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能力要求下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

2015-12-15 11: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 背景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他产业链长,设计范围广,就业岗位多,层次性强。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行业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急剧增加的国外游客和出境游客市场。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培养熟悉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策划、市场营销,且热爱旅游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德才兼备的旅游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 旅游英语专业就业适应岗位群及职业能力
  我校对旅游行业岗位群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对其典型工作岗位和相应的岗位工作任务进行了提炼,对应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职业能力要求见下表:

序号

工作岗位

工作内容

职业能力要求

1

市场调研员

考察旅游者的需要,优化和开发线路;

能运用英语流利地与人沟通交流,设计问卷,信息汇总分析;

2

对外联络员

与合作单位联系协调并落实本团人员食、宿、行、游、购、娱等项目;

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资源配置能力;

3

市场销售员

设计旅游路线、安排行程、与顾客协商价格签订合同;

善于沟通交流和口头表达,能够根据顾客的要求制定旅游路线,熟悉合约格式,能够制定预算正确的线路报价;

4

导游员

执行旅游合同,带领游客参观、游览、购物、娱乐,讲解风光、人文、地理、民俗;

能够用英语与游客沟通,为游客进行英语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办理食宿游各项手续;

5

旅行社管理人员

分析市场调查材料和线路考查,调研线路可行性,与合作伙伴协作。

能够管理旅行社的日常事务,处理和协调内部事务、拓展业务,组织企业的运营。

  三、职业能力要求下的旅游英语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基石,能否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经得起市场的考验。高职高专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通识文化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及环节等五个模块。我校分析了市场调研中获得的旅游英语专业就业适应岗位群和职业能力要求,并由此构建了职业能力要求下的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要求和支撑课程体系见下表:  

职业能力类别

职业能力要求

支撑课程模块

具体课程安排

通识能力

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和表达能力,科学归纳逻辑能力,电脑操作及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通识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数学、计算机基础

职业基础能力

良好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提供解说并进行沟通;了解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资源、旅游业概括;

专业基础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语法、旅游政策与法规、英语国家概况、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

职业核心能力

导游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够用英语与游客沟通,为游客进行英语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办理食宿游各项手续;

专业核心课程

旅游英语、导游口译、景观导游、旅游心理学、领队实务、演讲与口才

旅行社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够管理和协调旅行社的内部事务,拓宽发展新业务;

旅游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英语写作、物流管理

职业拓展能力

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能快适应岗位需要的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创业精神,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专业选修课程

公共关系与礼仪、民族歌舞表演、旅行社经营与管理、会展英语、商务英语、就业指导

综合实践能力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应变等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带团技能,熟悉旅行社业务和景区的工作流程。

综合实践课程及环节

综合实践、专业见习、顶岗实习

  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体现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能力训练为轴心,行业职业能力作为课程配置基础,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符合岗位的需求。另外课程设置中还能考虑未来岗位的发展需要和学生转岗需要,使其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发展和创新能力,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支撑。
  四、职业能力要求下强化专业实践性课程体系及其措施
  旅游英语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很多学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职业需求脱节,致使学生不能适应岗位,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二次培训后才能上岗。我校以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旅游行业技能为主线,推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开设课程,基础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三年不断线,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加大旅游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并安排学生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进行旅游业服务的能力。为了强化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1.调整课内课程体系,整合部分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比例。经过完善将原有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授课分为课内理论学习和课外践行两部分,减少了课内课时;英语语法课时由原来开设两学期精简为一学期;旅游政策与法规由周课时3节调整为2节;增加了导游口译、导游英语视听说、形体训练、旅游景点管理实践等课程的课时比例,现有的实践课时比例已达48%。
  2.强化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见习、顶岗实习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中见习、实习是重要的实践环节,往往很多学校对此疏于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能够组织学生真正到行业企业进行实践。见习、实习中学生们可以学以致用,把课堂的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去,也能通过实践中更好的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形成良性互动。见习、实习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行业的运行中,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判断,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我校为见习和顶岗实习的学生以单位为小组分别指导具有职业资格的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指导老师,从出勤管理、业务指导、工作实绩等多角度进行管理和评估,使见习、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实施,并且对完善整个课程体系起到重要的作用。
  3.引入职业技能课程,使校内学习与行业需求相衔接。我校根据旅游英语专业特点设置不同的职业技能证书将其贯穿分布安排在课程中。不同的课程服务于不同的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学期不同的时间段获取与其开设课程相一致的职业技能证书。总体分为基本技能证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外语口语/口译证书、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英语导游员证书、饭店英语等级证书、涉外秘书 资格证书)等。
  4.由双师素质教师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鼓励教师采取参加培训或自学的形式,通过考试或考核获取旅游行业执业资格证书,让教师真正到旅游行业和企业担任兼职,了解旅游行业的第一手资料。学校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目前本专业获得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已达75%。他们承担了导游实务、领队实务、导游辞翻译、导游口译、见习、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及环节的教学任务。从理论到实践指导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实践。
  5.加强校企合作,与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共建机制。企业需要专业人才,学校需要输出人才,学校和企业应该成为合作伙伴。学校可以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订单式”培养所需人才;行业、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及指导老师。在保持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可以为企业人员进行短期有计划的培训,为其发展提供技术和知识支持;企业可以深入到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改革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真正使高职高专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和市场需要相结合。
  随着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的不断提高,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不断丰富其内涵适应市场需要,要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到行业、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参考文献]
1. 李鸿雁. 提高外语专业人才语言应用能力的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377-378
2. 李丽君.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焦作大学学报,2005,(10):72-73
3. 田茂松.高职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史志,2008,(9):80-81
4. 王姝绘.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8,(9):78-81
5. 徐华.高校旅游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分析及改革建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