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的成立及相关法律志愿服务活动的展开为当下我国的社区法律服领域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这一社区法律服务形式还没有发展成熟,尚处于青涩的萌芽状态。本文主要讨论了开展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内涵与意义,着重分析了大学生们在参与社区法律援助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就这些难题为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体系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推动这一新兴社区志愿服务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
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是一种兴起于近些年的新型义务服务活动,它的产生相比其它社区法律服务有着更多层的涵义。一方面,它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现下在社区法律服务领域人力上的不足;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本身身份的特殊,故以他们为主体开展的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常自有其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地体现在了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团体的自治性、独立性以及对学校行政安排及自身课业活动的附属性上。但总体而言,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服务是一项既有助于学生群体又有益于公众生活与社会稳定的公益活动,它的完善与成长值得全社会的关注。
一、 开展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意义所在
(一) 补充社区法律援助缺位,服务公众法律需要
社区法律服务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与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质量不但关乎着社区自身的稳定,更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和谐。然而,我国现阶段的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难题,其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社区法律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社区众多,从数量上来讲,现有的社区法律工作者根本无法满足实际所需。这导致社区法律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义务服务的力量。所以,大学生所组成的社区法律援助团体的出现正顺应了这种需求的召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职社区法律工作者不足而引起的社区法律服务缺位,为社区居民们的法律生活提供了便利。
(二) 改善居民法律意识普及困难的现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居民法律意识淡薄、整体法律知识普及困难是我国政府现下所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受长远的历史背景及社会习惯的影响,在我国人们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往往不懂得诉诸法律,而更习惯于依赖于民间传统甚至暴力武力来,普遍呈现出对法律观念的淡漠,这对于我国的法律建立与社会稳定无疑是不利的。本质地说,公众对于法律的重视首先应当来源于他们对法律内容的接触与理解。而从我国的现下国情和居民实际法律基础来看,要让广大民众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并不是一项容易的工作,这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财力来进行普法宣传。如此艰巨的工作几乎不可能光靠政府部门与专职的法律工作者来完成,它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投入。大学生法律援助进驻社区就在很大程度上惠及了居民的普法工作。随着大学生们各项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展开,社区居民不但得到了法律需求上的满足,法律意识也大大地提升。以小见大,这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而言都是有益的。
(三) 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实践水平
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但他们却不是这项活动的唯一受惠者。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在进行社区法律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也得到了难得的实践机会来检验与运用自己平日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绝大多数参与到社区法律援助服务中来的学生都来自于各大高校的法律系,对于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法律工作都是日后个人事业的首选。学生时期的法律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他们熟悉法律程序、理解法律内涵、将自身所学与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水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沟通能力。
(四) 优化大学生的品格情操,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服务是一项纯粹的公益活动,它免费服务于有需要的社会人群,尤其是财力有限或者智慧力量不足的弱势群体。所以其整个过程中充满了人道主义色彩,极好地体现出社会温暖与人间真情。作为年轻人,接触底层人民,了解人间疾苦与生活不易,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而正面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出他们的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对于这些日后的法律工作者与社会活动参与人员来说,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 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中的典型难题
(一) 缺少完善的组织机构与健全的管理制度
由于大学生本身并不是专职的社区法律服务人员,且一般也都需要经常参加教学活动,加之很多社区志愿服务都是由学校行政上安排的,不具有长久性,这让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更像一种不严肃的附属工作。同时,很多大学生社区援助团体都存在着结构不稳定且没有成立相关的实体机构的情况,这对于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长期进行显然是不利的。而对于那些已经成立了实体机构的大学生团队来说,其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也正日益突出。它们中的很多既不存在具备约束效力的规章制度,也没有明显的人员分工管理和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可见,建立机构、完善内部制度,让成员们在正常进行学习活动的同时高效、有序地参与到组织活动中来已经成为现下许多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团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二) 缺乏资金保障,上级管理界限不明
