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的思

2015-12-15 1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形式,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起着积极作用。但随着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存在的问题已制约着该模式作用的发挥。本文就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与解决办法。

关键词:二级教学管理;目标管理;激励机制
一、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的基本内涵
  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是指高职院校在院系二级建制的基础上,由学院赋予系部一定的职责,并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将部分人权、财权、物权下放,使系部成为一个独立责任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1)。
  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的职责划分
  1.院教学管理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主要的职责是承担全院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教学基本建设工作。具体内容有:
  (1)学院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调整、审核系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日常教学管理环节相关的规章制度,检查系部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与实施情况等工作。
  (2)学院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制定学院实践教学环节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实施二级教学单位实践教学工作开展与工作成效检查;制定学院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协调、指导二级教学单位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检查二级教学单位毕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管理,毕业生论文指导与论文答辩等工作;检查二级教学单位专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工作,学院专业技能大赛的组织、检查与考核等工作。
  (3)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
  主要包括制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学院专业发展与建设方案;组织学院新专业申报与论证;组织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推动系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负责院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等。
  2.二级教学单位的基本工作职责
  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单位是学院教学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院办学目标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单位。主要承担着系部“日常教学运行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改革与建设管理”等三个方面的相关工作。
  三、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中人、权、利等要素的合理配置
  根据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中学院与二级教学管理部门职责的划分,其相关的权利配置也应落实到位。特别是对二级教学单位权利下放及下放的尺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关于对二级教学单位权利下放的内容与尺度,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下放相关权利
  对二级教学单位管理权利下放的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设置决定权、人力资源配置决定权、教学管理费用使用项目决定权、招生专业决定权、收益分配决定权等。下放的尺度是在学院的整体领导下,对下放的权利在本部门内部实施程度。
  2.下放管理经费
  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中院系费用分配标准,可根据二级教学单位专业招生规模、教职工职称结构及二级教学单位的特点等因素,划分学院与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经费分配比例,如二级教学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办学单位,或获得学生学费的10-15%费用,以保证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下放奖惩权限
  根据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中确定的各自职责和工作成效,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并在具体的工作积极落实。对工作效果好,具有引领作用的作法给予表扬和奖励,对没有认真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处罚。
  四、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学院对二级教学单位权利下放尺度不到位
  尽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做了明确的分工,但在具体执行中还存着项目统管、事必躬亲的现象,即存在教学管理权限下放不到位的问题。以我院为例,学院教学运行管理中的考务工作由学院负责安排考试时间,安排考试地点、安排监考人员等等,二级教学单位成为一个具体的执行部门。这一工作模式,使学院教务部门疲于日常教学运行事务管理,丧失了其在业务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的基本职能。院教务部门应该从日常教学运行的杂事中解放出来,下放手中的权利,积极发挥二级教学单位的主动性。自身工作转变为对二级教学部门业务指导与工作质量考核上,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既定目标的实现。
  2.学院对二级教学单位的奖惩机制不到位
  一个好的管理模式,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激励体制。因此,构建充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是有效推行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推行了二级管理模式,但由于激励机制不到位,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以我院为例,院教务部门对于二级教学单位的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完成的时效及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等情况缺少必要的考核与评价,做好做坏一个样,缺少保护先进,鞭策落后的有效奖惩机制。久而久之,一等二看三催要的问题成为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的普通现象。
  3.学院对二级教学单位的人力资源保障不到位
  在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下,作为二级教学单位的系部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工作领域和管理权限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在人员配备方面有较原模式相比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又由于高职院校教学岗位设置中,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设定为管理岗位,个人收益低,职业发展路径狭窄,挫伤一些人的工作积极性,导致二级教学单位在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4.校外合作企业在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都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外专家,并在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分析与岗位设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起着积极作用,但校外企业专家在融入教学管理过程,履行监督指导的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若能在教学管理中能充分考虑企业人才的需要,并接受企业专家的全程指导,高职院校的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水平与实效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五、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模式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1.扩大下放权限的尺度,明确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职责
  针对高职院校二级教学管理职责划分的现状,理清院、系两级工作内容与工作权限,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是首要任务。
  院教学管理部门将具体的教学管理工作下放到二级教学单位,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制定学院整体教 学工作基本原则、确定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制定激励政策及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方向等方面,认真履行指导、监督、检查、评审、考核、推荐等六大职能,保证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科学、有序开展,保障全院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级教学单位在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完成下列各项工作:二级教学单位日常教学运行工作,组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上报工作,二级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分配、教材征订、考务安排工作;二级教学单位校内实验与实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工程项目的组织与实施,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施等工作。
  2.构建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
  构建激励机制是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这一模式得以推行的重要保证,也是调动二级教学单位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激励机制的引入,更应考虑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平性。因此,目标管理的实施是建立激励机制的重要依据。
  目标管理就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学院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这一方法的应用,将院系二级教学管理工作分解为若干任务,将若干任务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和岗位,并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考核与监督,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保证教学工作能圆满完成。
  激励机制的制定,就是要以目标管理为基础,根据二级教学单位、部门及教职员工对自身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分类别分等级的进行相应奖惩。有了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各部门及教学员工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工作职责,对工作状态与工作成果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期待和认可。
  3.配备合理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力资源
  为解决二级教学岗位教学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在现有人员配置条件下,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调整:一是增加二级教学单位的人员配额,以满足教学管理工作内容下移,工作量增多带给二级教学单位的人员需求,使二级教学单位能更好的完成学院教学管理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在不增加学院管理人员整体规模的情况下,提高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收益和职务晋升通道,解决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后步之忧,调动二级教学单位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保证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4.发挥质量监控部门的作用,提高院系二级教学工作的水平
  院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多,繁杂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大多由二级单位来完成,为保证教学质量,院教务部门对二级教学单位的指导、监督、考核、评价成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就目前高职院校机构设置及功能看,教务部门与质量监控部门(或督导室)合作完成,效果会更好。通过教学部门的任务分配与业务指导,质量监控部门的质量考核与评价,既能督促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又能保保证持质量。同时也是两部门之间工作的相互监督,为目标管理方法的落实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5.引入企业评价要素,扩大对院系二级教学管理评价维度
  对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效果的评价,按传统方式主要由学院相关部门和学生来完成。但随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工合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形式,“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理念已经植入企业管理者的心中,作为合作育人的重要参与者---合作企业,应当作为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评价者,融入到教学管理评价队伍中来,将传统的学院内部的师生二维评价模式延展为校企双方的三维评价模式,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院的整体教学工作给予综合评定。
  校外合作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提供毕业生顶岗实习与就业岗位等方面;二是合作企业专家以校外督导员的身份充实到学院教学督导员的队伍当中,指导、监督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罗明喜,胡晖,彭晔.高职院校教学二级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2007,03(166-167).
  注:该文为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1JSG080)阶段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