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的尝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从我国教育体制来看,在大学以前,学生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以高考为导向的教育,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服务高考,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在升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并不能将这种思想转变过来,整个学习的过程也都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再加上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中,理论教育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的薄弱,这是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的,也容易使学生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高素质教师数量少,一般院校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长期的发展下去就造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的两级分化,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也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还有待提高,高校是培养个人能力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基地,因此也更需要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二、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一切改革都是从观念的变革开始,这句话用在我国大学教育的改革上也同样适用。在我国过去的高校教育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一种模板人才式的培养,即将所有的学生都作为学习能力相同的单个个体,提供同样的理论教育,而完全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太容易,失去了挑战性,另外一部分学生却很难跟上教学的进程。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开始逐渐显露,因此在大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将理念调整为因材施教,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保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更能够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的人才需求。
(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优秀的人才,这里面所提到的素质就包括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等多方面的内容,但是在过去的大学教育中,过多的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这种片面地追求专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在大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素质的提高,这种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教育模式才是素質教育内涵的体现,也更加符合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更加能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三)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和参与者,因此在大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作为基础,这里所说的高素质教师所指的并不仅仅是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研究较深,水平较高,而更多地包含了师德和教师个人修养方面的内容,真正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会教书,懂得将自己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同时更要求教师学会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个性的保持,能够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追求真理,同时在实践方面也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示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的大学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地发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求提供更高质量的大学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注重不断的根据社会发展的新变化进行调整,确保我国大学教育的质量稳步上升。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