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全球化的影响

2015-12-09 16: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一、全球化对大学生道德的冲击

  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客观上导致道德转型,传统道德观和价值体系将经受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冲击:

  1.全球化使世界大学生日益凸现普遍性的道德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反思20世纪的社会发展时,常常痛感忽视道德教育带来的青年成长问题。事实上,西方发达的经济并没有有效地提高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青年,却造就了“道德迷惑的一代”。

  2.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信息网络化,使大学生德育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英特网的崛起,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革命。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在英特网上,各种思想跨国界交流,思想“藩篱”形同虚设,不同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黄色、暴力等信息都云集网上,网络内容对青年发展产生明显影响。

  3.全球化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智力的重视,可能助长重智轻德的倾向。在全球化进程中,伴随来临的将是一个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微电子、计算机宽带网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带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经济走向,兴起了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智力支撑型经济。

  二、全球化时代对青年德育的新要求

  1.道德取向充分肯定和显示个体价值与主体价值。社会道德的主导价值应该是一元的,但如果片面强调一元的价值取向,最终只能使之成为僵化的教条。全球化时代道德取向强调对人的主体性的张扬,青年道德主体意识得到提升。

  2.道德内容强调独立、理性、自由、平等和公正。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它是在一定国际规则下进行并逐步影响到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其他领域的。它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为基础建立一种普遍性的经济关系。这种关系反映在道德的层面上,就要求道德要建立一种包括人格自由、平等、遵守社会公德、公平竞争的现代文明规范。

  3.道德观念要求青年确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当今时代,困扰人类的全球问题(又称世界性问题)向传统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所谓全球问题,是指那些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而且只有靠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紧迫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口爆炸、价值观冲突等等。着眼于这些全球问题的解决,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提倡全球本位道德这种新的道德教育。

  三、全球化时代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对策

  1.拓展现代德育内涵,树立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大德育观。当前大学生德育必须加快观念转变,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对一专多能、博学多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大学生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青年有整体化的知识素质和创新意识,还要求有高尚的灵魂、良好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2.建立适应全球化时代,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的大学生德育内容体系。实践表明,科学合理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具有时代特征,以现代社会基本道德价值为主要内容。坚持社会需要与青年的健康发展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单一的政治教化功能和整齐划一的德育内容体系,建立起适应全球化时代开放的德育内容体系。

  3.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倡导重在发展“道德力”的多元化德育模式。青年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深深地影响着青年的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在主观上要求青年认识自我、把握自我。这就特别需要培养青年的自律意识、发扬自律精神。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走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困境需要新的道德,也呼唤新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应重新定位,向生活世界回归,即让学校德育从抽象化、形式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帮助青年走出象牙塔,走出道德失范的误区,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卫平:《全球化:新机遇新挑战》,《中国青年报》,2001-12-06。

  [2]周强:《当前青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基本问题》,《中国青年研究》,2000,(3)。

  [3]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育》,《青年探索》,2001,(5)。

  [4]陈华平:《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中的学校德育》,《当代青年研究》,20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