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来了一场重大的技术革命。国际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拓展,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改变着人们以往的工作、学习、生活、交往与思维方式,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和未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科技变革与发展的进程,它的发展使人们进人了网络时代。网络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践舞台,它具有数字化、信息的海量化、虚拟性、开放性、不可控性、互动性、及时性、平等性等特征。高等院校在信息资源和人才培养上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其已成为我国网络社会发展的前沿,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对互联网很熟悉,网上冲浪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因此,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机遇,把握大学生网络心理去向,紧跟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新趋势,搞好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当前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影响
因特网的发明者称: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然而,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就像潘多拉的魔盒,与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存,也给国防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冲击着传统的国家意识及国家主权观念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建立在活生生的血缘、业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并逐步扩展和发展起来的,从而产生了亲情、友情及乡情等感情,而这种感情的放大就是对整个祖国同胞和人民的热爱之情。而且,人们世世代代居住在一方水土,人们不能不对这片渗透和影响日益加剧的土地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之情,并由此扩大为对整个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也就是另一种体现为热爱祖国山河的炽热的爱国情感。然而,在当今网络时代,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得整个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加强,网络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身处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不顾及自己的地域界限,方便快捷地交流和交往。在这个不以国界为界限的虚拟的网络王国中,跨国交往变得非常容易。任何团体和个人,不管肤色、性别和政治、宗教信仰,也不管身处何方,都可以自由进出。网络已经成为一个不需要护照,没有边防检查站、出人境畅通的无阻“数学化王国”。而网络的虚拟性则催生了大学生的虚拟生存。在网络上,只有一种交往,那就是网络交往;只有一种存在方式,那就是网络存在方式;只有一种情感,那就是网络情感。
国家意识和国家主权的相对模糊是影响大学生民族认同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国家利益靠国家疆界和大学生的身份来维护。然而,在网络上,由于网络疆界的模糊性和联系的扩展性,加之人们身份的虚拟性,给国家意识及国家主权的认证和维护带来了巨大挑战。特别是网络具有信息的海量性,一些涉及国家利益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和传递,由于大学生行为完全自主和自觉,就难以避免有人忘却自己的民族身份,甚至利用网络做出伤害国家民族利益的事来。
(二)西方语言主导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
西方国家的网络技术优势和英语作为世界语的语言优势,滋生了网络空间的文化霸权主义。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历程的中国,我们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是我们民族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特征,也是我们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但在因特网信息中95%以上信息是英语,中文信息还不到1%,英语是基础语言,主导国家是美国,因而美国文化在网上大行其道,极易消解我们民族优秀的文化,模糊我国大学生对自己民族身份的确认,结果必然淡化自己民族文化打下的烙印而认同附着美国文化,成为在心理上民族身份模糊不清的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引用法国一位政要人物的话说“英语占主导地位的互联网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亡我之心不死,他们通过种种途径妄图对我国进行“分化”和“西化”。在当前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与95%以上的服务信息是由美国提供的,而我国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人和输出流量中仅占0.1%和0.5%,美国从全世界收集信息,并把这些信息加工成有利于本国的东西,然后向全世界传播,这就形成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网络上的“霸权”。大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极易受这种“西化”的影响,而走上邪路,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较为严重的负面效应。
(三)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千百年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争议的主导作用。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可以有效地保持教育、教学的计划性、层次性、系统性和目的性,因而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教育者总比受教育者掌握更多的技能,具有更高的学识。这使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威信和信息优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从而更加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网络的发展使学生从传统途径接受的知识大为减少,国防教育“唯我独尊”的封闭模式被打破,网络作为第四代大众传媒在大学生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逐渐上升,而国防教育工作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有可能下降。更兼一些国防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老化,不适应(甚至是不了解)网络条件下国防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或者根本不懂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因而很难有效地开展国防教育。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的信息控制和行为指导能力下降,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地位面临严峻考验。
(四)网络信息的不可控性使得国防教育工作趋于复杂化
我们过去做国防教育工作,信息是可控的,党和国家通过控制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舆论导向权始终控制在自己手中,国防教育工作者还可以有计划、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信息材料向青年学生集中地、持续地传播含有特定内容的信息来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然而,现今网络的发展,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大大增加了个人和组织发布、交流和接受信息的能力,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国家、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权威的控制,网络信息的一些不良内容,尤其是敌对势力的反动宣传对党和国家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产生直接的威胁。网上信息与教育者所宣传灌输的信息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不免会引起大学生在思想上产生疑惑,造成是非观念模糊,也会给国防教育工作带来难度。
二、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
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工作是严峻的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网络信息的发展充实了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开阔了师生们的眼界,使师生们的思想更活跃,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现实材料。[4]网络技术也为高校国防教育搞得更活泼更深人提供了新手段,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交换,传输包括文字、数据、声像等形式的国防教育信息。网上宣传、网上讲座、网上“论坛”、电子信箱等,都为高校国防教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同时,网络的发展使国防教育工作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增强其影响力,从而提高国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借助网络的国防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交互的方式,拓宽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渠道,更易于为人接受。[5]这些在客观上为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国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网络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机遇,认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充分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利用网络,努力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