不同与其它社会法律服务组织,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是一个完全致力公益,没有服务收入来源的零赢利机构。一方面它们不具备资格,无法通过向政府申请的方式得到运作资金,另一方面,大学生社区法律服务出现得较晚,绝大多数的规模都不大,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都比较小,故而也不能像民间法律援助机构或者知名慈善团体一样得到专门的拨款或者社会的捐助。可以说,资金的严重短缺是阻碍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发展与延续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此外,作为一个学生机构,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需要受制于高校;而作为一个法律援助机构,它又要受到相关司法与行政部门的管制。但现下的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不仅无法从两处获得资金保障,还非常容易因为这种双重管制造成内部运营问题。
(三)人员结构不稳定,成员专业水准不够
像其它所有的大学生团体活动一样,人员的更替问题也是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所面临的难题。社区法律援助作为一种志愿活动,它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具有充足的投入到活动中来的时间与精力。而显
然高校中的低年级学生更符合这一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机构中原来的成员因为升入高年级,面对学业或者事业的压力而不得不退出组织。这对于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的稳定性无疑会带来一定影响。一方面,频繁地招募新成员已经是一件耗费人力与时间的工作;而另一方面,由于流出的都是已经有了实践经验与一定水平的老成员,这导致机构不得不再次耗费精力来培养新成员承接内部各项事业。另外,由于学生们毕竟年轻且只有一定专业知识而没有从业经验,故不能与专业的法律工作者相提并论,一些实际情况只能保证尽力而为。
三、 建立与完善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体系的若干措施
(一) 健全机构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机构的成立只是完善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体系的一小部分,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想要取得健康、持续的发展,还应当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上狠下功夫。
1. 运行机制
规章制度的建立、人员的分工与调配问题是运行机制建立所要关注的关键所在。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由于需要切实地展开内容形式多样、专业性强、工作强度较大的实践型工作,其实际的运行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变化性很大的过程。要支持这样一个机构的有序运行,首先需要制度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制度,对成员的组织内活动进行规范与监督,明确不同成员在组织中的责任与作用。此外,社区服务是一项团队工作,而社区法律援助则更是一项强调专业性运用的活动,故机构在对人员进行调配时应当尽量注意把更具实践经验与专业水平的的成员安排在关键性岗位上。此外,如何及时地做好人员培训、协调好内部成员的学习与活动时间、快速召集并组织成员展开各类社区法律援助也是在制定运行机制时要考虑的问题。
2.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保证机构各项活动有序进行的另一个方面,它关系到机构成员的积极性和整个团队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是一项服务广大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民心事业,值得包括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与普通民众在内的全社会的关注。它不仅需要资金上的援助,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鼓励。所以,政府、高校、社区甚至个人都应对学生法律援助机构的奉献之举表示出适当的赞赏与认可,并最好将这种认可荣誉化。比如对于行动特点积极、贡献特别突出、社会影响特点好的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可以由政府或者高校组织仪式进行适度表彰并变法荣誉奖状或奖章。在良好的激励机制下,大学生社区法律志愿活动会更容易被当成一种良好的传统而积极地延续下去。
(二) 扩充人力资源,提升成员水平
针对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人员更流失、更替迅速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几类法律稳定机构成员结构:首先,要在高校内部加大对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宣传力度,向学生们传达清楚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意义与重要性,让他们中的更多人关注并自愿投入到相关活动中来。其次,为了提升学生们投入到社区法律援助服务活动中来,学校可以给予机构适当的帮助,比如将对社区法律援助活动的宣传上升到学校官方的高度,或者将其与学校内的评优、评奖相挂钩。最后,为了避免老成员的流失造成机构工作能力的大幅下降,可以采用将老成员设置成荣誉会员的方式,鼓励他们在退出机构以后够抽出时间参加组织的活动或者加入对新成员的帮扶与交流之中。此外,为了提升机构内成员的专业水平,帮助他们解决在社区法律援助实践中遇到的难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解决的问题,机构可以借助学校或者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邀请诸如高校教师、专业律师或者知名离退休法律工作者等担任机构的长期指导顾问,让这些有着丰富法律从业经历的专业人士为成员们讲解经验、解难释疑。
(三) 争取资金支持
社区法律援助工作除了要使用到人力,还离不开对办公用具、宣传工具、专业书籍等物资等的使用。而这类物资的购置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可以说,和其它一切社会活动一样,没有资金保证作为后盾,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相关体系的建立都只能是一纸空谈。而对于从事义务服务工作、没有资金收入的学生法律援助团体来说,只能通过别的方式取得资金支持。首先是选择申请经费,虽然对政府与高校都还没有实现对由学生组成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款项划拨,但介于这项事业的公益性与巨大的社会贡献与公众影响,这也并非完全不可能,通过长期沟通与坚持很有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实现。其次是寻求社会援助,通过有效的接洽与商谈,或者出售一定的劳务,大学生社区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获得来自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资金援助,一旦资金来源的方向多了,就能保证机构的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雅晶,刘东杰.大学生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佀连涛,郭聪.大学生法律援助服务机制的反思与构建[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