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关键性

2016-06-23 11: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我国是一个包装大国,这个朝阳产业需要专业人才才能得以发展和提升,如何通过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教学模式的转换以及实践环节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对于拥有包装工程专业的院校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创新、创业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核心是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而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高等学校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室拓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客观需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我国实现科技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高等教育如何深化改革,构建创新性人才的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兴趣、科学思维、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值得思索的问题。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跨学科的工程类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而我国作为一个包装工业大国,每年对包装工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是庞大的。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形势条件下,近几年,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却并不乐观,很多学生都面临着就业比较困难的局面,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包装企业对包装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及层次要求都在不断提高,而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与企业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差距较大。

 

学生普遍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现象与现阶段我国大学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获得的实践机会较少,即使有一些到企业实习的环节,也通常都是走马观花,很少有机会长时间的在一个企业学习、实践,导致学生实践经验、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得到比较充分的锻炼,从而形成了大学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能力要求的巨大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促使高校必须通过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增加实践创新环节的力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创新能力的训练。

 

通过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摸索建立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矛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兴趣和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发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因此,通过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适应包装行业对包装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积极地作用。

 

  一、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包装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而就学生就业来看,包装企业产品迅速更新换代,设计日新月异,各国为形成保护自己在竞争中的有力地位,都强调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了适应这一行业发展与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内在素质的供需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强调应用、增加创意、创新再生产成为了主导力量。这一变化要求包装专业的教育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在我国,由于缺乏真正的科学启蒙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养成一种理性的、怀疑的、实验的思维习惯,学生成人后在处理问题、对待事物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更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应加大实践创新教育的力度,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可以持续发展,努力培养创新人才。其次,传统的大学教育的主要职责是教学、科研和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如今,高等学校教育仍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毕业到后就业方向不明,缺乏竞争力。

 

另外,我国包装工程专业开班时间较短,教学基础设施先进程度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的基础设施仍存在着设备陈旧、台套数无法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与其他专业共享设备等问题,而硬件设施的缺失给实践教学环节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使有些好的想法无法实施,开展吃力,从而制约了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锻炼。实践创新教育在我国高校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处在初级阶段,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还不成熟,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总结经验,对实践创新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和行业大战的创新性人才。

 

  二、提升包装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的措施

 

  ()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的改革

 关于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关键性的研究

建立适应包装工程专业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优化现有的实践环节及内容设置。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对包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优化实践环节设置和内容安排,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教师科研活动相结合,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竞赛作品质量,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优化现有的实践环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积极开展综合型、设计型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改变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设计兴趣;加大实习环节的力度,充分利用实习的机会,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提升包装工程专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问题

 

  1.教学体系的构建,解决目前各门专业课程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衔接,缺乏体系的问题。增加和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学生对专业课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以便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知识的前沿性、先进性,使学生了解行业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为学生开展创新项目等科技竞赛活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验、实习、实训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在实验、实习、实训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中,既要体现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又要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的相结合。结合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包装结构设计大赛、创业创新训练项目等活动以及教师科研实验活动的需要,不断设置,调整,优化创新设计型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及实习的内容和形式,保持训练课题的先进性、前沿性、新颖性,并且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力度,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3.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改革,推行三阶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讲授专业前沿知识、激发实践创新兴趣;②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参与创新实验设计、根据行业发展和学习兴趣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设计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参加科研课题、参与学术交流、深入培养探索实践创新能力。推行模块式教学设置。分别设置理论教学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实践能力训练模块。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观积极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工程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客观条件,整合实习资源,将学生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结合包装行业发展及包装工程专业课程特点,将多个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开展综合性的课程设计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对课程体系规划、内容组织、课程间协调,实习规划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改革新的实践教学内容及方法。

 

4.实践环节和科技创新竞赛的辅助作用,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力度,达到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过程中应起的作用。首先,在实验设置方面,从包装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包装工程专业特点,选择合理地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题目,由浅入深地构建具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分明又能够形成系统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特别是对于设计型实验项目的确定,应既具有综合性,又具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从文献资料查阅到实验方案设计、确定,到实验操作及实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另外,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力度,提高实习效果和质量。校企合作是目前很多高校实现与市场接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位企业培养一些实用型的技术人才采取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企业与学校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坚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实践环节的开展,将创新训练项目的效果发挥到极致。科技竞赛是驱动大学生发挥自身潜能和创新能力锻炼的有效途径。

 

在完成科技竞赛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综合地进行运用,这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对参赛作品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更是变被动为主动,在指导教师的不断激励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践兴趣。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创新实验和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炼出创新项目的研究方向,围绕着确定的研究方向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确定项目研究方案,直至项目实施乃至项目结题,整个过程学生都处于主导地位,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对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思考,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巩雪 巩雪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25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