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技能大赛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研究

2015-12-15 11: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形势下,各类不同层面或档次规格的技能大赛广泛开展。技能大赛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技能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明确了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职业技能大赛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搭建了学生切磋技能、展示风采,实现教学成果共享、校际交流的平台,而且也检验和评价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对职业教育的改革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1.重视技能竞赛,营造技能学习氛围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财经类高职院校,相对于理工类专业而言,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做的还不够。但近几年来,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形势下,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技能大赛活动,积极营造技能学习氛围,通过技能竞赛这一平台,狠抓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自2005年以来,我院各专业积极举办各类校内技能竞赛,如会计专业的“会计成就人生”系列技能竞赛活动(点钞技能大赛、珠算技能大赛、凭证填制与账簿登记技能竞赛、小键盘录入技能竞赛),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 报关专业的“报关技能”竞赛活动,计算机专业的“IT文化节”系列技能竞赛活动(网络工程竞赛、Flash广告设计大赛、软件设计大赛)。赛前轰轰烈烈地动员,赛后隆重的召开表彰大会,同时邀请行业领导和企业代表担任评委与颁奖嘉宾。在做好具有校内特色的技能大赛活动基础之上,学院还积极组队参加不同层面或档次规格各类竞赛,以锻炼队伍,给学生提供切磋技能、展示风采的舞台与机会,通过比赛寻找不足,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几年来,江西财经专业学院有幸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会计专业在2011年江西省会计专业技能竞赛中,囊括了会计知识竞赛、珠算技能、点钞技能竞赛和会计实务竞赛四个竞赛项目的第一名,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获得了团体一等奖;报关专业的学生分别在2011、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报关技能”赛项中获得了专业组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三等奖;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夺得两项“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计算机专业学生在“ 2011年江西省网络工程赛技能大赛中”获得队获得专科组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对于正确把握职业教育的育人方向、深化教产结合和校企合作、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技能大赛对提升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
  技能大赛的项目选自生产实际,贴近岗位技能的要求。技能大赛竞赛内容通常是依据相关行业企业对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设置,邀请相关行业企业人员参与和指导大赛,以此作为深化校企合作的契机和突破口。学校可以利用技能大赛的平台,切实加强和企业(行业)的联系,建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努力把课堂、实训基地建在工厂车间,使大赛成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助推器。
  2.1  有助于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源头在哪里?在于理念的更新,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灵魂。传统的老“三段式”教学,学生学习的固定点是教室,老师主要采用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之中。而在技能竞赛中出现的项目试题,旨在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从而考查学生的综合实力,使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近几年来,学院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开发了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有利专业技能应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课程和实训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兴趣带动学习,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学习观念根植于每一个学生心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取替了教师传统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安排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实习实训任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不同层次的技能竞赛,并且在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进行动态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有助于促进专业与课程建设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各项赛事都是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赛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竞赛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保持一致,因此以赛项为引领,对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为紧扣市场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适应通信行业技术升级、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和3G业务推广需要,200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新增“3G基站建设维护与数据网组建”赛项。虽然当时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中有一百多所开设了通讯专业,但教学内容涉及3G技术几乎空白。面对现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公开了竞赛样题,并对教师进行了培训。通过此项赛事,使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水平得到了提高,也促进了职业院校加强对最新行业、技术的关注与学习并加强对专业的建设,为最终培养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支持产业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职业院校还没有完全建立起“3G”通信专业的情况下,设置该赛项,充分发挥了技能大赛 “方向标”的作用,引领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同时,也“撬动”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它加快发展。
  “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生产实际”是职业技能大赛题目设置的特点之一。题目设置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必须贴近生产实际流程;要求参赛选手既要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技能大赛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不是参赛选手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就能轻松参赛。它需要学生掌握够用的理论知识及多名老师互相配合才能很好的完成。这就引导高职课程内容要按照以“工作任务为核心”的思路进行教学的 组织。如我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在“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中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这与该专业进行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是分不开的。2006年以来,该专业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彻底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专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能力来形成职业综合素质能力,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习领域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标准、学习情境的设计、实训项目的设计,考核标准的制定等,都是以行业标准和岗位技能需求配置相关的教学资源,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
  2.3 有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职业技能大赛倡导的理念,是企业所需要的;赛项的选择,是新技术应用的体现;赛场设计和比赛要求,更多地融入了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大赛考察的不仅是参赛选手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也是对职业院校教学水平的检阅。如何让学生在“真刀实枪”的工程环境中,按照工作要求竞赛获得真实的职业技能并从竞赛中脱颖而出,这需要从平时的教学抓起,与老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水平、教学经验及对相关赛项理解程度有着密切的关联,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引入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它成功地搭建了促进教师学习的平台,成为教师很好的学习“窗口”之一,例如,3G基站建设维护、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等比赛项目,都是新形势下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要求。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比赛环境,职业院校通常都会组织赛前的准备、训练、考核以及模拟比赛,在这些环节中,指导老师也会接触到很多新技术、新技能。教师原来掌握的仅是教学层面的知识与技能,但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赛教师就必须积极专研,深入企业挂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熟悉生产工艺、经营方式、业务流程不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师自身的能力,也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教学的实施能力,使教师在一个充满活力的工作情景境中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近几年来,我院工企业管理专业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该教研室5名教师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6名教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老师”称号,5名老师评为“双师型”教师,该专业《企业资源规划》课程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4 有助于增强技能型人才就业竞争力的提升
  据调查数据显示,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职业技能大赛所营造的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了对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引导了高职院校对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视,对提高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组织参加不同规格的职业技能大赛我们发现,大赛除了考察参赛选手的职业技能水平外,对选手的职业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最终获胜的选手除了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外,一般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分工和临场应变能力。技能大赛讲究团队合作,不同层面或档次规格的技能大赛通常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在训练、预赛、比赛的各环节都体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团队成员间的分工、协调、合作如何直接关系到比赛的结果。不仅如此,队员的身体、心理素质对比赛的胜负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身心健康,对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状态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这些学生刚毕业步入工作岗位,大部分都可能是深入一线,对他们而言,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广大学生通过在校期间参加不同规格的比赛,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对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的目的,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是我国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构建“定期有大赛,大赛种类多,层层有选拔,国家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格局,使学生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以熟、精、快的形式展示出来,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达到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用,学用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史临红.谈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效用.河南教育,2009(7).
    [2]刘忠.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作用的研究 [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