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中学生写作 “过激” 现象

2016-06-02 11: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思想成长阶段,不是太稳定。他们往往在生活上或学习上都会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与思想。因此在高中生写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特别明显的过激现象。作者根据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主要探讨在高中生的写作发展过程中过激创作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调控对策。

 

  我们不排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已经积累一定的写作经验,对所接触的写作题材、体裁及写作方法等已经突破其幼稚的初级状态,并开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逐步追求完善的好的作品,但大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都有一种过激创作倾向。具体来说,过激创作表现在以下方面。

 

构思过激。我们在写作课中往往要学生写作构思奇特,写得与众不同,有所创新。可是学生大多是听话听一半,忽略另一半——一定不要忽视文章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思路。于是在作文中就出现过分的追求奇巧与花样,使得文章新奇却没有内容与思想。

 

例如在必修一求学之道这一单元中有一道作文题是我的读书故事,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构思新颖,就夸张地说自己如何如何刻苦学习,总认为说得越惊人越好,近乎达到头悬梁,锥刺骨的程度,有的学生有超越之意。所以写得匪夷所思,让人有不实之感。

 

  文体过激。高中作文大多是以阐发自己观点的议论文为主要体裁,也有训练写记叙文的,比例相对较小。这些学生在文章体裁训练上由于长期练习,会产生对文体厌倦鄙视的心理特征,结果在写作中就想来点特别的,结果作文一创作出来就形成文不对题的现象,不符合作文写作要求。例如在高中语文必修三文明的对话这一单元中有这样一个材料作文:

 

  生活中很多细节能反映出文化差异。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则实行AA;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

 

  你注意到其中的文化差异了吗?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差异的?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材料明确要求学生写成议论文,有的学生一见到议论文就反感和厌倦,于是开始有叛逆情绪,他偏不写议论文,也不会写。为了完成任务,采用记叙文体写,结果不合题目要求,作文得分可想而知。

 高中学生写作 “过激” 现象

  观点过激。在文章立意上,一味强调标新立异,并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甚至钻牛角尖,结果在文章中出现了不健康的论调或含糊的观点,甚至出现谬误。比如上例中学生认为外国做的有道理,外国人的习惯是好的,结果抑中国扬欧美的过激观点就产生。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差异,而是凭情绪化、感情化来写,结果作文观点形成过激现象。

 

  题材过激。由于观点过激,缺乏公正全面的标准去选择题材,加上自己的主观审美意识不成熟,结果随心所欲,怎么想就怎么写,使得材料因自己的情感思想过激而缺乏典型性和说服性。

 

  产生过激的原因,从思维角度分析主要有两个:一是求异思维的失度,指作者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结果却形成偏颇不当的现象。二是好奇心的失常,这是指学生对喜好的东西产生新奇性,结果由于好奇心使得自己在创作中产生大胆尝试新文体的心理,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只是凭借感觉或好奇心促使,结果文章不佳。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已经脱离初级阶段,认为自己只要在文章中出现点立意奇,写法怪,语句丽,情感浓的特点就能拿高分,成佳作,殊不知这种过激想法往往导致写作失败。

 

  那么如何对写作中出现的过激做法进行有效的思维调控呢?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探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做法:

 

  整理思维过程,就是先清理哪些属于思维过激现象,及时调控那些失度、失控、失常的思维活动,以适应写作过程中的正常思维状态的需要。思维调控要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不要等到过激思维定势后才调控。

 

  要学会运用一些克服过激现象的思维方式。在写作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三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克服过激现象。

 

  第一,辩证思维。也就是按照辩证法的思维。它要求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中思考和反映事物,识别同种之异,异中之同,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样就会使思维趋于流畅、准确和全面,而不至于过激。运用辩证思维,先要针对过激现象分析其动态的过程,再从中找出不合理的成分,保留合理的因素。

 

  第二,组合思维。就是把各种知识、概念和技巧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一种思维活动,不同的组合内容和组合方式可以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例如给一个作文题,而组合出若干个不同的式样,包括立意的和结构的等方面,这样便有效地控制作文思维的走向趋于广阔、活跃而全面,不会因某些过激而陷入死胡同。

 

第三,要掌握一些相应的思维调控手段,有的放矢地克服过激现象:(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尤其是一些具有争辩性质的讨论会、交流会、演讲会、座谈会、抢答赛等,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约束自己的思维过激,是其不断趋向常态,并且要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勇于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在众人的评议鉴别下检验是否正确,是否偏激,并从集体讨论中汲取营养,获得启发,不断修正自己的过激行为。

 

(2)积极向别人请教,与知心朋友促膝交谈,把一些连自己也觉得有问题或者没有把握的观点、体会和文章的构思、写法等一并吐给对方,然后听别人的批评分析。如果发现自己经常产生过激的现象,那么就要找一位稳重、豁达而严肃的知己对自己实行监督性磨炼,逼着自己纠正。(3)多看老师和评价很高的优秀作文,体会那些优秀作文内在思维逻辑轨道,对照佳作找出自己的不足,并作出记录,以备克服过激现象。(4)用写提纲、限范围、编序号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思维走向,一旦发现所想到的立意、构思与方法呈现过激现象,就立即纠正,或者将所出现的思维现象进行比较、筛选、补充,使过激现象消失在成文之前。(5)文章写好后冷却下来,带创作思维趋于平静以后再检阅自己的思维是否过激,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题目训练的要求。

 

  作者:李中海 来源:考试周刊 20163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