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高专院校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并采取各种形式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但对校本培训的内涵和标准还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大多数学校在相关培训制度、培训体系建设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校本培训体系尚未完全形成,这些都制约了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已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高素质师资队伍在高职高专院校已初步形成,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与进步,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通过校本培训,切实有效地培养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越来越受到各院校的重视。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实际情况来看,还不尽如人意。一是组织形式多,缺少针对性。现有的高职教师培训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注重形式的培训,共性的、综合性的培训较多,专题性、专项性、有针对性的培训少。二是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规划性。认为“培训”就是“教育”或者“训练”,培训太多会影响本职工作,培训工作缺少长远规划性,没有与教师的全面成长有机结合,缺乏培训的系统性。三是目的不明确,效果不明显。有些学校的校本培训组织者为了培训而培训,学习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单一,缺少实效性。
二、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分析对策
1 强化观念更新与专业发展
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育教学活动有其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加快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校本培训应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实践教学能力,促进综合发展的原则,应该成为教师知识与能力全面提高的一个平台,促使教师能立足自我专业发展的角度把理论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双师素质。
要实现广大教师观念上的更新。加强引导,使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内在价值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本培训要考虑到教师的专业特点,将培训提高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高度,立足学校专业和现实的教学活动,目标定位于教师专业发展。要实现教师个体成长的独特要求。校本培训的独特魅力在于能更灵活地满足教师个体成长的独特要求,即充分考虑群体培训的思路要点,又充分体现每个层面的教师确立的目标和要求。
2 注重机制健全与实施实效
严格健全的管理机制的形成,是有效实施校本培训的基础和保障。学校要重视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校本培训有章可依,有法可约,促使校本培训活动为全校教师集体参与,由被动逐渐变为主动,由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同时应该结合学校实际,引入激励机制,以多元化的评价为引领,将校本培训工作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等挂钩,使校本培训规范化、科学化。
要重视机制体制建设,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作为培训工作的决策管理机构。成立校本培训办公室,负责管理具体培训过程并进行培训的后续评价。成立督导组负责监控培训活动全过程,确保培训的质量。将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工作目标和学校发展规划中,从而保证校本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3 立足长远与整体规划
校本培训要立足长远,整体规划。一是要立足学校,以学校培训为主;二是立足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激发广大教师积极进取意识,提高教师对现有自我综合素质的清醒认识,提高对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的认识,对加快形成学校办学品质、品位、品牌提供必要保障;三是要立足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按照各级教师的岗位要求进行分层提高,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为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奠定基础;四是立足学校发展规划,构建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校本培训体系。按照“全员培训,分层提高,各取所需”原则,有效地整合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势,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帮助教师把所学的知识整合为岗位能力,提高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的内需动力和积极性。
在具体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式的培训网络,“构建学校-教研室-教师三级培训体系”。并根据培训项目所需的规模确定培训范围和培训方式。如以提高科研能力为主的培训,培训对象涉及面广,由学校出面组织实施,采用讲座法;一些比较个性化的培训,如扩展教师个人知识、提高教学技能的培训活动,学校可以采用以教研室统一管理的个人自主学习为主。这种培训体系依托学校原组织,将教研室建设成为教师校本培训实施和管理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其培训功能,并对教师个人自主学习进行具体管理,既满足了不同的培训要求,又没有脱离学校工作情境下实施培训。校本培训要求充分运用教研部门、高等院校、合作企业等丰富资源引进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三、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 校内与校外
虽然校本培训打破了以往只注重校外师资培训基地的培养形式,把培训重心下移到教师的任职学校,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发起者和组织者,但“校本”不等于“本校”,“校本培训”也不等于“本校培训”,它不是封闭孤立的,而要贯彻开放性原则,充分挖掘利用外部环境及其资源,既要“走出去”,又要“请进来”,加强与当地高校、教育科研等单位的联系和交流,形成开放严密的校本培训体系。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和兄弟院校的名师来校讲学、上示范课,指导教学和教研。还可以借用校外培训资源组成导学团诊断本校教师工作,这种方法能比较好地解决校本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收到“请进一尊神,点化一方人”的效果。可以能者为师,鼓励专业带头人和名师、骨干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新促老、共同提高。
2 学校与教师
校本培训要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要有效地把学校发展规划与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规划统一起来,校本培训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也要考虑到受训教师的兴趣倾向和心理需求,以人为本,加强宣传导向,避免功利化倾向,避免政策性手段督促,使教师产生疑虑和逆反心理。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斌贤所说:“以维持秩序、强化管理、树立权威为目的,使青年教师作为管理对象、处于被管理状态,是最坏的高校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因此不能以不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使教师处于“高压”和“重负”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之下,这也是目前高校学术生产力低下和教师对机构忠诚度下降的重要原因。
3 个体与群体
校本培训切不可搞“一刀切”,因为教师个体差异大,必须坚持满足教师个体和群体需求,以需订训,如对于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可以采取高学历进修、集中培训与资深教师个别指导下的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专业带头人、名师骨干教师则应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多走出去进修、学习和参观,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引领作用。
4 培训与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司其职,管理明晰。具体来说要有科学的选拔机制、正确的导向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保障机制等,此外还要制定校本培训标准,注重校本培训实施过程的实际效果,加强培训过程及效果的考核与评价,形成体系,同时注意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等。只有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师资培训体系构建完善了,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师学习的主体意识,有意识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去,使校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四、结语
我们在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建设过程中,还要处理好近期与长远、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等关系,强化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实施全员培训和全程管理,坚持“四个多元化”(即目标多元化、内容多元化、方式多元化、结构多元化)和“四结合”(即通识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理论性培训与体验性培训相结合,自我学习培训与考核培训相结合,综合性培训与提高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高职高专院校校本培训体系的构建将更实、更活、更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进而提升教师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