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职业岗位资格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介绍了对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进行改革,并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3-0282-03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家禽生产、管理、禽病防治等职业岗位生产实践能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对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从养禽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分析归纳实际工作任务,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接行业职业资格标准,确立养禽业关键核心技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按照“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突出职业素质养成”的原则,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按照“理论指导、案例分析、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原则,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关键技能培养为核心,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1]。
1.1校企双方共同建设课程
与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武汉正大有限公司、北农大动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校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方案。通过提炼实际工作任务按生产过程构建教学内容,利用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基地开展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理论教学以专职教师为主,实践教学以行业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企双方共同制订考核方案并参与考核。
1.2按工作过程设计学习情境
以现代禽类生产过程(孵化→育雏→育成→成鸡→种鸡)为主线,分析归纳实际工作任务,解析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形成“家禽品种选择、家禽孵化、雏鸡生产、育成鸡生产、产蛋鸡生产、种鸡生产、水禽生产、家禽常见病防制、禽场规划与建设”9个学习情境,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教学项目(图1)。
2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
2.1教学内容选取的依据
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全面分析家禽养殖的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明确家禽养殖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同时,引入家禽养殖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参照《家禽繁殖工》《家禽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选取教学内容。对家禽生产、动物普通病、动物传染病、动物寄生虫病等课程进行解构,将养禽与禽病防治有关的内容整合到学习任务中,实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对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
2.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针对湖北省家禽养殖企业“以养鸡为主,水禽养殖较少”,鸡的规模化养殖中“以蛋鸡养殖为主,肉鸡养殖量较少”的特点,以养鸡与鸡病防治为主线,兼顾水禽生产选取教学内容,按现代禽类生产过程,即孵化→育雏→育成→成鸡→种鸡的顺序进行序化,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内容归纳、整合成9个学习情境16个工作任务。
一是参考“品种选择→饲养与疾病防治→场地规划布局”的家禽养殖企业生产管理思路;二是按照“孵化→雏禽→育成禽→成禽/种禽”的家禽生长发育规律序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按照先基本技能、后综合技能的次序进行培养(表1)。
3教学活动的实施
3.1依托生产现场开展一体化教学
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的实践性强,因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条件,直接将教室搬到养禽场,依托养禽生产现场,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与养禽生产紧密衔接,组织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2]。如家禽孵化教学活动在种禽场组织实施,学生从孵化制度的设计开始,参与到孵化前的准备,种蛋选择、保存、消毒、包装运输,再到孵化时的温度、湿度、通风控制,翻蛋时间的设定、凉蛋的管理,以及出雏管理、雌雄鉴定处理等整个流程活动中,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同步进行。教师在孵化的各个环节布置相关的工作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针对性强,技能训练到位。
3.2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条件,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直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物演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采用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其中,进行工作过程的设计和实施,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角色扮演法: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充当完成各种不同任务的角色,真正做到用心、尽心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直观教学法:本课程利用图片、资料、视频、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组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有时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小�M间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互评,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现场教学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生产现场,进行参观、现场提问、具体实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实施流程一般有5个环节。一是教师提出任务: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学习要完成的具体问题。二是明确相关理论知识:通过学生查阅、教师讲授、小组讨论等方式明确完成这一任务所用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三是教师示范:教师选择本单元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示范操作,并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四是学生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完成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教师给予指导。五是归纳总结交流:在学生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强调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小组间交流。
3.3通过岗位轮动培养专业技能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将学生分组,以员工身份参与到养禽生产实践中,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3]。教师针对养禽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组织教学,学生边实践边学习,掌握实践技能。如养禽生产实践,将班级学生分成6个组,分别进入家禽孵化、育雏育成、种鸡饲养、蛋鸡饲养、肉鸡饲养和水禽饲养6个不同岗位,每个组在1个岗位实习3~6d,带着学习任务深入每一个生产环节,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学会生产技能[4]。
3.4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突出工作过程与工作业绩的考核,重视考核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现“阶段化、过程化、综合化”的考核方式:课程的总成绩=阶段性考核40%+综合性考核30%+顶岗实习考核30%。
阶段性考核是指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情境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成绩由教师评定、小组评定和本人评定三方结合的方式进行。单元综合性考核是指课程学习任务完成后进行单元综合性考核,试题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同行共同研讨完成命题,考核方式分为闭卷考试和现场操作2种。综合性考核是指学生在生产顶岗实习期间,其考核由顶岗企业单位的校企指导教师和学生企业师傅共同评定成绩,其评定依据是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表现。其具体构成:理论考核占20%,由专业教师评定;生产绩效占50%,由生产主管评定;技能竞赛占10%,由教师和企业技术员共同评定;职业态度占20%,由企业技术员共同评定。
经过近5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多次获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每年近4成的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在养禽行业就业。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开展的毕业生连续跟踪调查显示:我校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其课程重要度从2011届毕业生认定的82%上升到2015届毕业生认定的96%,其课程满意度从2011届毕业生认定的72%上升到2015届毕业生认定的93%,学生的禽类生产职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本文来自《养禽与禽病防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