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职业决策;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论文摘要】目的:修订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方法:抽取1182名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结果:①分问卷及总问卷的系数为0.477—0.872;②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区分效度和效标效度。结论:该问卷的测量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验证。
在国外,职业决策的研究一直是职业心理学的重要内容。parsons在1909年就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问题,提出了职业决策的第一个正式模型。这个模型逐渐成为有关职业决策和生涯不确定的理论、评价、研究和干预的框架。但是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却起步较晚。campbell`]认为以前关于职业决策困难的研究主要是指职业未决(careerindecision),而且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从理论上对职业未决问题进行分类。而对职业决策困难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gati等人的研究。gati等人从理论上探讨了有关职业决策困难的分类,并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模型:(1)缺乏准备一职业决策过程开始之前的困难:①缺乏动机;②犹豫不决;③错误信念。(2)缺乏信息:④缺乏决策过程信息;⑤缺乏自我信息;⑥缺乏职业信息;⑦缺乏获得信息的方式;(3)不一致信息:⑧不可靠信息;⑨内部冲突(现实需要和个人偏好的不一致);⑩外部冲突(自己的决策和重要他人的不一致)。osipow与gati合作编制了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ddq),用聚类分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表明该问卷基本支持理论假设。WwW.133229.CoM
虽然国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但大量文献表明社会文化因素对个体的职业行为和结果有很大影响。wei-cheng等人的研究表明亚裔美籍大学生比美国白人大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的所有方面报告了更多的职业决策困难。mau认为在职业决策时更多强调家庭愿望而不是个体愿望的个体比其他的个体报告更多的困难。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修订符合我国大学生特点的职业决策困难问卷。
1研究方法与材料
1.1材料修订,确定问卷
到目前为止cddq共有四个版本,而且不同版本的信、效度都较为理想}s-}o)。本研究采用gati本人直接提供的问卷,共包括34个题项(其中题项7和12是效度题)。为了解大学生对问卷项目的反应,选取了100名大学生进行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在“缺乏信息”维度中的“缺乏自我知识”和“缺乏职业知识”两个因子的项目难以聚合在一起。对参与调查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可能是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把原问卷中的18题“我觉得做出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了解的还不够(如我的计数能力,言语技能),而且(或者)我对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的还不够(如坚持性,主动性,耐性)”,分为两个题项“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了解的还不够(如我的计数能力,言语能力)”和“职业决策很难,因为我对自己的性格了解的还不够(如坚持性,主动性,耐性)”;对原问卷中21题也同样处理,因此第二次预测共包括36个题项。对100名大学生进行了第二次预测,探索性因素分析基本和理论假设吻合,但访谈中大部分被试认为问卷的表述过于繁琐,这是因为研究者为了遵循与gati尽量忠实于原文的约定,因此通过与gati商定,对问卷做了文字上的缩减,最后形成包括36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为了将大学生区分为职业已定和职业未定,本研究采用了hsiu-lanshelleytien的职业认同问卷。
1.2被试
正式测试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全国抽取8所大学的1500名大学生,剔除明显完全随机回答的问卷之后有效问卷1182份,占总问卷数的78.80%,被试的年级分布一至四年级分别为10.7%,22.75%,31.7%,34.0%;男生539人,占45.6%,女生606人,占47.1%。文科552人,占46.7%,理科630人,53.3%。被试的年龄18岁到26岁,平均22岁。
2结果
2.1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2.2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信度检验
cddq11个因子和总问卷的cronbach。系数在0.477-0872之间,分问卷和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
2.3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效度检验
2.3.1效标效度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最后部分要求被试整体评价职业决策的困难程度有多大,被试反应为9点,1代表一点困难都没有,9代表困难很大。通过计算被试的主观估计和问卷总分的相关来评估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的效度,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512(n=847,p<0.000)。
2.3.2辨别效度①接受过职业指导与否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上的差异;②不同职业决策状态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上的差异。见表3
2.4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采用“临界比率”,将问卷总分按照升序排序,得分前27%者为低分组,得分后27%者为高分组,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每个项目上的平均数差异t检验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表明每个项目都具有良好的鉴别力。
3讨论
3.1问卷的结构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缺乏准备分问卷、缺乏信息分问卷和不一致信息分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缺乏准备分问卷适宜保留4个因子、缺乏信息分问卷适宜保留4个因子和不一致的信息分问卷适宜保留3个因子。在一阶因素分析中,发现各因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这意味着上述因素结构群可能蕴含着更高阶、更简单、解释力更大的因子,同时根据理论构想,有必要进行二阶因素分析。二阶因素分析结果验证了osipow和gati(1996)提出了职业决策困难的模型,不同之处在于缺乏准备分问卷包括四个因子而不是三个因子,缺乏动机和犹豫不决这两个因子没有改变,但是错误信念这一因子没有像预期那样聚合在一起,而是聚合成两个因子,根据这两个因子包含项目的涵义把这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错误职业信念”和“错误决策信念”,这种结构的不一致可能说明职业决策困难问卷并没有全面反映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但是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2信效度分析
本文考察了同质性信度,结果表明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对于复测信度需要进一步验证。本文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辨别效度和效标效度进行了考察:采用相关矩阵考察了结构效度,除了缺乏动机和错误职业信念两个因子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余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这就说明因子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因子间相关系数在0.004-0.62之间,其中只有缺乏动机和错误职业信念、缺乏动机和犹豫不决两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低于0.1。各分问卷与其组成因子之间的相关都比较高,而与其他分问卷的组成因子之间有着中等程度的相关,各因子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42-0.79,各分问卷与总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7以上,这就表明各因子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反映出相应的归属性,因此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与未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大学生相比,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大学生更少职业决策困难。本研究将大学生分为职业未定(undecided)和职业已定(decided)两类。结果表明两类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大学生职业决策问卷具有较好的鉴别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