(一)加深忧患意识与国家安全意识的教育
在网络时代,国家安全教育具有新的意义和内涵,“国家安全不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且已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使爱国主义体现在每个公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密切关注,对我国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以及对我国生态保护的切实投人,这些都为维护我国安全与利益树立了坚实的屏障。现阶段,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会表现得更加激烈和复杂。首先,国家利益不仅体现在领土完整、军事安全和政权巩固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国家的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资本实力成为主力,对市场的渗透取代了国外的基地和驻军,依靠过去的武力难以获得霸主地位。事实上,网络时代民族国家围绕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也是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其次是当代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各主要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展开的竞争十分激烈,那些对人类未来将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尖技术无疑被各国视为极其重要的国家利益,例如当前各国纷纷把加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列为国家保护的利益。第三,网络时代使国家利益中不仅有意识形态的对抗,而且有文化因素的渗透。意识形态历来被视为国家利益,今天,文化也成为国家利益构成中的亮点。对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意义的领土安全,还包括有经济安全、环境94安全、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等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都应以多种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中去。
(二)运用互联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人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人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激荡,面对国内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艰巨任务,必须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和手段,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
运用互联网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以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运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加大网络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和网上国防教育基地的建设步伐,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打好网上国防教育这一仗,激发大学生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巨大热情,自觉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和渗透,确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者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
国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并科学分析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等带来的影响,更要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网络,运用网络技术和网络软件知识的能力,争取自觉地把网络技术运用到国防教育实践中,使国防教育能够更深人、更扎实,也更有效。没有一批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国防教育工作者,国防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在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者中大力普及网络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国防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网络的体系构架和工作原理,以熟练地运用网络来开展国防教育。为此,应对国防教育工作者普遍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以下基本知识:网络的基本技术参数和术语,如传输技术、网络覆盖范围和各种协议等;网络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如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广播式网络、点对点式网络等;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等等。国防教育工作者只有对这些技术和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之后,才能在大学生“网民”群体中获得“发言权”,才能进一步深人“网民世界”,了解和把握他们的基本思想状况。
另一方面,国防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够较为熟练地运用常用网络软件工具,增强网络中的国防教育信息的表现力。在网络软件工具中,笔者认为国防教育工作者要着重掌握以下两个方面的网络工具:一是有助于发挥网络功能优势的工具,如Foxmail、Outpress等电子邮件的收发工具,InternetExpress,Netscape等网络浏览工具,以及搜索引擎的使用,网络蚂蚁、Flashget等网络下载工具等。二是有关网络建设和网页设计的工具,如运用Frontpage2000,Flash4等制作网页的技术,运用Photoshop、3Dmax、Coreldraw等图形工具加强网络信息的视觉效果,运用服务器建设国防教育网站的技术等。国防教育工作者如果对这些技术只是闻其名却不知其用,则将直接影响教育者在网民中的声誉和威信,给国防教育网络化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四)培养一批高级复合型国防教育工作者
在长期的国防教育实践中,我们培养了一支专业的国防教育工作队伍,他们在各领域的国防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过去的国防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教育工具方面则普遍偏弱。在新形势下,培养一支既具有较深的国防教育理论水平,又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国防教育队伍显得尤为迫切。这样一支队伍既要能保证国防教育网络运行在政治思想上的正确导向,又要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网络国防教育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国防教育网络处于一种良性的运行态势中。国防教育网络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前述一般的网络知识,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网络专业知识,要成为国防教育工作者中的“网络专家”,而不能“眼高手低”。为此,要对他们进行更专业化的网络知识培训。首先,要培养他们具备运用网络工具进行国防教育网页制作的能力。只有把国防教育信息用网络语言加以正确、鲜明的表达,网上国防教育才有了最基本的前提。其次,要培养他们具有建设国防教育网站的技术能力。仅仅依赖其他行业网络技术人员的支持,国防教育网络是不可能真正做出特色的。国防教育网络应该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自己动手建设国防教育网络,才可能把国防教育与计算机网络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以更好地利用网络为国防教育服务。第三,要培养他们具备把国防教育的实际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运用相结合的能力。国防教育网络的构建、管理和维护,都需要有相应的网络软件系统来支持。作为国防教育网络的骨干人才,必须在网络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及时解决网络教育建设和传播中的问题。
网络的使用在当前大学生当中已基本得到普及,但大多数学生上网目的不明确,再加上网络信息内容难以控制,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到网上不良思想的侵害。因此,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主动进人网络,尽快占领国防教育新阵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国防教育发展方向已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思想素质、文化水平、技术能力的同时,应该下大力气调查研究青年与网络的密切关系,特别是根据他们的特点需求设计青年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网络国防教育内容和形式,即使不能在短期内使网络这一信息社会的重要载体成为高等学院的主要阵地,也绝对不能使其成为国防教育的软肋。
作者:何华,陈云金,胡允达(武汉大学武装部,湖北武汉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