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对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发展过程的分析,在新调整的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下,提出了优化的课程配置体系、多层次的实践途径及提升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以提高高等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生态学作为解决当今生态环境问题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其作用和地位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1]。新疆地处西北荒漠干旱区,荒漠区面积占到新疆地域总面积的70%左右,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沙化现象严重。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新疆提出的“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和“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类人才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同时对生态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学已从过去的基础学科,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2]。因此,探讨在新形势下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我校生态学专业方向及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培养目标及要求,课程设置的组成、内容及教学组织就不同。我校的生态学本科专业是2003年开始招生的,到目前为止,我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
1.专业初建——生态旅游方向。2003—2005年的生态学专业方向为生态旅游,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50学分,其中:课程最低总学分为140学分,实践教学环节最低总学分为15.5学分。专业课程以生态旅游、新疆民俗风情及旅游管理为主,但存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衔接不畅、专业课程师资力量较薄弱(专业课程教师主要是外聘)、没有形成完整的师资团队等问题。
2.专业方向调整——生态学。2006—2013年招生专业改为生态学,专业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78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18.5学分,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为7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为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与第一阶段的课程体系建设相比,加强和增加了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如:数学课由原数学Ⅲ提高到数学Ⅱ,增加了化学、生化、生理等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突出了生态学的内容,增设了生态工程学、恢复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规划等课程,同时各专业课程配套有相应的考察、参观实践活动。为了学生掌握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以谢家沟山地—草原—荒漠组成的植被垂直带实验实习基地为基础,新开设了40学时的“生态学综合实验”课程,并建立了独立的本科生态学实验室。
此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具备了扎实而系统的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生态学专业领域及发展的应用知识,同时通过运用生态学知识开展的室内及野外实验的动手操作,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解决生态问题的综合实践技能。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建设项目污染及资源开发产生的生态问题日益加重,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的生态应用型人才需求迅速增加,本次课程体系建设中课程设置的内容重复、理论偏多、教学特色不明显、实践技能性课程偏少的问题凸显。再加上生态学科本身没有对应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就业形势不够理想,使生态学本科专业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3.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向。2014年,在新疆“天山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态学本科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使我校的生态学专业建设和本科生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第三次专业方向调整及课程体系优化
1.明确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就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要求,因此,生态学本科教学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学课程体系,强调专业应用培养的重要性,突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特点及需求,因此确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2.确定培养方向。原生态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全而泛,缺乏特色。目前本科学生的生源90%来自于新疆,就业去向也是近90%在新疆。2010年新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占全疆60.77%,一般的占28.12%,二者之和达到88.89%。这表明新疆的生态环境质量还是较差的,能解决新疆本地生态问题应是本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对新疆严峻的生态保护工作,荒漠化治理应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专业方向确定为“干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
3.生态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调整。①通过顶层设计,对生态学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为了提升与发展本科教学,避免“闭门造车”,组织课题组6位教师前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林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对生态学相关本科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调研。
在调研期间,对我校的本科教学大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根据培养目标、培养方向的调整及调研工作的成果,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如下改进和优化:总学分调整:总学分由178下降为163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0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1.5学分(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含8周的毕业实习);课程调整:将“地质地貌学”改为“自然地理学”,专业课程中增加了“绿洲生态学”,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调整为“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水土保持学”。为了使学生了解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政策要求,增设了“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课程。通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使生态学理论及应用技术有机结合,增加实践课教学的比例。除原有的野外生态综合实验和生态工程实习外,还增加了“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荒漠植物栽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践课比例由原来的12.1%提高到13.2%(不含必修课程实验学分)。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操作性更高。
②组织特色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实现的,而内容的实现必须借助于相应的教材完成。新疆特殊的生态环境,生长着特有的适用于荒漠化防治的物种,不同的物种、生理生态特性的差异,导致其在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栽种技术要求也不同,一般的通用教材难以满足需要。组织教学团队中长期从事荒漠、草地植物生态保护及利用的教师,按课程设置要求开始了“荒漠植物栽培技术”教材的资料搜集和编写;利用校内管理学院法律系教师资源优势,组织编写“荒漠化防治政策与法规”教材。通过相关配套教材建设,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4.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环节增加和改善。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调研时,课题组还参观了资源环境学院“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为改进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借鉴。①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目前依托我院与内地3所大学、2个科研院所成立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为生态学本科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2014年秋季,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参加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林恢复工程的栽植活动;2015年有2名相关专业的学生以荒漠林恢复基地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毕业论文。由此可以看出,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的研究基地已在本科生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积极倡导本科生导师制。利用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研发和创新中心在新疆南北疆近万亩的荒漠生态恢复与重建基地,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实验平台。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荒漠化防治不仅需要解决栽培种类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技术问题(包括材料问题)。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在野外实际条件下都有很多技术及理论研究问题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借助于学校及学院每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活动,有意识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申报。④借助研究所的各项活动,开阔本科生的眼界。借助研究所研究工作(成果)汇报会、邀请国内外相关专家专题报告会、研究生的seminar等方式,加强本科生在平台实践学习中的学术交流,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感情的培养。
⑤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依托中心已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荒漠恢复技术应用推广项目,为本科生参与各项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⑥对已有的生态学专业实验室改造、升级,由专人管理并对学生开放,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操作技能提供条件。
5.提升生态学本科专业师资素质的方法。鉴于目前师资队伍人员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群体在国内的影响力不高、应用型教师人才比较缺乏的现状,探索采取以下方法或途径:①依托特聘岗教授,在校内定向培养骨干教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具有发展潜力的1~2名骨干教师,制订培养计划,由特聘岗教授指导、定向培养,提高骨干教师素质。②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途径,采取联合培养、进修、高访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定向培养本专业师资。③采取联合申报和承担国际、国内各类研究以及示范推广项目,教师通过参与课题,提高自身的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④通过组织学术或教学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或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提升师资队伍素质,提高和完善本科教学。⑤合理规划师资队伍的结构,有计划、有目的的引进相关人才。
作者:朱建雯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罗艳丽 麻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