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一直是学术探讨的重点。本文以《阿拉比》的教学为范例,在客观描述国内英美文学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哈贝马斯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论文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哈贝马斯;行为理论;《阿拉比》教学
一、引言
雅斯贝尔斯说:“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哈贝马斯认为“行为的合理性更多涉及到的是具有语言和行为的主体如何才能获得和使用知识,而不是对知识的占有。”
英美文学是综合艺术课,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欣赏能力、评论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叶芝指出:“文学在我心中是世界重要的教育力量,是所有价值的最高创造者,这种力量不仅通过每人所公认的神圣书籍来实现,而且通过富有强度和力量的真诚的歌、故事和戏剧里的每一想像来展示。”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剧变。外部环境是大量学生把学习热情转向实用性课程。曾经是英语专业主干课程的英美文学受到冷落。其内部原因是国内的教学还在沿用riley所谓的传统模式:“教师几乎决定一切,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材料和内容、时间、进度以及测试和学习成绩评定等”。“在教学方法上,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教师的讲解,对学生参与的要求不高。wwW.133229.Com”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文学课的满意率仅为48%,在被调查的专业课程中其满意率倒数第二。教学内容上过分注重文字、句法分析,变成了高级英语精读课;教学形式上,依然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考试形式仍以知识的机械性记忆为主,剥夺了学生们对文学作品阐释和评价的权力。从哈贝马斯行为理论来看,传统教学模式是典型的“目的性”行为。
本文从英美文学教学现状人手,把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与英语专业的文学课教学结合起来,探讨教学模式的变革问题,从而尝试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探索一条“由目的行为走向交往行为”的新型教学途径。
二、哈贝马斯行为理论和文学课程的独特性
哈贝马斯认为世界可区分为三部分:“客观世界”指真实存在的“客体”世界;“社会世界”是合法化的个人关系的“总体”,实际指规范、价值及其他被认识到的社会期望;“主观世界”即人们“自发的经历”总汇成的世界。哈贝马斯按照行为者与世界所发生的不同关系,将行为分为四种类型:目的性行为、规范控制的行为、戏剧式的行为和交往行为。
教学就其本身来说,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然而文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文学知识和语言运用的技能,因为文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文本与科学文本的区别之一在于:后者是用科学的语言,力求精确肯定;前者是用描写性的语言述诸于形象,包含着许多意义未定性和意义空白,等待读者调动其想像力去填充和确定。“在某种程度上,本文‘未写出来的部分’刺激着读者的创造性参与”。而“这种创造活动的产品,是我们可以称为本文实质上的维度的东西,它赋予本文以他的现实。’,[区别之二在于:前者的目的是延长读者的审美欣赏过程,这种过程越长,文本的艺术性就越高;后者的目的是要直接向读者说明文本的意义,清晰明白直接是其基本的要求。前者注重“过程”,后者注重结论。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决定了文学课的教学光靠目的性行为是不够的。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决定了两者间交往的不平等性;另一方面,文学自身的独特性又要求交往的主体具有平等对话的地位。因此主体间的交往应是平等与不平等的平衡,这样才能最后实现学生主体在目的性指导下自由发展的目标。
三、行为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实践
借鉴哈贝马斯的行为理论,可以探索英美文学课中如何使知识交往更趋合理。本文以《阿拉比》为例,是因为这一文本具有特别的意义:一是乔伊斯二十世纪伟大作家的地位所决定的;二是该文本的模糊不确定性,给学生提供了理解与想像空间;三是成长主题和青春期的性冲动很符合当今学生的成长阶段,符合“合理性”所要求的“真实性”与“现实性”。“如果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经历与他们所读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联系起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会加深”;另一方面文学反映的是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某些方面,因此对作品中人物的理解也“有利于读者去了解自己”
1.目的性行为与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
目的性行动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动,在比较、权衡各种手段以后,行动者选择一种最理想的达到目的的手段。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本身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主要目的是通过英美文学课程的学习,了解西方的文化,增加基础知识。学生是受教育者,不完全等同于普通“读者”,其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学业。
在知识性教育方面,教师必须首先精讲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文体学知识、修辞学知识,引导学生分清各个时期作品创作的流派及创作特点等,夯实基础。教师可采用分层系统法,使知识系统化。如在学习《阿拉比》时,可分为四个层次:(1)文本结构方面,包括词汇、语法和通篇文章的结构。(2)写作风格方面,乔伊斯处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兴起阶段,其中显著的是乔伊斯的“顿悟”法和象征手法。(3)文学主题方面,“通过对事件的陈述、情景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来表达的主题问题(subjectmatter)’,即揭示“人性、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和异化”,这篇作品揭露了英国的殖民问题、爱尔兰天主教对人的异化问题、爱尔兰民族独立运动问题等。(4)作者价值观方面,乔伊斯对祖国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在艺术美学上追求“完整、和谐与发光”美学思想,反映了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美学思想的传承。系统法还表现为文化理论和文学教学兼顾,教师结合《阿拉比》结构和人物向学生介绍“原型批评”法和成长小说的结构模式。《阿拉比》里主要是贯穿着“寻找圣杯”的原型和成长小说典型模式“压迫——出走——迷惘——考验——失去天真——认识人生和自我”的心路历程。
鉴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美文学教学中要有目的地、系统地进行西方文化导入,如文本中词语的文化内涵,文本所反映出的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方式方法上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将本民族文化带进英美文学学习的课堂,进行比较和分析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共性,也有独特的个性。l.a.samovar和r.eporter建议将接受文化差异作为建立跨文化伦理(intercul—turalethics)的基础。学习英美文学课的中国学生作为一个“理解群体”,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因素、家庭影响、文学经历、个人需要以及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英美文学学习有较大的难度。特别是《阿拉比》文本里所涉及的乔伊斯的“顿悟”法,学生难以理解。但如果结合中国、日本佛教中禅宗的内容,学生可以较容易理解。在笔者的授课中,有些同学举出《聪明的一休》的故事加以说明,既形象又生动。笔者还借助鲁迅的《五猖会》与《阿拉比》进行对比,使学生思维更加清晰。
