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从分析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和特征着手,分析指出研究型大学对区域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接着基于区域自主创新需求提出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自主创新;研究型大学
区域自主创新是区域创新主体在创新投入的支持下,创造出新的技术知识,根据新的技术知识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并实现商业化的过程。区域自主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1]在知识创新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在区域自主创新中担负着重要的科研和培养具备从事高水平创新活动的创新研究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能输出符合国家、区域自主创新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方案应该与国家、区域的创新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本文以推动区域自主创新为基点,探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型大学的定义和特征
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研究员针对1978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目前已被多数人认可的大学分类标准,将大学按学科门类和科研规模分成“类”和“型”,“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13类。“型”反映大学的科研规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型。其中,研究型大学是指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所被加到的各所大学。[2]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特征:首先,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大学中科研规模最大的大学类型;第二,研究型大学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向社会输出各门类研究型创新人才,故多数以研究生教育为主。
二、研究型大学建设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型大学是区域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重要发源地
区域自主创新需要大量研究型创新人才为后盾,而研究型大学拥有系统掌握前沿理论、富有创见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科研大师,具备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师资强势,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应该是培养区域自主创新所需的高起点、高质量研究型创新人才的摇篮,是区域自主创新人力资源的重要发源地。以浙江省内著名高校浙江大学为例,作为我国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在科技、人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为国家和浙江省输送大量高素质的研究型创新人才,为提高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
(二)研究型大学是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据统计,我国高校每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占全国总额的70%以上,发表SCI论文占全国总数的3/4左右,承担国家“863”、“973”计划项目占全国总数的2/5左右。2008年,我国高校共有19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拥有两院院士612人,占全国的42.7%;杰青获得者902人,占全国的60%;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88个,占全国的52%;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37个,占全国的62.3%;国家工程中心82个,占全国的25%;拥有6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获“973”计划项目数占全国的50%,获“863”计划项目数占全国的46%,获国家基金项目数占全国的70%;获国家科技发明奖30项,占全国的8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18项,占全国的65%。 [4]这些数据证明了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对国家的贡献。而研究型大学是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类型,近年在教育部“211计划”、“985计划”重点建设的支持下,研究型大学的综合实力更有明显改善,是我国原创性科学研究的重要承担者和完成者,成为推动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三)区域自主创新中“学”必不可少
在区域自主创新中,“产”、“学”、“研”中任何一方都必不可少。研究型大学,作为“学”的重要代表,是高层次科技研发创新人员的重要培养基地,如果缺乏或不力,势必造成高层次研发创新人才的匮乏,将严重阻碍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因此,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应该与企业、科研院所协力,共同推进区域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
三、基于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承接区域自主创新科技项目,教、研、学结合
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应反映在教学模式上,单纯的“案例研究分析”不能满足要求,应发展“以研究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学科分类、教学内容,积极申报和承接既有利于课程教学、又有利于区域自主创新的纵、横向相关研究项目,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研究、攻克项目技术难点,师生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研究任务,做到教、研、学结合,使学生在实际项目研究中培养正确的研究态度、学习科学的研究技巧和方法,在人才培养的同时推进区域自主创新。
(二)打造精柔型科研团队组织
1.建设精柔型高校文化
所谓精柔型高校文化,是指弥漫于高校各层级的精益求精、柔性求新的文化氛围。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和态度是高校师生提高科研创新质量的必备素质。科研创新不能有丝毫马虎,每一个数据都应该被高度重视,差之厘毫即可能相差千里;科研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求得真理和进步,这个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需要在强有力的“求精”文化支撑下克服万难。除了精益求精,还要以活柔的思维和态度寻找灵感,勇于创新。精柔型高校文化以“精柔相辅”的文化熏陶、影响着全校师生,既有利于研究型大学产生更多、更新、质量更高的科研成果,又有利于研究型大学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力促进区域自主创新。
2.科研创新团队求精求强
精化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态度、强化科研创新团队的实力和凝聚力是研究型大学可持续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首先要精化科研创新团队的研究态度,精益求精、实实在在地完成各科研项目,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和策略建议,同时也为承接后续项目和大学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基。强化科研创新团队的实力和凝聚力也很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科研团队很常见“一位教授带几位研究生”的构成模式,“强强联手”的科研团队缺少,科研团队的凝聚力也较缺乏,对项目的立项、实施、成果质量、人才培养都有影响。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项目立项考核应充分考虑项目
团队的实力和凝聚力。
3.构建柔性科研创新团队
“柔性”,即要求突破思维禁锢,不要拘泥于固有的科研团队模式,而要根据项目需要、项目组织者情况、项目所在高校的客观实情,整合高校内外科研资源,组建优势互补、高效灵动、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组织。
(三)建设创新基地
高校创新基地是指依托高校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类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的统称,是高校人才、项目、学科以及仪器设备汇聚的载体,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5]创新基地既是研究型大学承接和完成高新项目的硬件设备基础,又是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高校创新基地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一,高校创新基地建设经费问题。研究型大学应该利用国家政策优势积极申报创新基地建设经费,并且根据学校科研创新的确实需要合理使用创新基地建设经费,禁止将创新基地的建设经费挪作它用。第二,高校创新基地的管理问题。应该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基地的管理和控制制度,各分部管理设专门的负责人,实施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改变目前“重申报,轻管理”现象。第三,创新基地的利用问题。科研创新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各实验室都应该被“实用”起来并全过程为最终的科研创新成果服务,禁止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的“虚用虚报”现象,使高校创新基地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
(四)与“产”、“研”紧密结合
“产学研”结合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发展路径,是迅速提高企业和区域创新能力的一条捷径。[6]为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软硬件优势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应系统分析区域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关键技术、产品和实现的路径,科学预测技术需求和发展机遇,找出制约区域发展的技术瓶颈,明确产学研合作的重点,指导、鼓励、推动企业与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的紧密结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7]支持“产学研”联合建立的研发院所,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高研究型大学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本文基于研究型大学在区域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若干建议,使研究型大学与区域自主创新互促互进、共创辉煌。
参考文献:
[1]鲁铭.论区域自主创新的本质及其动力[J].江汉论坛,2011(8):24-28.
[2]吕晓燕.研究型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分析与设计研究[D]. 天津大学,2005.
[3]何国斌,邵明国. 发挥高等学校作用 促进区域自主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1):108-109.
[4]张明,蒋兴华. 高校参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8):5-7.
[5]段鹤然, 胡勇军. 研究型高校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J]. 中外企业家2008(08):82-84.
[6]汤占胜.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11(7):80-81.
[7]李连文孟晓捷.浅论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式[J]. 今日科苑,2010(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