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关于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思考

2015-12-15 11:3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分析了目前工科院校中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实践性教学环节

      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中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早就引起了教育部和高校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工科院校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围绕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其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本人根据多年实验教学的经历对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  目前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
  造成工科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基础教育重升学率,轻素质教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学阶段一直是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尽管国家早就提出了素质教育,但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往往还是会将一所中学,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高中毕业生考取大学的比例作为衡量该中学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同时有关的名誉、奖励、晋职等都与之挂钩。因此多数中学从教学计划安排到教师的具体教学过程往往把精力集中到有关升学的“主”课上,而把那些与学生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或内容作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和教师常常处于题海之中,使得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进行必要的实验及某些技能的训练,因此,失去了动手锻炼的机会。所以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带有“高分低能”的缺陷。
  其二,高校的扩招和工厂实习难的原因。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高校的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学生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实习经费的缺乏和工厂不愿意接受大学生进厂实习的现实使学生失去了许多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其三,环境条件的原因。大学生现在所处的时代比改革开放的初期无论经济条件还是社会环境都优越得多,他们大多数人所走的路是父辈们为其用辛勤的汗水铺平的,他们没有经过大的风浪和波折,也很少参与家务及社会劳动的锻炼,基本上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因此,缺乏独立锻炼,吃苦耐劳和勤于动手的精神。
  其四,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仍然保留着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重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实践环节。不少学生存有只要各科理论考试能取得好的成绩,将来无论考研或干其他工作都好说的想法。另一方面高校在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也存有问题,往往说起来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重要,而实施起来又没有放到应有的位置。无论从人员配备到从事实践性教学人员的地位问题总是与理论教学人员另眼相看,这无疑影响了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利。
  
二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途径
  要改变工科院校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局面,可通过一下途径。
  第一,要摆正实验教学的地位,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学校领导要重视实验教学,将其纳入重要日程;将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与理论教学人员同等对待,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根据学生数及相应的比例配齐实验教学人员,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必要的实验设施,使学校的实验教学正常化、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与管理现代化。
  第二,改变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重视实验课。现行的实验课一般和理论课一起开设,常常只是为了验证所学理论。实验的内容和方式往往都是由实验室设定好的,很少是由学生自己设计独立完成的。影响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课要尽量独立设课,独立考核,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使其从思想上重视,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积极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学生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拓宽知识面,增强动手能力,不断完善自我,尽快适应社会,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校、院、班等科技活动协会或小组,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创作。同时,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工作,聘请工作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专业老师指导科技小组的工作,使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四,加强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提高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效果。在实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将理论知识如何运用于实践及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在毕业设计中,教师选择的课题最好要根据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的需求,尽量真刀真枪的干。改变过去那种“纸上谈兵”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真正经历一场实践的考验和动手能力的锻炼。
  总之,高校只要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重视培养学生其他方面能力时,同时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那么,今后工科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定能尽快适应社会,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田能瑾. 面向21世纪 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
  [2]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