2.戏剧式行为和对学生知识的检验
戏剧式行动指行动者在一个观众或社会面前有意识地表现自己主观性的行动。这种行动重在自我表现,通过自我表达达到吸引观众、听众的目的。“行动者在观众面前,以一定方式进行自我表述,……想让观众看到并接受自己。它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概念”,与行为者的“主观世界”有关。在英美文学课上,目的性行为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文学知识,学生的上台演示陈述能使知识得到检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们在演示陈述时不得照本宣读,可以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不能依赖它们。给学生提供讲台前的一小片时间和空间,张扬了他们的个性,锻炼了他们的当众演示的技能,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
在笔者的授课过程中,同学们较好地应用了哈贝马斯的学生戏剧式行为理论。为了做好《阿拉比》的上台演示陈述,有的同学查阅了大量的乔伊斯和意识流的背景资料;有的把小说改编成戏剧并进行表演。戏剧式行动使学生根据小说上下文营造真实的情景,采取了word文档、ppt课件、flash动画、配乐朗诵等等方式,尽可能逼真地再现书本内容。通过借助视频、动画和网络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加深了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教学的容量和密度,也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视听效果,更利于培养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移情能力。观看《阿拉比》演示陈述的观众也十分踊跃,纷纷谈及自己成长的经历,分享成长的喜悦。戏剧行为“既不是孤立的行为者,也不是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而是互动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对方面前表现自己”。这样演示汇报变成了演示者与同学们问的互动,而演示者和同学们因为身份的相同,容易突破师生关系所造成的疏离感,更能保持精神的独立,自由运用知识,形成平等的对话关系。dublin和olshtain认为:“对于学生来说,一门课程的成功与否及成就大小并不在于学生在期末时知道了多少,或者他们能用这门语言做些什么,而是取决于他们作为语言学习者所获得的独立性的多少。”
3.规范控制的行为与学生社会化的培养
规范调节的行动,即一个群体的受共同价值约束的行动。规范控制的行为与社会世界相联系,是行为者以群体的共同价值、规范作为行为取向,严格遵守那些由个体组织起来的群体所具有的价值期望的行为。“社会世界是由规范语境构成的,而规范语境则明确了哪些互动属于合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教师和学生间主体间交往的目的,最终是促使学生这一个体的社会化,学生首先适应了学校内部的社会关系,才逐步社会化,从而从个体的人转化为社会的人。
青春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而大学生更是处在幼稚与成熟两者交接的关键时刻,如学习《阿拉比》,要让学生明白“进入社会、长大成人就必须经受得起各种挫折”。结合《阿拉比》的教学,笔者就“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同居现象”等热门话题对南京审计学院2002、2003、2004级3个年级6个班进行了调查,结果是15赞成、35反对、50中间。赞成派认为现在是全球化的年代,大学生性方面也应与国际接轨。性压抑更可怕,与其压抑,不如正视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反对派认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及同居有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而且会对学业有影响,涉及到伦理、法律等问题。中间派认为同居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问题,在两人的感情已发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讨论,绝大部分大学生的观点倾向于中间派,反映出他们并没有彻底弃绝传统文化价值中的礼义廉耻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他们人生态度做了适度的灵活调整,对别人的同居现象持宽容态度。这说明学生在逐步适应社会化的转变。笔者由始至终参与讨论,认真记录,然后做好评述,并指出当今时代中西伦理观不同,但避免简单地用“对”和“错”给出结论,使教学成为提出问题、激发思维的过程,学生在一个多维互动的教学模式中完成文化知识的构建,并理性地思索享受与道德责任的关系,使身心都健康地成长。
4.交往行为理论和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激发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应该“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动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在交往行为中行为者才同时涉及客观、社会及主观世界三个领域,交往行为比其他几种行为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前三者都属于单向行为,而“交往行为”是双向的。“双向性”与“平等性”是交往行为理论的两个重要特征。
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可将师生关系上变“主一客”关系变成为“主一主”合作关系,将学生看作独立人格的主体,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共同分享阅读经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也就变成了一个不断有新的意义加入的动态过程,从而达到作品与读者真正意义上的契合。教师应该把握这一条原则“对某部作品的正确理解并不仅仅只有一种”,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当成对一部作品唯一可能的理解,而且“如果教师自己对这部作品抱有怀疑或者疑惑态度,应在适当的时候,坦诚地告诉学生,这样反而能促使学生与教师共同运用所需要的知识来讨论并解决这些疑惑”。
主体性的本质特性是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强化在阅读中学生对教学作品的理解效果。可以组织学生表演作品中的经典片断、改写作品或模仿经典进行创作、剖析,运用戏剧式行为和互动的交往行为,培养他们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在笔者授课过程中,有的学生跃跃欲试,也用顿悟手法创作出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和诗歌,笔者让他在班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并向报纸杂志投稿,其作品见诸于报刊。这样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能力、发展自我的空间和机会,从而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初步的创作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同时学生活跃的思维也给教师提供研究灵感,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这种互动的方式如图1所示。
本文以《阿拉比》为例说明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运用行为理论对教学模式进行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能力,让学生在英美文学中实现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认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