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指出:“高中阶段,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做好高中,初中语文教学衔接工作。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其间也有一个过渡衔接过程。高中语文教材中抽象逻辑思维的内容增加,抽象程度增高,从具体到抽象也需要加强思维训练,作好衔接工作就显得更重要。
怎样做好初中,高中两个阶段的教学衔接工作呢?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非常重要。
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作好衔接的准备工作。现行初中新编教材系统介绍了拼音,文字,标点,词汇,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还设置了34个训练,9个听说训练和23个语文活动,内容全面,实用性强。每册附录里还专门介绍了各种主要文体的一般常识和阅读方法。高一教师应将初中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结合高中一册分项列出对应的知识体系和训练序列,恰当安排衔接计划。例如高一册第一单元记叙文,在《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中,强调了“抓住景物特征”,“注意观察点”和“须有明确立意”。与此对应的内容,在初中一册《作文训练》中有《观察细致才能写得具体》的知识短文,并且指出随观查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定点观察”,和“动点观察”。又在初二册的附录中有《课外练笔》,要求写观察记录,并提供例文,以作借鉴。这样把初中,高中有关观察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行训练,衔接自然,温故知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着眼基础,融会贯通。
在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好基础知识的衔接。高中一册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散文单元,能与之对应衔接的有初二册的记叙文,散文,初三册的说明文,初四册的议论文。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初中相关单元的知识内容,了解每一种文体文章的特点和阅读规律。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学生独立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分清文章层次,理清作者思路,明确中心意思,领会写作意图,评价内容和写法。有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经互相研讨,以谋求结论。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教会方法,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下结论,如有不妥,教师纠正。例如高一册的议论文单元中在《基础知识:把握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一文中,介绍论点和论据的知识就比初中教材深刻些。教学中结合初中四册《议论文的阅读》,可以在学生认真研读上述两篇文章之后,提出了一个口头作文练习:《谈谈议论文的论点》。首先师生根据短文列出要点,明确思路,厘清层次,然后作口头作文。
其次,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团支部。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要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和团支部是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如何调动干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标志之一。班主任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自荐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团支部组建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担任过班干部,但进入中等专业学校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发生了变化。因此班主任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们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再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培育,当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班主任要大胆的使用他们。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的困难要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中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生会,校团委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做好学生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材小用。
再次,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同时,注意工作方法,应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的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更好。
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班主任,二者之间就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能为班主任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若本班与其它班级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要妥善处理好,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来源:数位时尚 2014年4期
作者:马艾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