
【作者简介】
祝莺莺,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