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因此,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对高校就业指导改革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部分在校园,对社会认识不深,了解不多,因此要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困难,这也需要他们对职业环境有清楚的认识。职业的环境分析就是大学生要认清所选职业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发展状况、社会地位和未来趋势等,分析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的分析,即评估和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与需求的变化趋势、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自己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只有全方位地了解这些环境因素,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趋利避害,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得以顺利实现。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具备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生涯”一词是由“职业”拓展而来的,主要是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发展途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与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与最终退休。个体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与个人所在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存在紧密的联系。如果一个人要拥有一份成功的事业,必须要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处在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定位准确对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至关重要。
萨帕对职业发展研究认为探索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尝试期(15-17岁),过渡期(18-21岁),初步试验承诺期(22-24岁)。根据他的理论,学生在大学时代应该已经度过了第一和第二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大学生就职时需要的能力有所积累与培养,对职业兴趣的选择基本稳定,逐渐形成了对未来职业规划。事实上在初步试验承诺期,许多学生往往需要就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作出关键性的决策。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
大学生处于即将从依赖到独立、从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方面表现出很强的偏好和私心,大部分人缺少理性的思考与职业规划。随着金融危机与欧债危机的延续,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日益突显,因此大学生在就业之前更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与实质地储备,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
2. 自我评估过高
自我评估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并准确地定位自我。评估自我时务必客观,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劣势。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忽略自己应该适应角色转换,这样意味着对未来职场的准确认识及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因为职业环境对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
3. 职业目标模糊
许多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迷茫,在这种情况下,其设定的职业目标也是模糊无方向的,更不要说制定可以逐步实现各阶段目标的计划了。大学生在择业时常常是效仿同学、朋友的做法,选择时缺乏明确的计划,带有强烈的盲目性,造成了本末倒置的结果。
四、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高校应通过积极正确的职业或就业指导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面对当前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选择自己职业方向时应从现实出发。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高校在职业指导中应该重视对大学生建立准确的自我定位能力及认识社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树立积极竞争、利用多种渠道就业的观念,调整并降低择业的心理预估,使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现实就业市场现状相契合。
高校应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双师型”教学及职业指导团队。高校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师资培养更应该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将提高师资力量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提高师资的核心,努力打造“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也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企业人士来高校对从事职业指导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职业指导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以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
高校应努力完善自身的职业指导体系,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水平。高校应通过构建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来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水平。各高校都在开设职业指导课程,但实际得到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许多高校仅在大四或高年级开设相关课程,但个人认为应该将专业化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最新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可用的简历制作能力与面试技巧,提升学生整体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永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应用初探[J].惠州学院学报,2002(5).
[2] 曾平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16).
[3] 张波.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
[4] 章达友.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