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从榜样激励

2015-12-15 11: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高校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入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本文拟从榜样激励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探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为年轻教师的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教学能力;榜样激励;高校青年教师
  一、 引言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是我们从小就开始传唱的歌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老话。而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样的至理名言。因为榜样好比人生的坐标,事业成功的向导。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
  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的榜样。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一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走上讲台, 成为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 很大一批青年教师是直接从高校走向高校, 虽然角色上从学生转成了教师, 教学能力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谢云,2008)。因此,在这段时期他们也需要榜样,也需要教师的“教师”的激励和指引,从而促进他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年轻教师的终身学习、专业化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然而,在大学的教师培训中,多数是重形式,轻效果,重学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对于新任或青年教师而言,路在何方?榜样是谁?榜样的力量在哪里?
  二、 榜样激励的必要性
  (一)所见所闻
  链接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教育教学理论把握不够,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组织能力不强……不要以为这是在对中小学教师“指摘”,实际上,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2011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呼吁:应在高校建立教师发展机构,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服务”,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刘文健,2011)。
  链接二: 朱淼华是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的讲师。他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西方艺术史》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被评为全校精品课之一。但是,在岗位聘任考评中,因为没有论文等原因,他在哲学系排名最后,被淘汰“下岗”(张志峰,2005)。
  思考和启示:目前,许多大学都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其弊端正在日益显现,一些教师过分重视科研,忽视教学,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这已成为目前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如果说标准和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榜样的话,那么这种变革应该是深层次的。
  (二)相关研究和启示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134.3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47%。然而单靠新教师“广而泛”的短时入职培训或者自我进修提升,并不能帮助他们迅速地提高教学能力、成功地进入教师角色并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新教师一方面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学会如何将知识教给学生,即同时掌握“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知识。特别是新任教师需要尽快掌握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技能,即运用相关教材的能力、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及管理能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体现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构成(刘忠生,2010)。
  另外,教学能力的实践性和反思性非常明显,新任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学习反思。学校要“持续不断地引领大学教师提高学习力。它需要在长期的不断累积、反馈和评估中逐步发展。它需要大学管理者营造健康的学习文化,通过创造不断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共同学习” (何华宇等,2009)。如何营造学习文化并鼓励共同学习,榜样激励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力量来自于榜样的强大的激励功能。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榜样激励是指学校管理者选择思想进步、品德高尚、工作积极、有突出表现的教师作为榜样,加以肯定和表扬,并要求所有教师学习,从而激发教师团体成员积极性的方法。
  
  三、榜样激励的可行性
  (一)身边的榜样
  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独特的能力和结构。但是,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能力结构至今仍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不同的教育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视角,提出不同的教学能力结构。一线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也提出自己的教学能力结构观点。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发展表现出来的(王宪平等, 2006),因此,从一线的教师或优秀的教师榜样的教学活动过程可帮青年教师提供形象的范例,获得一种比较通俗易理解的范式。
  (二) 可行性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借鉴、模仿他人的行为反应来完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富有模仿性的生物,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键。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J.Locke)在《教育漫话》中指出:“最简单最容易而又有效的办法是把他应该做或是应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一旦你把他熟知的人的榜样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了为什么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
  榜样发挥着重要的示范激励作用,特别是榜样内在的感染功能、激励功能、号召功能、启迪功能、警醒功能。曾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私的园丁”、“德高为师,学高为范”等教师的形象照亮了一代又一代教师的精神世界。现时,曾经征服人心、净化心灵的榜样精神几乎“失落”、“失灵”了,重学历,轻能力;重科研,轻教学;“抄袭门”、“造假门”、“漏题门”事件层出不穷。因此,面对高校教师榜样激励的缺失和不当的现象,如何重构和完善榜样激励机制,以更好发挥其示范和激励效应,成为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中重要的问题。
  
  四、榜样激励的原则和方法
  (一)原则
  榜样主要通过教育、目标和强化三个机制来发挥其激励效用。运用榜样激励应注意几点原则:
  1.要注意选择好榜样。管理心理学特别要求选择的榜样必须在团体中具有特别高的认同度与信服度。选择的榜样认同度与信服度越高,激励效果就越好(戴健林等, 2008)。给教师提供的榜样,要符合教学示范和学习的要求,既要有著名的先进人物, 也要有教师身边的人,以增强说服力。
  2.对榜样的宣传要注意客观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宣传和教育时要实事求是地将榜样的伟大与平凡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榜样激励的情绪感染力。
  3.要注意对榜样提出严格要求。榜样一旦选出,学校管理者必须对榜样提出更高的要求。
  4.要注意鼓励教师学好榜样。榜样激励要求对学好榜样要做到有指导、有要求。指导和要求他们把学习榜样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学习和生活中去。
  5.在榜样激励中,要加入目标激励和情感激励。以榜样的目标和榜样的情感引起教师的共鸣,并创造机会加强互动和交流,促进学习、模仿、提高的愿望和实践。
  (二)形式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方面,除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和进修,高校主要的措施和努力主要有:新教师的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课堂教学观摩大赛及获奖交流会;各种校内外培训班和研讨会;先进师德个人及青年博士风采宣传;督导组的听课和指导。
  (三)榜样的来源
  从榜样的来源来看,在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的同时,最好多开发和细分校内资源,树立本校的榜样,并形成系统化和常规化的指导和实践。
  1.发挥各级领导的榜样激励作用。最具激励力量的榜样是领导,作为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体现以人为本、以师生为本的理念,坚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才能带领教师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
  2.发挥杰出个人的榜样激励作用。应注重榜样内在的精神力量,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进行榜样的细分并选择切实可行的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各时期的先进人物,突出榜样某些方面从而发挥其榜样示范激励作用。
  3.发挥优秀团体的榜样激励作用。通过一些优秀的教学团体、科研团体、项目团体或创新团体的榜样,帮助教师学会依靠“团体”的力量或跨学科的学习和合作,激发灵感,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
  4.发挥“人人都可以成为榜样”的激励作用。在榜样激励的过程中注重反馈与互动,互相学习,实现共建,激励所有教师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此外,从被激励的教师来看,要坚持榜样激励的常规性、互动性和指导性。如果榜样是在校内的、在身边的,那么学校应当鼓励或创造更多的条件帮助青年教师和“本土”榜样的积极交流,可以及时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通过深入的探讨和共同学习,无论是榜样者本身,还是榜样的仿效者,从中都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使人得到鼓舞,受到激励(戴健林等, 2008)。
  最后,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榜样激励也需要结合学校发展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需求而设计和实施,因而也需要管理和创新。例如,某些大学近年来启动“榜样库工程”,将榜样细分化,用优秀的校内榜样来影响师生,使榜样就在身边,成为“看得见”、可模仿的“活教材”。
参考文献:
[1][英]洛克. 教育漫话[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3:64.
[2]何华宇,赵敏. 现代大学职能视阈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 大学教育科学, 2009(5).
[3]戴健林等. 校本激励——原理与策略[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3.
[4]张志峰,杨婷. 教育专家评说“朱淼华现象”, 重研轻教不可取[N]. 人民日报, 2005-11-28(11).
[5]刘文健. 教学理念方法单一, 高校应建立教师发展机构[N]. 中国教育报, 2011-10-1(2).
[6]王宪平, 唐玉光. 课程改革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能力结构[J]. 集美大学学报, 2006(3).
[7]谢云. 论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自我提升[J]. 文教资料, 2008(6)上旬刊.
[8]刘忠生. 教育变革下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及改善途径[J]. 文教资料, 2010(1) 中旬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