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性质、地位出发, 结合社会背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要求, 详细阐述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重点和教学手段。
关键词:安装工程造价;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改革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是建筑工程等建筑类价、工程造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核心课程, 此课程的实践性强, 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因此, 课程考核也应该围绕着这样的目标实施。然而按照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 不仅不可以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不能有效地体现出考核的导向作用, 为此, 我们围绕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
一、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课程特点
1、知识更新快:当国家有新的建设规范和造价文件出台时,该课程的内容必须及时更新并与新规范和新文件相适应。
2、授课内容广:《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抽象,内容涉及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施工规范、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及体系、安装工程预算的编制和造价软件的应用等。
3、实践性强:本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熟练地编制具体安装工程造价实例,所以教学内容必须与工程实际相联系。
因此,安装工程造价这门课程既具有非常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又与紧密联系实践,这就给该课程的讲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学生在一个被动的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后半部分的实践内容又离不开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于是,在这样的矛盾中就孕育出了“老师很辛苦,学生很郁闷”的现象。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项目教学法,大胆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改革思路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就业以后主要从事工作是工程算量计价和成本控制。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读图、算量、计价的技能,工学结合的教学活动应以实际案例分析为主。因此,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来设计课程教学共6 个步骤:(1)咨询———项目介绍、沟通信息及会审蓝图;(2)决策———确定分组成员工作任务;(3)计划———制定分组成员工作计划;(4) 实施———分组成员工作任务实施;(5)检查———小组自查、小组互查;(6)评价———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
其中“小组互查”是在项目完成后把真实造价工作中的“对单”引入课堂,让不同项目组之间(业主单位、施工方)相互对单,让学生相互检查工程量是否错算或漏算、定额或清单计价的准确性及报表取费的规范性等等。在这六个步骤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教师引导解决问题,改变了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作为“裁判”,依据“评分表”选出算量、计价最为快速、准确的项目组,给予适当奖励;同时选出表现最差的项目组,予以适当惩罚。项目结束后给每
组学生分发“学习情况反馈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更改教学方法。
三、《安装工程造价》教学内容设计
本课程遵循工学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项目,创设相应的工作情境,以项目为单元组织教学,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整体内容设计及对应学时安排如表1所示。
表1《安装工程造价》教学内容设计
模块 | 教学单元 | 工作任务 | 学时 |
模块一: 定额的应用 | 单元1.1:安装工程预算与报价概述 | 任务1:《建筑安装工程概预算》课程任务 任务2: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 2 |
单元1.2:建筑安装工程定额 | 任务:建筑安装工程定额 | 2 | |
单元1.3:建筑安装工程各项费用的确定 | 任务1:建筑设备工程预算费用的构成 任务2:设备安装工程计价程序 | 2 | |
模块二:安装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单元2.1:给排水工程工程量的列项与计算 | 任务1:给排水工程工程量的列项 任务2:给排水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8 |
单元2.2:暖通空调工程工程量的列项与计算 | 任务1:暖通空调工程工程量的列项 任务2:暖通空调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8 | |
单元2.3:建筑电气工程工程量的列项与计算 | 任务1:建筑电气工程工程量的列项 任务2:建筑电气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10 | |
单元2.4:民用燃气工程工程量的列项与计算 | 任务1:民用燃气工程工程量的列项 任务2:民用燃气工程工程量的计算 | 6 | |
模块三:分部分项工程定额套用、费用的计算 | 单元3.1:给排水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与计价 | 任务1:给排水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 任务2:给排水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的换算 | 4 |
单元3.2:暖通空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与计价 | 任务1:暖通空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 任务2:暖通空调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的换算 | 4 | |
单元3.3:建筑电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与计价 | 任务1:建筑电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 任务2:建筑电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的换算 | 4 | |
单元3.4:民用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与计价 | 任务1:民用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套用 任务2:民用燃气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定额的换算 | 2 | |
模块四:措施项目、其他项目费用的计算 | 单元4.1:措施项目费用的计算 | 任务:措施项目工程工程量的定额套用与计价 | 2 |
单元4.2:其他项目费用的计算 | 任务:其他项目费的计算 | 2 | |
模块五: 安装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文件的完成 | 单元5.1: 规费税金的计算、工程量造价文件的定稿 | 任务1:规费的计算 任务2:税金的计算 任务3:计价文件的定稿与最终打印 | 4 |
合 计 | 60 |
以在进入建筑电气学习为例,先从一间教室的照明、动力平面图开始,从最根本的电气管线工程量计算入手,再计算照明灯具、插座、接线盒、开关盒等的工程量,使学生轻松掌握了工程量计算的技巧,同时培养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四、教学模式改革
1、教学观念的更新
要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但更重要的是首先要端正学生的心态,把学生从原来的“要我学”心态转为“我要学”心态。引导学生端正心态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培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我要学”心态自然水到渠成;二是要培养学生自发式压力,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工作流程、常识和人才竞争切身利益的影响学生,让学生真正明白“能者居上”的道理,让学生从内心的深处产生一种自发式压力,养成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条件下自觉产生求知的渴望。对相应的教学方法应当纳入到企业和用人单位去调查,了解学生想要的知识;聘请企业的工作的人员到学校来给学生讲解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企业的竞争模式;教师课前课后与学生深入谈心,传播那些有利于形成“我要学”心态、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为上课做好准备。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系统讲授法、比较法、演示法等,对学生掌握“三基”是颇有成效的,而且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接受的这种教学模式,但如何能使学生在形成认知层面素质之后,促使学生自觉再实践,直至形成为一种技能,这就必须实用另一种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工作过程教学是由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为实现任务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
3、 基于工程过程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基于工程过程的教学,所有知识的讲解与学习都结合实际工程,保证学生能听得懂、学得会,有兴趣、有能力参与进来,而且教学进度安排不受课本限制,以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顺序安排整个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会有明显的改善。本人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就是从室内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的计量与计价开始,因为管道工程图相对于电气、通风、空调等工程图易读,管道工程的计量方法也相对简单,容易掌握。
五、《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有着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把项目式教学法应用到建筑设备课程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项目教学法的优点主要有:
1、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位置,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事实证明,学生学习任何东西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建构、内化完成的。而项目教学法正是把学生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真正的突出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位置,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全把握了学习的主动性。
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都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因此,对学生而言,他们必须具备刻苦钻研的能力,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来分析、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由于项目涉及的专业面、知识面较为广泛,因此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往往要到图书馆、网络上甚至是建筑工地现场寻找合适的资料来解决问题,从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就得到了很好的扩展和延伸。此外,学生在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中,面对的是不同课程内容、不同专业知识的互相交叉、互相渗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在保证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课程的内容, 使其更具新颖、实用性、针对性和地方性;改革课程的结构、整合课程的内容, 使其更适合高职教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改革教学手段和考核机制, 促进教育主体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安装工程造价》课程理应进行更深入的改革, 使之更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喜庚.高职高专院校安装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21-23.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