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与思考

2015-12-15 11: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面对国内外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工作,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本文就辅导员工作的一些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正是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加,高校辅导员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面对新形势,作为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要积极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困境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辅导员在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负责学生的一些日常管理,如学生的学习、生活、党建、贫困资助等方面,使得辅导员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出现彼此定位不准,影响了工作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辅导员事务头绪繁多
   长期以来,人们对辅导员工作存有较高的期望,希望学生的方方面面在辅导员的指导和处理下都能够得以解决,因此日常工作的增加,凡涉及到学生的工作,各职能部门都要求辅导员去做,特别是随着学校的扩招和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辅导员面临的事物也越来越多,这些事务性工作占用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辅导员缺乏精力去思考和实践,严重制约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能及时跟进学生的思想动态变化,这对于解决一系列学生问题造成困难。
2. 辅导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必然要求辅导员本身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深厚的思想理论基础,这也要求辅导员本身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自身理论的不足,所具有的管理知识、经济知识、人文知识等方面水平欠缺,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没有系统的认识,在工作中对于出现的新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对工作的开展缺乏目标的方向,难以适应高校发展的要求。
3. 辅导员工作指向性不明
     高校的普及,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高校中出现,这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压力,尤其是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高校辅导员配置不齐,到时所带学生数量偏多,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和教育学生,辅导员更多的是忙于具体的学生事务,而对于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多无法量化的东西和隐性的方面被忽视,学校评价辅导员的业绩主要是从量化的内容出发,必然也影响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和教育。
二.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辅导员工作,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必须要建立一支理论上充实,思想上过硬,业务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的主体,基本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教育为基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新和政治鉴别力,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在学好自己专业知识的通知,还要尽可能学习一些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以及历史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辅导员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业务能力,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2.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心里面要装着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1]。当代大学生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是因为社会阅历少,加上缺乏正确的辩证思考能力,导致在思想上,心理上有很多问题,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在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真诚相待,尊重他们,主动关心爱护他们,热心帮助他们,成为学生良师益友和知心朋友,从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终取得满意的育人效果。
3. 转变观念,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实效
    通过理论的学习,实现辅导员从事务型向职业性转变,在处理好学生管理日常事务的同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上,始终在工作中贯穿这一主题,实现辅导员作为引导者、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这一工作理念,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转变观念,提高自己的职业性[2]。同时,高校在辅导员岗位设置上,职称评定上及对辅导员的评价上应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归属感和满足感,实现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感,从而使辅导员专心本职工作,成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家,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辅导员工作更有成效,真正使广大学生获得更成熟、更科学、更系统的指导和帮助。
     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工作中要紧紧抓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线,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浅析.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2009(1):23-34.
[2] 做好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教育探索[J],2009(6):91-9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