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缺陷 建议
论文摘要:高校是进行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教育活动直接决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败。但是高校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中存在许多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显现的十分匿乏。本文是在分析每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传播选择路径,不断开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领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与高校其他理论不同的教育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大众化方式,是指依靠不同的传播主体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向大学生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得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由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四个方面组成,但是由于每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特性和受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存在许多不足。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缺陷
1.不同传播主体不和谐
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首要传播者,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传播,这使得部分老师认为不用像专业课那样进行专门的学习,老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单向理论灌输,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内涵和最终目的,没有形成完善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造成广大学生课上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抄袭作业,考试临时抱佛脚等,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工作者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传播的间接力量,有部分科研工作者认为,教义理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与自己的理授马克思主没有什么联系,自己的工作是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不存在关联。wwW.133229.COm这些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背道而驰,与此同时也就造成了在客观上造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与学、研与教”相脱离。
2.传播对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接受者,高校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如价值观念庸俗化、人际关系功利化,导致了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由此,部分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假、大、空”的理论,缺乏社会根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只不过是应付学校的学习要求,课程本身并没有价值意义,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还有部分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就业没有联系,自己以后工作和生活用之甚少,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虚”的课程。面对每况愈下的学习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何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
3.传播内容缺乏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使得部分教师在现实教学过程中从课堂到教材、从教材到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的不良循环教学活动,造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偏失。不良的教学活动内容严重影响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使得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记忆好,就能背下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理论不具有实践操作性和生活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二记忆好”。这样的认识错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格格不人,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4.传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课堂是首选方式,理论灌输为必备措施。但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方式和传播途径单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普遍存在和集中体现的问题。教师依旧是不停的读教材、不停的写板书,学生仍然是不停的听课本、不停的记笔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人到同学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始终停留在课堂教授的教材和笔记。面对信息膨胀的现代社会,我们只有不断更新传播方式、拓展传播路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二、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建议
1.“教研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研工作者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同传播者,其中科研工作者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维护,他们主要依靠学术论文、科研著作等等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间接传播者,而教师则是通过课堂教授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直接传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研工作者不但要为马克主义理论为上,而且还要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联系,多做调查研究,从具体教学活动出发,完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要转变“公共课”的思想,教师自身也要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在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开展科学研究。
2.尊重个性、培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动性
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在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今后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是开始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大学生在同龄群体中,他们的精神气质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具有冒险精神,但同时也存在人格不健全、分析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等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正是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基础,教给大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方面要关注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教给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更要教给学生“怎么办”“授之以鱼”,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严肃性和抽象性,又要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开放性,如分析时事新闻、巧用成语典例等等,使枯燥的教材和生硬的原理变得具有“趣味性”,诱发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热情。
3.以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现象为基点,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传播内容
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讲授是从教材出发、由理论到理论,前提仍以原理的灌输,这样必然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而成为空中楼阁,但恩格斯早就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会是大学生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大的舞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灌输的同时,也要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为大学生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具体且生动的社会素材。由此传播的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点,以社会实际生活为背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分析社会现象,讲授过程中要深人浅出,从而进一步形成一套科学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这要求教师在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时候,应当结合当前的社会现象,如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城乡差异等等,使高深莫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社会问题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中,不断更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内容,使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青春永驻。
4.拓展传播渠道
科学而高效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深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是以课的形式进行,课上和课下是课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要采取课上和课下相结合的教育路径,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一是课上:课堂是抓住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关键阵地,在课上以理论学习为主导,以教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要渠道;同时也要坚持课堂的开放性,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会、学术讲座等其他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课堂上也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同学从生活真实现象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具等等,使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声音、图像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二是课下:课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应有之义,通过课下实践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主要有:社区调查、革命圣地参观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台、校园网络、校报等学校媒体,扩大传播范围。只有通过课上多样的理论学习方法和课下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全方位的传播渠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