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策略研究

2015-12-15 11: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学生干部是沟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纽带,学生干部素质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从而提出提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有效性的策略,力求对改善当前我国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策略研究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内涵
  伴随全球信息化的日益深广,从文化形态角度看,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已经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高校是各种文化思潮泛起的主要阵地之一,学生干部是学生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核心,学生会的干部队伍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开展多元文化视角下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研究对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高校学生管理事物的有效性,以及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和维护学校的稳定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在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高校导员要更为全面地了解学生干部各方面的情况,强化对学生干部的教育管理和指导,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发挥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进行学生干部管理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干部个体的差异性与特殊性,在管理中出其管理需求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干部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要,通过管理方式、管理机制等的创新来最终实现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的实效性。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面临的困难及成因分析
  (一)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面临的困难
  随着我国经济、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我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同时,我国的文化也受到了全球多元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思潮在高校的泛起,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的变化。多元文化视野下,现有的学生干部队伍管理方式、方法、机制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
  1.学生干部个体问题:学生干部自我意识强化,但自我管理能力缺位
  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多种政治信仰、人生追求和价值观念在高校的泛起,并借助于网络等传播媒介在高校广为传播,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泛滥,使得很多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学生干部也不例外,对学生干部原有的精神信仰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与考验。经过调研发现,当前学生干部队伍的价值观存在着多元化的倾向,部分学生干部为人处世更加讲求实惠,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考虑是否对他们的发展有利。在日常交往及处置学生工作事物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部分学生干部工作功利化倾向突出,服务意识弱化,在工作中注重个人发展的物质实惠和功利性,忽视自我管理和自我表率,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责任感和创新意识,互助合作的团队意识较弱,部分学生干部为集体、社会奉献的意识淡薄。
  2.学生干部队伍管理问题:管理制度和机制有待创新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理念和方式都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与创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球范围内的高校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思想、文化在校际交流中融合、碰撞。多元文化在高校的泛起与传播,使得学生干部对于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价值评价标准产生了多重性,对于原有的根据一些很特殊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情境总结出来的、对高校学生干部群体广泛适用的“普遍性范式”,已经部分并越来越受到学生干部的质疑、甚至否定,所以要改变原有的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策略及手段,必然要求对原有的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进行变革。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产生新问题的成因
  1.学生个体因素
  从客观上而言,高校学生干部多是某一群体的佼佼者,在所担任的职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高校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来看,无论是班级的学生干部还是校学生会干部,都具有服务职责,即参与班级或学校服务,促进班级或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发挥学生群体与班级或学校的沟通作用。随着多元文化在高校校园的泛起,部分学生干部更将个体的自我发展放到了首位职责,功利现象严重,服务意识淡化,一切以自我发展为工作动机,所以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韧性不足和持久度不够。
  2.学校因素
  当前,很多高校的学生干部队伍没有建立起良性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在当前大学教育体制下,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更轻学生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是对学生干部的选拔有严密的程序,但是对于学生干部上岗任用后的培训指导缺位,缺乏定期的培训和跟踪式的指导,教师重视不足,师生交流减少,相应的对学生干部的考核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落实不到位。这就部分导致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在成为学生干部后,缺乏职务成长式的自我管理,工作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学生竞选学生干部的动机是希望通过担任学生干部来帮助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权,更利于达到某些目的。
  3.社会因素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首先,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冲突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多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我国高校校园的涌入与传播,使得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更为复杂,高校学生干部也被置身于这一宏观背景下。其次市场经济对利益的追求影响着学生干部的价值观。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观念和逐利观念已经渗入到学生干部队伍之中,这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将主要的工作职责视为就业竞争加分的筹码,而不是在为学生、班级、学校提供服务基础上实现自我发展需要。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干部更加强调“以我为主”的民主,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淡化,在工作中表现出更强的个性意识,过多注重自我个性的张扬与自我需求的满足,功利、虚伪和利己的成分日趋加重。
  三、多元文化视角下提升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策略的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要个体素质、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大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策。
  (一)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
  在高校学生干部自身素质提高方面,要从多元文化视角,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制度和机制,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在高 校学生干部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干部本职工作能力素质及文化知识素质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干部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注重对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同时,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干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身体心理素质,加强认知教育,提高学生干部的人际认知能力,加强自我教育引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1.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当前,高校多元文化的传播载体主要是网络,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网络媒体环境是切入点。要通过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法制建设等方式和程序,来净化网络媒体环境,为学生干部队伍良好的管理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持;除校园网络之外,校园文化生活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的有效途径。
  2.建立和健全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和机制
  要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要落实高校学生干部管理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不仅重视建立学生干部的选拔制度,同时要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考核、监督激励制度及相关机制的健全和落地实施。加强和完善学生干部队伍的长效激励机制,要适应多元文化视角下,重视学生干部的自我发展需要,引导学生干部从功利性的自我发展需求转变成成长式的自我实现需求,在激励中突出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的应用。
  (三)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创设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构建中,创造有利条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诸如公平正义的社会生活环境、文明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等,来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干部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李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建设[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3月。
[2]傅大友,吴继霞,陈晓强:高校德育创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