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以“三下乡”促进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

2015-12-15 11:2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和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得到高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鲜明的特殊性。本文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点,研究当前独立学院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模式,以更好的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会实践;“三下乡”;独立学院;综合素质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从1997年开始正式实施,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得到高校领导乃至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自1999年产生以来,发展较快,全国目前已经有三百多所独立学院。但由于其办学形式特殊,办学时间短,经验不足,加上独立学院的学生群体带有明显区别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一些特点和特征。因此,如何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有效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显得尤其重要。

1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群体性特点
  独立学院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各省市本科第二批次或者本科第三批次招生录取。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既有普通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分析和研究这些特点,探索出适合高校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模式,有助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1.1 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但兴趣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是以很低的分数进入学校,基础知识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不足。其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越,选择上大学对于他们来说,父母的意愿更多于自己的意愿,从而造成学生一开始就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更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独立学院的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不想学” 而不是“不会学”。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常常不在乎,但对感兴趣的事物却非常热情,且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对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很容易接受,接受能力较强。其兴趣爱好广泛,在各类竞赛如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和各类设计大赛等中可以看到独立学院学生的佳绩。其注重个人能力素质的提高,培养潜力大,有望成为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俱备的综合型人才。
   1.2  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但社会能力较强,重视个体社会实践
  独立学院学生多数为家境优越的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同时有些自我优越感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比较淡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自由散漫,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但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头脑灵活,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寻求、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活动。在学校的各项比赛、晚会等活动中,学生能自主联系赞助商,成功解决活动经费的问题,并且擅长驾驭大大小小的组织活动,从中表现出较强的社会能力。
   1.3 学生普遍存在心理落差问题,缺乏自我认同感,但渴望得到社会认可。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从小生活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好生活条件下,对生活的期望值较高,不甘于落后,希望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文化基础比较差,思想上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缺乏自我认同感,但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2 “三下乡”促进独立学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1社会实践有助于独立学院学生了解国情,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核心是德育教育,大到国家的繁荣有赖于青年学生的满腔爱国热情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小到个人的幸福很大部分取决于“性格决定命运,品德造就人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零距离接触社会,独立学院学生更加懂得知识的宝贵,明白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活动激发了他们的自我认同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激情,更好的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了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后,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缩短今后就业后的适应期,为将来踏向社会做好准备,早日成长成才。
2.2 社会实践有助于独立学院学生坚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紧迫感和自觉性
   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能够更早的接触社会,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对他们尤其重要。同时如上所述,由于独立学院学生分数比较低,有些仅仅是为了上大学而读,对专业非常忽视。通过投身到实践中,投身到基层中,在指导新农村建设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解决农村的经济、文化等各方便的问题,比如网络营销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市场推广技术等,使大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所学专业知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其强化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望,从而坚定专业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2.3 社会实践有助于培养独立学院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性力
   目前在我国的独立学院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境不错的独生子女。他们大多自主意识强,与他人合作意识弱。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各个环节,需要非常明细的分工合作。一个社会实践队有队长、副队长、策划员、安全员、宣传员、联络员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实践是否能够顺利进行,这大大提高了学生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出门在外,经常会碰到很多突发事件和无法预料的事情,这需要学生能够走出课本,发挥扩散性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从而解决问题。通过社会实践后,学生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重新认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提供学生社会适应力。
3 独立学院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3.1  管理平台不完善,未得到足够重视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很多独立学院行政和管理部门并不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只有学院团委的某一个部门在负责,各方面资源尚未充分利用起来,不能有效地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管理。同时有些学校并不重视社会实践,只将社会实践当做完成教育部的一个任务,并未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性。组织 部门随便应付了事,未将社会实践精神充分传达给每个学生。应对措施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在人才培养、基层建设和社会服务中的作用。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中心建立社会实践专家委员会、辅导团队,组织学校社会实践培训、交流、成果分享活动,服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成果宣传与转化,组织举办围绕学生社会实践的大型品牌活动等。
3.2 缺乏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综合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有些独立学院很多是外聘老师,只负责学校课堂教学,而对社会实践活动指导较少。独立学院自己的老师比较年轻,缺乏带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验,同时带队老师多为政工干部,缺乏专业教师参与。带队老师在实践中仅起到领队作用,但对专业知识的指导比较缺乏。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在文化课上总体知识结构差,缺乏理论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这就使得独立学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整体实力远远落后于普通本科院校,从而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难以扩展,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受到一定的限制。应对措施有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增加教师授课水平,提高课堂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紧迫感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3 实践活动覆盖面小,缺乏连续性和服务性
   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当前独立学院社会实践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基本上是由学校承担。而学校的拨款往往是有限的,这导致了实践队的数量受限制,很多学生因为名额的限制而无法申请,不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间来。由于经费的紧张,往往学生只是调查,缺乏服务,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这些导致一些社会实践接收单位不愿意和独立学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使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应对措施有独立学院应该扩宽实践经费来源途径,增加经费投入。同时学生应切实深入基层,认真调查当地出现的民生与经济发展等问题,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帮助当地建设,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回学校继续研究,直到解决为止,切实能够起到服务作用。
  

参考文献:
     . Physics Procedia, 2012, 25: 2287-229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