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及对策

2015-12-15 11:2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研究对象
  本文本研究以浙江省普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为研究对象,研究总体涵盖浙江省52所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本人从研究总体中随机选取浙江省30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院校抽取样本量为总体的62.5%,在每所高职院校中抽取其中的6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分析样本,体育部门领导1名,(调查对象尽量做到覆盖不同地区、不同专业设置的职业学院)从这些学校采集详实、充足数据和资料,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以求达到提高分析的代表性和有效性的作用。
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分析
(一)体育师资队伍年龄、性别结构
  目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比例较大(52%)。而国外院校年轻教师较少,多数为35岁以上。如美国社区学院1998年专职教师的平均年龄49.3岁,这主要与高职教师需要有实际工作经验及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等方面要求有关。2015年以后,目前50岁以上的教师将逐步退休,41~50岁的教师将变成老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3.9%,30岁以上的占教师总数约52.2%,
  如图1显示,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在31-40岁年龄阶段的教师占绝大部分,占总体的42.5%,40岁以下占了65%,是体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这与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有明显的关系,与国外高职教师年龄的分布状况有很大差别。我国高职院校处于发展阶段,教师相对比较年轻,因此,就会反应出教师整体的学历和职称相对不高,教学经验不够丰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那就需要加大力度让这部分教师进行培训、进修,从各个方面得到提升来满足教学、科研的能力。

       

        图1 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图
  我国《全国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要求,大学120-150名学生配备1名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与学生男女比例应相对平衡。从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性别结构调查结果显示,男教师人数为105人,女教师人数为63人,男教师占总体的62.5%,女教师占总体的37.5%。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性别结构的比例大体上处于男多女少的1.67:1状态。现阶段浙江省高职院校在校上体育课的学生男女比例为1.3:1,这与《标准》要求的体育教师男女比例与学生男女比例相对平衡的要求不符,反应出浙江省体育师资配置有问题,亟待改善。
(二)体育师资队伍学历、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教师队伍中具有不同学历的人数的比例称学历结构。从调查显示:浙江省高职类院校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大致为,大专及以下学历占3.75%,本科学历所占比例为60%,硕士学历所占比例为35%,博士学历所占比例为1.25%,。显然,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是以本科学历为主导,其次是硕士学历,最高学历博士屈指可数,与国外高学位比例来讲还有很大差距。这反应出,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提升。
  职称比例结构是反映师资队伍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素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师资队伍能否支撑着专业的开办和教学、科研与开发。从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显示:浙江省高职类院校所接受调查的168名体育教师中,其中助教所占比例为24.12%,讲师所占比例为49.65%,副教授所占比例为22.73%,教授所占比例为3.5%。从数据来看,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显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比例为1:2:1:0.2,相对于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显示,教师专业职称的最佳结构应该是“棱形”的。就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人员明显不足,这与体育教师本身的教学业绩、年限、科研能力等有很大的相关性,反应出了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体育教师比较年轻,科研能力都很薄弱,工作能力和知识结构等都有待提高。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在引进人才时,更应重视职称和学历,多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人才。

  合理的学缘结构应是“远缘交杂”,也就是说,一所高校的教师应来自五湖四海,而不应出自同一“源头”。教师来源的广泛性,有利于不同学术风格和思想的相互渗透和竞争,活跃学术空气。地缘结构一方面有利于团结互助,但也有不利于吸收外界文化、思想的不足,所以开放的地缘关系比较合理。

图2 浙江省高职类体育教师籍贯地缘状况
  浙江省高职类院校教师籍贯地缘结构状况调查显示(如图2):浙江省本土内的体育教师人数比例为60%,省外体育教师的人数比例为40%;浙江省高职类体育教师毕业院校地缘状况为,浙江省内院校毕业的教师人数比例为41.25%,浙江省外毕业回省任教的体育教师为58.75%。从籍贯和毕业院校的地缘结构关系可以看出,两者比例相反,从籍贯地缘结构讲浙江高职类体育教师还是以本省的为主。因此,地缘结构太近(近亲繁殖)在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引进方面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论
  1、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总量及其分布不适应高校迅速发展的需要,浙江省教育部应加大力度进行高职类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人力资源宏观管理,尽快规划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战略目标。
  2、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结构与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都存在严重失调,因此,浙江高等职教育应区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这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形态,师资机构方面不能套用同一模式,应构筑职业院校体育教师个体知识结构及其“范式”。
  3、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潜在危机,如师资需求状况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目标、竞争形势、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等方面严重失衡,因此,浙江省高职院校打造基于职业院校自身特点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
  4、浙江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培养投入与管理体制薄弱,因此,应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做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的制度安排,从五个机制方面着手,加强在职教师攻读学位,逐步提高其学历、学位层次。使学校变成创造性人才流入“洼地”与适合其发展的“基地”。
参考文献
[1]魏海静.中美两国高校师资教师建设的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4.24(4):30-33.
[2]牛维麟.新世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1,2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