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方式教育

2015-11-11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目前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及特点,提出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文化环境,结合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教师水平、学校配置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把英语语言国家的常识性文化知识传输给学生,以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国家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61-03
  随着WTO规则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更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兴业,英语这一交际性语言成为外资企业员工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这些外企需要更多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媒介,其作用也日益明显,但是,现行的英语教学还不能满足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学生的各种需要,没有培养出他们适应市场的能力,导致在校就读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我们所说的文化创造力,就是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潜能,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和补充。它有利于知己知彼,不会使年轻一代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变成“哈韩族”、“哈日族”、“哈美族”;它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机械的死记硬背,符合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要求,使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活的英语。
  一、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1. 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能力发展不均衡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理论已经被我国外语教学工作者广泛接受。美国语言学家Robert Lado认为,学习一门外语的目标是使用这门语言的能力,从目的语的语言及文化方面理解它的意思及内涵。可见,中外学者都格外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然而,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初中或高中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提高学生各应试科目成绩为主,英语也不例外,授课中教师以讲解语法、语言点,应试技巧为主,而忽视了语言文化的输入。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学习气氛中,无意识去增加与源语言国家语用者的交流,加之国家间文化差异诸多,交流障碍频频,所以学生难以大量扩充源语言国家社会、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出的许多英语高分学生在英语环境中却成了“聋子”、“哑巴”。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
  2. 职业院校生源质量普遍很差,语言文化底子薄
  我国职业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高中和普通高校落榜的学生,而随着我国高校和高中的扩招,职业院校的生源可以说越来越差。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成了英语学困生,部分学生连简单的日常会话都说不上几句,甚至连26个英文字母大小写都不能正确书写。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只对流行的东西感兴趣,崇尚时髦,性情浮躁,根本静不下心读书去积累文化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很低。
  3. 英语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很大一部分来自普通中学或从大学毕业直接站到讲台上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教师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目标认识不足,习惯于英语基础知识的讲解,重视语法和机械性练习,忽视语言文化,有的英语教师自身语言文化素养也不高。
  4. 教学设备简陋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落后地区,教学设施简陋落后,现代化的电教设施极少,就是有也比较陈旧,英语课依然是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台录音机,可利用的资源非常匮乏,课堂上对语言文化知识的导入受到严重的束缚。
  二、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特点
  1. 基础英语教育向专业性、职业性英语教育过渡
  学习者在完成初中或高中教育之后进入职业院校,在其课程安排上、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已有差异,总的概括就是专业性、职业性初现。如:教材中利用较大的篇幅编排了英语语音知识的视听、读、说、唱,英语听力资源侧重实用、跨文化交际,口语交际部分内容也突出职业性,如job interview,part-time job,bargain in shopping。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应如何遵循职业的特点,使学生英语能力能满足未来岗位实际需求。如何在加强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训练的同时,加强英语教学与各专业职业能力相关知识的教学力度,使英语教学在提升学生行业背景下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同时,对其专业职业能力提供良好的辅助服务,以适应每个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服务的需要,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应试教育向研讨式教育转变
  由于职业教育不受升学压力的影响,较少受各种考试的牵制,教学模式不再以应考为主,要以培养出会用外语表达外国的事物、文化的学生,也应会用外语来表达我国的事物、文化,向外国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以实用、应用为主,以够用为度,以人的发展为本,以达到培养在对外交流中的平衡发展的学生为出发点。在英语教学中应进行跨文化导入,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对目的语和母语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使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不致于脱节。因此,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研讨式转变,符合实际社会环境对英语教育,英语学习者的要求。
  研讨式教育又称为“Seminar”或“Brainstorm”,始于18世纪德国的哈勒大学,虽然“研讨式教育”被认为在研究生和大学高年级学生教学更为适用,但是因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要求,教学必须在起步阶段就开始这种转向。不论教师还是学生,既要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尊重他人不同意见,又要勇于提出独到的见解。在公布论题后,必须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利于教学相长,开阔思路,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和策略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专业特色,结合学生特点,教师水平,学校配置制定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教学同样要注意以上几点,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可以让学生最快、最容易接受、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结合教材,导入背景
  职业院校现行的英语教材中已经较广泛地涉及到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知识,这就要看教师如何利用这部分知识,作何种程度的扩充。天水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所用的教材《英语1》(基础模块)这本书,每单元由“Lead-in,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Language in Use,Unit Task,pronunciation Practice,Self-check,Life and Culture”八部分组成,看似都是基础训练,实则不然,其中“Lead-in,Listening and 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Life and Culture”四部分包含的文化知识较多,下面仅以“Listening and Speaking”部分为例。本书Unit 8 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中Listening and Speaking:关于问路和指路的对话,这方面的句子和词汇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所接触甚至较熟悉,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插入英美国家交通、路面知识,利用短片介绍英美国家人们的空间意识较强,在与陌生人对话如问路时,我们应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引起尴尬。
  2. 广泛阅读,触类旁通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所有的英语文化知识都作介绍,但可以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补充,鼓励学生多读以文化为导向的报刊书籍,如果能选读一些对提高外语的文化意识有很大帮助的书刊则更佳。如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给学生,如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圣经故事,阅读中遇到的习语、典故,等等,其文化蕴涵相当丰富,且都在文后对习语、典故进行了中文注解。
  3. 赏析电影,增值文化
  通过有选择地给学生播放一些通俗易懂或脍炙人口的著名影片,可以加深学生对西方自然风貌、风俗人情的了解,多角度学习英语语言国家社会、自然文化知识。由于职业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及其知识面有限,教师在电影赏析前要有针对性地给出提纲,列出其中较难的语言点,提出电影中涉及社会文化的思考题,帮助学生有准备地观赏电影。有时可以把学生分组,复印电影对白发给学生,让他们去查资料,讨论解决其中的词句问题。观赏完电影后,多方面搜集与该影片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推行这种积极的教学互动方式,师生双方均可受益。
  4. 利用网络,深入了解
  职业院校学生都掌握了电脑基本操作,对网络不陌生,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都爱上网,教师应鼓励学生正确利用好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可适当布置一些学生课后自己动手的作业,以更深入了解所学内容。如我校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英语》(第一册)Unit3 Reading Walt Disney教材中讲述了Walt Disney的成长历程、成功史和著名的Disney Land。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教材和人物,“亲眼目睹”全世界最大的主题公园,教师可让学生搜索相关资源,整合成课程资源,教师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配合教材进行讲解,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同时也给他们灌输了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一举多得。
  5. 提高语言教师的文化素养,转换角色
  语言教学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的模式,教师可帮助学生收集资料,使之自觉地吸取中西方文化的营养。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传统地位应赋予新的内涵,由“前台的圣人”转向“后台的向导”。同时,要加强对双重文化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教师既要增强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还要具备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两种能力,才能胜任教学,并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只有全方位地实施双向的互动,才能真正使语言的学习过程成为文化的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成为活的语言学习过程。
  美国英语语言学家艾丽丝.欧玛基奥说过:“语言教学应与文化相联系,应通过对文化的了解来掌握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学习来了解文化。”所以,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在职业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应当受到重视。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应有过硬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更应该懂得在新的时代教育环境下如何“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林立,董启明.英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王海英.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3]胡文仲等.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5]邵瑶宇.多元智能与高职英语教学[J].海外英语,2010,(1).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