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探索

2023-12-12 11:3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素质基本要求,良好的中职生职业素质关系着企业稳定。

  职业理想中职生职业素质就业观念职业道德是从事者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在市场经济下,从业者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修养,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新一轮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精神:“职业技术教育要回归职业教育的本质,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普通劳动者为己任”,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用人的需求规格也越来越高,作为技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不但要加强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中职生在就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职生不但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挖掘中职生个人职业道德素质潜力,是提高中职生的就业能力的重要渠道,现就我在辽宁辽阳技师学院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些案例与同行们一起加以探索,以推动我们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完善。


  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毕业后基本上都是走向社会,从事相应的工作,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他们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企业稳定、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那么我们职业学校学生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社会公德教育缺矢,中职生道德素质修养较低,常常有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随地吐啖、公共汽车不给老、弱、病、残让座、在公共场合随便大声喧哗并做出一些不雅行为等等,不胜枚举。其次是人伦道德教育缺矢,有些中职生不尊重师长,同学之间不互助有爱、不尊重父母,甚至出现了啃老一族,虽然自己年轻,但是,饭来张口,伸手要钱,不知道用学好技能本领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等等,所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辽阳技师学院的3000名多学生30%以上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存在各种问题,我们首先让我们的各专业老师承包到人,每个老师承担5名以上的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活动和形式让他们学会做人做事、树立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并且每周有固定时间大家在一起反馈分享交流经验。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也是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比如我们辽阳技师学院和沈阳机电厂等一些大企业的合作办学时,单位也非常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主要从成本和效益出发,更多地考虑到中职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过硬的知识技能能否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在工作中没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就业指导中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就业单位对其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强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呢?


  第一,加强中职生就业观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古人也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德育过程既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学校的一门主课,就业观教育是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就业观念是实现就业的前提,中国面临十分复杂和极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压力,何况我们中职生。我们辽阳技师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这就使我们就业指导老师身上肩负起的责任就更大了,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客观定位、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夸夸其谈。我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邀请企业专家与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首先,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使他们认识到,我想从事什么职业,这职业适合不适合我的发展,同时了解社会需求,并能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一下自己,不使自己陷入择业期望值过高的误区,如我们的焊工班将来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焊接,数控班将来从事可能就是机床,所以择业时要脚踏实地根据自身特点来选择。其次,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一个有活力的年轻人,应该是敢于拼搏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企业做出贡献,为企业带来效益。


  第二,培养良好的中职生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是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良好就业心态,较强的就业技能,是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残酷竞争时代,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才是任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所以,我在实践工作中首先使学生诚信和正直,诚信和正直是形成良好职业素质前提。用真诚的心去面对你的工作,这样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赏识,才能在单位立稳脚跟。其次,培养主动意识,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创新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主动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工作中敢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


  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掌握以下方法:(1)循序渐进。职业素质培养并非一日之功,良好的职业形象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我们做为就业指导课教师,要细心、耐心、持之以恒。我们辽阳技师学院各个专业从一年级开始就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先从较低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然后再逐步提高标准,一步一步提高,最后达到转变的目的。这样当我们的学生在即将毕业时90%以上的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2)实事求是。职业素质的提高,更加注重的是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切忌言过其实,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入手来严格要求自己。(3)言传身教。(下转第158页)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浅谈◆张琳(河北省乐亭县直属机关第三幼儿园)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产生的原因较复杂,需要全社会有识之士来关注,需要幼教界人士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回归幼儿教育本位,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等。幼儿教育小学化素质教育目前,有很多幼儿园都开办了“学前班”。专业人士介绍,幼儿园按孩子从3周岁到6周岁分别开设小班、中班、大班和学前班是形势需要,但现在入学年龄已经提前到了6周岁,幼儿园在大班的下半年适当地搞些“幼小衔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设学前班。现在的问题是,家长们常以能让孩子认多少字、会多少数以内的运算,来衡量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好坏,导致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而将小班提前到3周岁以前,生生“挤”出个“学前班”来。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含义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引入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并将这些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普遍化,从而呈现出一种功利化的教育倾向。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上的小学化与行为要求上的小学化。如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与难度;以课堂教学代替游戏;用小学制度来管理幼儿行为。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应试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一种表现。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教育小学化会影响孩子个性的发挥。教师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对学生异想天开的问题采取冷漠的态度,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过早进行小学化教育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缺乏后劲。

  幼儿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孩子的身心发育带来潜在的危机,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小学化破坏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功能与定位,成为幼儿生长发育受到的重要威胁。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与管理束缚了儿童的个性,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个性与社会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教育小学化使学习活动占据了儿童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使他们缺少游戏机会,缺少必要的交流、体验,导致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很难健康发展。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二、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三、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对引导社会观念转变、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巨大作用。对各级幼儿教育领导机构,不仅不能撤消,还要使之更健全、规范。幼儿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市场经济下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一系列幼儿教育法规和管理文件,尤其是《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结合当地具体实际,科学地制定当地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与各有关部门协调,加强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负责对各类幼儿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建立督导和评估监测制度;组织培养、培训各类幼儿园园长、教师,建立园长、教师的考核的资格审定制度;办好示范园和骨干园;指导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从管理上紧缩小学化存在的空间。


  四、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与小学教育正确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五、提高幼儿教育管理水平

  幼儿园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为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加强幼儿教师的教育培训,使教师充分了解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了解幼儿教育的工作特点,为做好幼儿教育工作打好基础。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师是教育理念的执行者,教师素质与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成败。因而,幼儿园应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建立适当灵活的评价体系,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总之,幼儿教育小学化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它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因而我们必须彻底根治它。但是,推进教育改革,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永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值得注意[J].瞭望周刊,1987,(33).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6年6期

  作者:陈红霞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